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慘應聘者和培訓行業的“求職招轉”是咋回事?怎樣才能防坑防騙

悲慘案例

有位求職者就遭遇了不良用人單位的招轉培騙局,該公司錄用這位求職者後,以有償培訓和為名員工辦理各種福利為名,收集個人材料用於貸款,導致其莫名揹負了貸款2萬餘元,因為款項實際未到求職者手中,因此他也就沒有還,但貸款平臺卻頻繁通過電話和短信騷擾、辱罵等要求還錢。求職者報了警,但因為其入職時簽署了培訓合同,也沒有注意留證證明對方詐騙,官方也只能管騷擾的部分,貸款還是需要還的。

害慘應聘者和培訓行業的“求職招轉”是咋回事?怎樣才能防坑防騙

什麼是“求職招轉”?

有部分不良機構利用招聘平臺,發佈虛假招聘信息,名為招聘實則為培訓招生。這種假借招聘名義進行培訓招生的行為就是“招轉”,我們稱其為“假招聘轉招生”或者“假招聘轉培訓”。
“招轉”深深傷害了求職者,也給整個培訓行業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求職招轉”的慣用套路

1、以“低要求高收入”的招聘信息吸引求職者投遞

(1)“招轉”機構通常在各招聘網站發佈的職位數很多,涉及的崗位主要以技術研發類和設計類崗位為主;
(2)職位要求低,在職位的標題上就打出了無經驗亦可,應屆生亦可,可實習,可學徒,接受新人,提供崗前培訓等字樣;
(3)薪資待遇好,常常比其他企業的同類崗位薪資要高。

2. 用“洗腦式”壓力面試誘導求職者參加培訓

(1)首先,通過面試或是筆試等各種方式和手段來否認應聘者的能力,打壓其自信心;或是告訴應聘者,其應聘的崗位已招滿,給其推薦其他高薪崗位;
(2)然後告訴應聘者沒有基礎、經驗需要先參加培訓, 有的還會捏造成功學員來增加其可信度;
(3)稱培訓後“保障”就業,即便不能留在公司工作,也將為其推薦其他高薪工作;
(4)以該崗位名額有限,競爭大等,催促應聘者趕快參加培訓

3. 以“零基礎入學”、“先就業後付款”的形式減少求職者顧慮

(1)“零基礎入學”,也就是沒有任何門檻的培訓,無論年齡背景、不管是否適合,誰都可以;
(2)“先就業後付款”給學員造成一種假象:我學不會就不了業你們就收不到錢;而實際在你簽訂貸款協議的那一刻,這個培訓費你就必須得還。

如何防範“求職招轉”套路

1. 收到面試邀請時,詳細瞭解企業信息、仔細詢問後再確定是否要去;


2. 面試時如有遇到“洗腦式”壓力面試,需要認真考慮是否是自己的真實需求,不要衝動簽訂協議。

希望您多留個心眼,不要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