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之謎,恐龍孵蛋如何做到蛋不破?在化石中能找到答案


古生物之謎,恐龍孵蛋如何做到蛋不破?在化石中能找到答案


對於古生物迷來說,恐龍是非常有魅力的一類生物,它們始於距今2.5-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盛於侏羅紀時代,終於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整個恐龍生活的時代,則被稱為“中生代”

在二疊紀晚期,由於火山爆發等一系列的災害,使得當時地球上95%的物種,恐龍家族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機會,剛開始的一批恐龍體型其實很小,屬於小型的雙足捕食者,比如被業界普遍認為是恐龍祖先的始盜龍,體型就只有10千克左右。


古生物之謎,恐龍孵蛋如何做到蛋不破?在化石中能找到答案

始盜龍復原圖


侏羅紀時代,是恐龍家族達到了全盛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就是鳥類的出現,剛開始的鳥類是手盜龍類的後代。到了白堊紀,地球又發生了一次物種大滅絕事件,稱之為“第三紀滅絕事件”,在這次滅絕事件中,地球45%的物種消失了,其中就包含了恐龍。

而一些鳥類、爬行類得以存活。由於目前人們普遍認為鳥類的祖先是恐龍,所以鳥類也被稱之為“現代羽毛恐龍”,我們觀察到鳥類都是卵生動物,是需要孵蛋的,那麼恐龍需要孵蛋嗎?它的體型那麼大。不會將蛋殼弄破嗎?


古生物之謎,恐龍孵蛋如何做到蛋不破?在化石中能找到答案

鳥類孵蛋的方式


前提:恐龍需不需要孵蛋?

我們在討論恐龍會不會將蛋殼弄破之前,有一個前提條件是一定要弄清楚的,那就是恐龍需不需要孵蛋?它究竟是像烏龜一樣生了蛋之後用沙子掩埋,還是像鳥類一樣坐在上面孵?這直接關係到我們接下來的答案。

長久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恐龍是一類行動緩慢的冷血動物,即便是科學界,亦如此認為。但自20世紀70年代之後,越來越多更深入的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恐龍都非常活躍,而且它們具備了能夠身體溫度的機制。


古生物之謎,恐龍孵蛋如何做到蛋不破?在化石中能找到答案

霸王龍復原圖


我們都知道,為了防止身體過熱,大象、犀牛等大型動物進化出了保持身體涼爽的機制,比如皮膚上的褶皺,就很好用。大型動物面臨的主要生理挑戰之一是散熱,對於恐龍來說也是一樣,《解剖記錄》雜誌上有一篇報告向人們詳細地解釋了恐龍調節身體溫度的機制及原理。

大致意思就是當恐龍跑得太熱時,頭骨頂部的顳顬孔就會向外界釋放熱量,顳顬孔中的組織富含血管和脂肪。這項研究表明,恐龍極有可能不是我們認為的那樣,即它可能不是冷血動物。


古生物之謎,恐龍孵蛋如何做到蛋不破?在化石中能找到答案

藝術圖:紅外線下的古生物們


另外,需不需要孵蛋?除了要看它是不是冷血動物之外,還需要看蛋殼上面的結構,比如通過對烏龜等一些不需要孵蛋的動物蛋殼進行了氣密性的研究,發現烏龜等蛋殼上的氣孔較大,而且氣孔密度大,表明不能在開放空間上放置,所以它們需要將蛋用沙子掩埋。

而科學家們對竊蛋龍的恐龍蛋化石進行研究時,發現恐龍蛋殼上的氣孔密度、氣孔大小,都是可以在開放空間下放置的,即不需要掩埋。結合兩方面研究來看:恐龍可能不是冷血動物、恐龍蛋不用掩埋,那麼大概率就需要孵蛋了。


古生物之謎,恐龍孵蛋如何做到蛋不破?在化石中能找到答案

烏龜需要掩埋蛋


小型恐龍如何孵蛋?

我們觀察到現代的鳥類、雞鴨鵝等在孵化幼崽時,全都是直接坐在蛋上面的,因為它們的體重較輕,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將蛋壓碎,對於小型的恐龍來說,也是如此。加拿大的古生物學家Darla Zelenitsky及研究團隊為了弄清楚恐龍究竟是怎樣孵蛋的,他們研究了40個竊蛋龍類的巢穴,發現恐龍蛋的擺放序列大有玄機。其中小型的竊蛋龍在蛋的擺放規則上面,跟現代的鳥類有點像,都是將蛋直接擺放在巢穴裡面。


古生物之謎,恐龍孵蛋如何做到蛋不破?在化石中能找到答案

小體型類恐龍蛋化石


為什麼會將目光鎖定在竊蛋龍類?主要是因為這類恐龍家族的體型變化很大,從幾千克到幾千千克的個體都有,研究了它們,就能夠推斷出各個體型的恐龍是如何孵蛋的了。現代鳥類無不例外都是將身體直接壓在蛋上面,並讓身體部位儘可能地照顧到各個蛋上面,依靠體溫將蛋孵化,而鳥類的這一行為,很有可能就是從當初的恐龍身上流傳下來的,小型竊蛋龍的蛋擺放方式,恰巧說明了這點。


古生物之謎,恐龍孵蛋如何做到蛋不破?在化石中能找到答案

小型恐龍孵蛋形象圖


大型恐龍如何孵蛋?

小型恐龍可能不需要太過擔心孵蛋問題,但像體重66噸的超龍、20噸的迷惑龍這類大型的恐龍來說,不把蛋殼壓碎,就是一門學問了。

可能有人會說,越大型的恐龍,它的恐龍蛋殼硬度就越強,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重達66噸的身體壓下來,即便是鋼材結構也得變形吧?顯然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我們還得將目光放在恐龍蛋的擺放序列上面,這才是恐龍孵蛋的奧秘。


古生物之謎,恐龍孵蛋如何做到蛋不破?在化石中能找到答案

大型類恐龍蛋化石


上面提到過,小型的竊蛋龍的擺放規則跟現代鳥類差不多,但研究者們也發現了一個規律,隨著竊蛋龍類體型的增加,恐龍蛋的擺放規則也發生了變化,體型越大,中間留空的面積就越大,所有恐龍蛋由內朝外呈環狀擺放,中心向內傾斜,中央留出較為空曠的地方。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們應該就能明白了,中間空曠的位置能夠承載恐龍身體絕大多數的重量,而身體周邊的部位則能覆蓋到蛋上,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既能孵蛋,又不會將蛋殼壓碎。


古生物之謎,恐龍孵蛋如何做到蛋不破?在化石中能找到答案

大型恐龍孵蛋形象圖


1995年,蒙古國的戈壁沙漠出土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恐龍化石,研究者們根據化石的造型推斷,當時一隻屬於竊蛋龍科的葬火龍正坐在蛋上,但隨後被沙暴掩埋,這個孵蛋的姿勢才得以保存。它下的恐龍也被排成了環狀,中間留空的樣子,且翼狀前肢能夠覆蓋到12只恐龍蛋上,這項研究發現與加拿大的古生物學家的研究不謀而合,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恐龍並不是放大版的蜥蜴或者鱷魚,它們有著更加精妙的生存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