印度一直覬覦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寶座,成算究竟幾何?

一般來說,權力機構的決策席位往往是單數,其意義在於對一個提議表決時,能形成多數壓倒少數的局面。但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雖有五個,卻不是按照這個邏輯來定的,因為這五個常任理事國都有一票否決的權力。聯合國理事會要通過一項決議,必須這五個國家一致同意或沒有反對的。那些覬覦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的國家,要想成為新的常任理事國,要麼增加席位;要麼剔除現有一席,取而代之。

增加席位是不現實的。“蛋糕”就那麼大,五家分都覺得有點多,現在平白無故地增加分食者,既得利益的五家是不會答應的。當初,日本聯合德國、印度和巴西,形成抱團入常的態勢,雖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眼見希望渺茫,日本也就不做非分之想了,德國和巴西本來就知道自己有明顯的短板,也沒那麼迫切。倒是印度,像上了發條一樣,一直都在忙活著。

那麼,剔除一個國家現實嗎?算起來,歐洲已有三席:俄羅斯、英國、法國。其中,俄羅斯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動它是不可能的;英國是老牌強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雖然實力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世界影響力還在,單是英聯邦國家就有53個。綜合比較起來,法國最弱,只有把法國踢出去,自己才能成為常任理事國。但是,法國具有一票否決權,他把這一票投下去,別人也就沒招了。

儘管如此,印度還在一切場合為入常的事情努力,尤其把購買大國軍事裝備作為他們入常的一個砝碼,只要你同意我入常,我就不惜血本地購買你的武器裝備。對於美俄的領導人來說,他們都知道,再怎麼支持,印度也無法成功入常,所以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紛紛表示同意,連英法的領導人也表示同意,使印度彷彿看到了巨大的希望,滿世界宣揚,結果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有個心照不宣的默契,只要想新增入常的國家影響到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被影響的國家一定會投反對票的。比如日本和印度想入常,中國一定會反對的;德國想入常,英國和法國也不答應;巴西如果想入常,按理說南美洲應該有一席,但是美國是絕不會同意的。所以,只要印度邁不過中國這道坎,入常的夢想,也只能是“望梅止渴”。

印度一直標榜,自己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而且人口數量又是世界第二大國,武器裝備也是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國家,與他們的國際地位嚴重不符,只有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才和他們的實力相匹配。但是他們忽略了,經濟速度雖然第一,但是經濟體量卻是第五;軍事實力很強,但都是拼湊的武器裝備,不具備自己研發製造的能力。當然還有很多條件也是不具備的,比如裝備實力不等於戰力,世界影響力也差的很遠,印度頂多是個地區大國。而且,五常都是二戰時期的戰勝國,為二戰的勝利付出過巨大的代價,而印度當時只是英國的殖民地,不能相提並論。

印度的努力值得欽佩,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蠻勁,又讓人嘆息。結合以上的思索,印度入常的機會不足一成,費那麼大勁糾結於入常,不如花大力氣,把國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個實實在在的提高!

印度一直覬覦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寶座,成算究竟幾何?

印度一直覬覦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寶座,成算究竟幾何?

印度一直覬覦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寶座,成算究竟幾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