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表面很强大,为什么会有八次出幸的避难事件?

思睿客


可能是因为唐朝太过强大了,才导致了皇帝八次逃出京城的事件。

唐朝能够在初期快速崛起,军事战力超群,得益于府兵制度。在贵族政治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的唐朝,皇帝缺少足够牵制这军事将领和贵族世家的筹码,而不得不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唐初,府兵制发挥出强大的威力,皇帝能够直接掌管府兵来形成对贵族政治的压制,皇位比较稳当,在此期间,皇帝为了集权,也对世家进行了分化瓦解和打压,标志事件是长孙无忌被逼自杀以及科举制度的兴盛。

到了唐睿宗时,随着唐朝疆域极度扩大,原有的府兵制已无力承担边境作战任务。皇帝因地制宜,开始在边疆地区设置节度使。这些节度使的权力逐渐扩大,开始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中央对这种渐变的政治危局缺少足够的认识,相应的也缺少足够的应对手段,最终,政治失衡的局面发生了。贵族已经被分化瓦解,不能再成为皇帝可靠的同盟,而边疆军阀羽翼已成,中央集权已经不可能,甚至还出现了多次地方武将武力逼宫的事件。

同样,地方不尊奉中央,中央也缺少人力、财力来建设国家正规军事力量,边防也要交给地方军阀来负责,被称为“防秋兵”。这些地方部队只会对将领负责,他们才不会管皇室安危。

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势在安史之乱后虽然偶有恢复,但是却始终未能形成针对地方军阀的有效政治制度。好不容易打造的良好的局面,往往人亡政息,最终又回到那种中央、地方来回扯皮、拉锯的状态。

国家的元气,就在这种中央和地方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局面下支撑了100多年,直到地方军阀混战,角逐出了新的老大,唐朝灭亡。

宋朝借鉴了唐朝灭亡的教训,进行了大范围的政治制度建设,贵族世家已经被打压,难有再起之日,宋朝开始重用文官,并且设置了复杂的官场流程,以文抑武,强干弱枝,成功遏制住了武将势力(地方势力)对中央的挑战实力。

宋朝最终亡于外族,可是武将造反的事件几乎没有发生,于此可见宋朝的制度是实现了其设计者的初衷的。不过,这样的目标实现,也造成了社会活力和效率的极大损失。最终,宋朝被冗兵冗官的问题折磨到亡国。


而知而行的历史


其实,你已经回答了你自己的问题了。你都说了,唐朝表面强大嘛。

八次出逃长安的事件,这几位皇帝,都是唐朝最差的(不是最差也差不多,反正情况很糟),所以才会有战乱嘛。

历史上强盛的皇朝,也不可能全部强盛,就拿清朝为例,后期也不行了。

所以,出这样的事不出奇。当时的国情国运所决定的。


翁一水


唐朝简介

唐朝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朝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呈现多元发展,高句丽,新罗,日本,渤海等国都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政治制度和科技文化,社会风气开放包容,同时这段时间也促进了我国民族融合。

唐朝败亡原因

唐朝走向衰亡始于安史之乱,这场由胡族将领安禄山,史思明领导的差点颠覆唐朝的兵变也结束了唐朝150年的繁荣,唐朝也由此走向,军阀割据的局面,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约束力也形同虚设,因而在唐朝此后150年间,不断有挑战中央政府的地方节度使,中后期唐朝皇帝因动乱常常离开国都长安,前往其他地方避难,因而出现了天子八次出幸事件。

总结

但这并不能否认唐朝的强大,唐朝前期的强盛,文化,经济,军事在当时都是其他周边国家无法比拟的,后期兵变不断,对周边国家也同样有压倒式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