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的不多,只是想拿回自己应得的!


农民工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涉及农民工的各类纠纷不断增多,特别是少数不良企业主和包工头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生产积极性。年底将至,农民工们都急着拿到薪资回家过年,可是拖欠农民工薪资的事件却频繁发生。

李泽坚 -《讨债难》

一年辛苦一年忙

讨债讨到遍体鳞伤

好话一箩筐

求爹又告娘

只恨钞票没长眼

别人袋里装

年关逼近心里慌

遇上老赖没商量

理亏账不赖

理智气不壮

只怪做人太实在没装防火墙

讨债难啊 讨债难

你躲我追捉迷藏

多少辛酸却换来

竹篮打水空欢喜一场

讨债难啊讨债难

上天入地两茫茫

多少苦水自己咽

只求老赖别破产

年关逼近心里慌

遇上老赖没商量

理亏账不赖

理智气不壮

只怪做人太实在没装防火墙

讨债难啊 讨债难

你躲我追捉迷藏

多少辛酸却换来

竹篮打水空欢喜一场

讨债难啊讨债难

上天入地两茫茫

多少苦水自己咽

只求老赖别破产

只求老赖别破产

就当前社会实情而言,很多农民工出外工作,都是经由熟人介绍,靠的是熟人之间的信任,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农民工并不会签任何的书面合同。农民工工作的时候并不会打卡,也没有工作服,发工资时,大多是以现金发放。农民工工作的地方,一般是私人包工头承包的项目,而私人包工头自身资金少,承担风险的能力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造成出现欠薪问题,不愿意寻求法律的帮助。想要找相关部门处理,但是投诉无门。


我们要的不多,只是想拿回自己应得的!


(图源网络)

讨薪难在哪里

 1、“身份难”。尽管各级政府一直三令五申,但农民工仍然难以达到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在发生劳资争议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往往难以认定(如分不清是劳动关系还是雇佣关系等)。不少人把不签订劳动合同这一现象统统归罪于农民工缺乏维权意识,但事实上又有哪个农民工敢说“不”呢?正是因为普通体力型劳动力的买方市场,不少企业负责人才显得如此肆无忌惮。

 2、“核算难”。这一难在建筑施工行业显得最为突出。虽然每一项工程都有预算、工程量及工程进度等方面的统计,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农民工身上,则很难准确计算出他们每个人所付出的劳动量。之所以会这样,与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行规”有直接关系,即“工人工资不按月、周结算,只按工程项目周期长短结算”。这样常常导致农民工在劳动争议案件中陷入被动。

 3、“要钱难”。即使有了清楚的劳动关系,也有了准确的工作量,并不等于农民工就能拿到应得的薪金。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将工程化整为零、化大为小的层层“分包”、“转包”现象非常普遍,工程款一级拖一级长期不付等现象时常发生。身处劳动一线的农民工想越级讨要工资又谈何容易。

4、“维权难”。由于以上多种原因,导致农民工的维权之路异常艰辛。在有关部门协调、调解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供农民工选择的惟一合法途径是“先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一般从申请仲裁到仲裁决定下达,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再诉至法院,时间还要延长。而对于欠薪者来说,往往可以充分利用法律程序上的时间规定,采取躲、拖、赖等方法,拖垮农民工的意志和耐心。有的甚至在仲裁期间或法院审理期间从容转移财物并逃匿隐藏。


我们要的不多,只是想拿回自己应得的!


(图源网络)

是什么导致农民工讨薪难?

1、整体素质低,法律意识差。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由于外出农民受认知能力的限制,导致依法维权知识普遍缺乏,这也是讨薪时一道难迈的“坎”。例如,大多数农民工分不清与用人单位是雇佣关系还是劳动关系。如果是雇佣关系,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的调整,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而劳动关系则受劳动法等专门法律的调整,民工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按照“先仲裁后诉讼”的程序处理。同时,两种关系的性质和法律后果也完全不同。由于农民工受文化素质和法律知识的限制,往往很难及时寻求到正确的法律救济渠道和途径。

2、维权成本高。一项调查显示,为了索要不足的1000元的工资,完成所有程序,农民工维权需要直接支付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诉讼费、代理费、通讯费等至少920元的各种花费;花费时间至少11至21天,折合误工损失550至1050元;国家支付政府工作人员、法官、书记员等人员工资至少是1950至3750元。综合成本在3420至5720元之间。如此昂贵的维权成本,往往使农民工在维权时望而却步。

讨薪的途径

一、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

有工会的单位,可首先向工会反映情况,通过工会与用工方进行交涉;若单位还没有成立工会组织,也可直接向用工方提出协商要求;被拖欠工资的工人还可联合起来,向用工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给他们施加压力;

二、采用行政解决方法:

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随着讨薪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地劳动局基本都有专门处理该类投诉的部门;

三、委托律师进行追讨:

即通过律师进行调解,调解不果可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时效为一年)若对仲裁不满的话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寻求法律援助:

农民工讨薪的过程中,往往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无力承担昂贵的律师费,此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获得免费的律师资助,保护农民工的利益不受侵犯。


我们要的不多,只是想拿回自己应得的!


年末到了,农民工辛辛苦苦一年到头的血汗钱不容易,希望这种拖欠农民工薪资的问题不要再发生了,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帮助农民工们要回自己的辛苦钱,好回家过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