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工智能企業超2000家,預計到2020年相關產業規模超1萬億元

在日前舉行的2018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表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人工智能企業達2000餘家,其中北京、廣東、浙江、江蘇、上海五省市相關企業數量均超過百家。預計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據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人工智能作為推動智能製造的重要抓手,積極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務實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2017年12月出臺《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支持計算機和智能終端產品的基礎軟硬件、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和創新應用,鼓勵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各環節的創新應用,系統提升製造裝備、製造過程、細分行業應用的智能化水平。推動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機器人、智能語音等重點領域發展。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還將多措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第一,突破核心技術,增強發展動力。推動產、學、研、用之間融合互動,引導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夯實智能傳感器、人工智能芯片和基礎軟件等產業核心基礎,加快關鍵共性技術研發,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與各行業融合發展。

第二,深化融合應用,升級智能製造。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動人工智能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培育推廣智能製造新模式、新業態,推進產業智能化升級,實現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第三,加強部省協同,打造產業集群。強化部省合作聯動,在推動重點地區優勢產業發展的同時,鼓勵引導各地區結合自身基礎和條件,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第

四,完善政策體系,營造良好環境。加快建立人工智能標準、測評、知識產權等服務體系,推動建設行業訓練資源庫、標準測試數據集和開放平臺,構建人工智能基礎支撐平臺。推動完善相關政策,特別是人才、財稅、金融等政策。

本次博覽會主題是“智能體驗·智慧生活”,來自10個國家的150家企業和人工智能機構展出了1千多種人工智能產品。

我國人工智能企業超2000家,預計到2020年相關產業規模超1萬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