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三月,工信部出台一系列数字化新政

危机就是机遇,关键在于化“危”为“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客观揭露出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不足的短板,也公正考验出我国数字产业的韧性,以云办公、云教育、云理财等为代表的新业态逆势上涨。2020年以来,我国多次在国家层面会议提出,加快新基建进度,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

春风三月,工信部作为我国促进大数据发展的主要机构,出台一系列数字化新政,力推5G、IPv6、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进度,公布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使它们协同发展,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2019年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5.4%,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5G

工信部3月24日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持续加大5G技术研发力度、着力构建5G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组织实施等五方面十八项措施。预计年底,全国5G基站数将超过60万个,实现地级市室外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

5G是新基建“领头羊”,将进一步加速万物互联,提升数据资源增长速度,与其他新基建形成联动,开启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中国信通院预计,2020年到2025年,我国5G商用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间接拉动经济总产出达24.8万亿元。

IPv6

工信部3月23日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加快提升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持续提升IPv6活跃用户和网络流量规模。按照计划,2020年末,我国IPv6活跃连接数将达到11.5 亿,IPv6网络性能与IPv4趋同,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10%以上;全面扩大数据中心(IDC)IPv6覆盖范围。

从某种角度而言,网速就是生产力。IPv6将与5G一起,进一步提升我国网络速度与质量,加快数据资源增长。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我国已在2019年首次从中央层面明确数据是生产要素。2019年研究显示,我国2018年约产生7.6 ZB数据,2025年将增至48.6 ZB,已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数据中心。

工业互联网

工信部3月20日发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我国将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融合创新应用、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壮大创新发展动能、完善产业生态布局、政策支持力度等六个方面入手,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培植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工业企业加速流程再造、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助力工业协会、主管部门重塑产业链,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支撑“两个强国”建设。中国信通院测算,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2020年将达3.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同时可带动约255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工信部3月19日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为支撑,集聚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助推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实现复工复产,增添发展后劲,提高发展质量。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该方案不仅推动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还将带动数字化服务商发展,加快我国“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步伐,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

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工信部3月26日发布《关于公布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经各单位推荐、专家组评审、网上公示,最终确定200个项目为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积极推动其应用推广。其中,工业大数据融合应用90项,民生大数据创新应用70项,大数据关键技术先导应用20项,大数据管理能力提升20项。

一批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服务商、大数据融合应用项目和大数据技术随之脱颖而出,被确立为全国性标杆,为国内相关机构竞相学习、看齐、超越而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从而合力推动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按照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我国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2020年将突破1万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