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长》:失独,一个时代的命运之殇

最近,咏梅、王景春凭借在《地久天长》里的出色演绎,荣膺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最佳男主角奖,整部影片也获得最佳编剧奖。

这部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改革下社会巨变为背景的人文题材电影,用了3个小时的时长下,通过非线性剪辑和交叉叙述手法,通过几个家庭间的情感纠葛,讲述了“失独”家庭的情感困境和命运沉浮。

(一)不幸,总是来得突然

《地久天长》:失独,一个时代的命运之殇

友谊天长地久

影片中的刘耀军和王丽云,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勤恳、温柔、善良而又隐忍……

在那样一个计划生育的年代,和许多家庭一样,乖巧懂事的独子星星,是这对夫妇的心头宝;夫妻俩作为工厂双职工,经济条件也应说得过去,加上沈英明、高美玉们的友谊,可以想象,如果日子一直这样下去,是多么地岁月静好!

然而,好景似乎总难长久,意外也总是来得始料未及!

最先的意外是来自于“计生”,王丽云八个月的“二胎”被负责厂里计生工作的李海燕发现,被强行带到医院流产。因为大出血李海燕间接造成王丽云无法再育。

真正的噩梦,也是真正造成两家人感情分裂的,是刘星的溺水身亡。正如“刘星”这个名字一样,王丽云和刘耀军唯一的孩子,真的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了。痛失爱子后,沉浸在巨大悲伤中的二人依旧选择善良与隐忍,尽力维系和沈英明家的“友情”,对无意“杀死”自己孩子的浩浩,也默默包容与原谅……

王丽云和刘耀军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形象,面对生活的不公与压迫,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出太多的抗争痕迹,包括在后来的下岗浪潮中,亦是如此。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他们无力抗争,只能跟着时代的潮流努力地划着自己的小船;即使心里有过抗议,朴实、隐忍的中国式个性,以及天性中的善良,也只能驱使着他们隐忍与接纳!

然而,面对唯一的儿子溺亡,王丽云的接纳仅是理性层面的,内心深处,她始终无法面对爱子的离去……

(二)孩子,是父母生活最大的动力

《地久天长》:失独,一个时代的命运之殇

青春是一首歌

王丽云的“接纳”是表层的,内心深处,巨大的悲痛吞噬着她——这种痛苦,既是一个母亲对于血脉之子离去的无法割舍;也是一个无法在生育的女人,失去生命延续的绝望与无意义感。作为一个母亲,这种创伤要远比作为父亲的刘耀军来得强烈、深刻而又无法自拔。

失去“星星”后,沈家也沉浸在情绪漩涡中,李海燕因为“双重谋害”太过自责精神失常,沈浩,多年来内心深处也跟着“长了一棵大树快要把自己撑破”。然而,纵使背负着内疚与自责的心理包袱,沈家依旧是在“向前”——沈英明通过房地产热潮发家致富成了老总,沈浩成长、读大学,生儿育子,这家人总体上还是在“滚滚向前”。

不同于沈家的“向前”,王丽云家则陷入了“停滞”状态。随着刘星的离开,王丽云的精神世界也似乎坍塌了。多年间,从内蒙古到海南再到福建,辗转多地,夫妇二人却依旧活在一种淡淡的哀伤之中,仿佛是心灵蒙上了一层灰;也像是一种叫做“生命力”的东西,离开了这个家庭……

孩子,是每一对夫妻生命的延续、生活的希望——尤其是对于缺乏“自我”的中国式父母而言;失去了独生爱子,这个家庭也似乎失去了生命的动力、前行的方向!

特殊的年代,“失独”的刺痛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的确难以跨越,这是王丽云与刘耀军夫妇的不幸,是沈英明全家背负前行的“债”。一场意外,牵扯着两个家庭的幸福,是刘沈两家的悲哀,也是一个时代的悲痛。个体的命运是一个群体共同命运的投射,然而生活始终要艰难继续,每一个“失独”的家庭,也再用各自的方式,舔舐伤口,寻找出路……

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我国失独家庭已超过100万个,并且每年以7.6万个左右递增。有人对1084个“失独”家庭层进行过访谈调查,近半数“失独”幕府处于极度悲痛和难以摆脱失独状态中,失独的哀伤长久难以消散。

(三)“失独”家庭的自救之路

生活始终要继续,王丽云夫妇也在寻找内心的出路。

《地久天长》:失独,一个时代的命运之殇

So Long,My Son

两人从福利院收养了一个和儿子很像的男孩(王源饰演),并且同样取名“刘星”。

两人把全部情感都寄托在了养子身上,尤其对于王丽云而言,眼前这个男孩仿佛就是自己的儿子刘星,她也把中国式的母爱全部倾注到了养子身上。然而,这对于作为“替身”的男孩而言,却是不公平的,于是他努力抗争、叛逆,为寻得自己独立真正的身份——王刘夫妇的这种情感自救最终是不算成功的,因为他们替代寄托的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即使他们再全心去爱,都只是爱的心中假象的“刘星”。

养子离开后,两人恢复了相互依偎的生活。没有了共同的结晶与生命的延续,双方成了彼此活下去的理由。他,成了她坍塌的内心中,唯一情感的依托,也是不忍“撒手离去”的一大外因;她,则成了他的牵挂与出于男人的责任。

在敏感察觉到刘耀军“外遇”后,她选择“成全”,实际上也是一种交代,一种不再牵挂的“解脱”,对这个女人内心而言,或许真的太累了…然而这个男人却理性止住,选择要继续陪伴她走下去。

片中,在王丽云自杀后,刘耀军抱着她拼尽全力奔向医院时,一时间竟有些泪目了。。命运已经如此暗淡,此刻,又面临失去唯一依绊的可萌,这个看着像一座山的魁梧男人,这时的内心还有多么地空洞与崩溃阿,可是他无法停下来悲痛与崩溃,只能逆着这操蛋的人生,拼命向前,与时间赛跑…

最终,电影给了王刘夫妇一个比较温暖的结局,养子回来了,带着女友,也自愿带着“星星”的身份,算是对二老的体恤与成全;而老两口也从内心多少接纳这个男孩不是星星,他们将用更为现实的心态,与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继续一段亲情与缘分,也算是未来人生道路的慰藉与光亮!

结语:

失独家庭,是一个时代困境的缩影;也是崭新的时代,需要共同体恤的社会群体。正如王小帅所言:“中国人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经历了世事坎坷后,仍坚强而平静地生活着,中国的老百姓,很伟大。”

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中国人总是会用隐忍、善良的方法去对待他人,面对生活。他们虽是浩荡时代中的微小个体,但这丝毫遮掩不住他们的伟大。

正是这些“渺小”的个体,推动与成全着社会的发展,然而,但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被错过,抛下或碾压而活的他们,更需要被“看见”、理解。愿时代的雨露更多的洒下这些时代的伤痕——或许,这正是这部电影的创作意义!

七月,金融圈资深编辑,优质内容创业者,喜爱舞蹈、建筑、社会人文,关注社会变迁下的个人成长。心怀美好前行,穿梭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愿自己活成一道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