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缝补补的周恭王,苦苦寻找的2个妙招,却给西周带来无穷灾难

周穆王去世以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是为周恭王。继位为王的喜悦很快被残酷的现实浇灭,这位苦命的恭王不得不面对父亲四处征战造成的财政黑洞。一方面他必须保持天子的威仪,用来保护西周的立国之本“周礼”;而另一方面空虚的财税收入和难以扩张的领土使得周王室很难快速恢复往昔的光荣。面对着近乎无解的难题,恭王伤透了脑筋。但是再烧脑也得想出办法解决问题啊,终于恭王想到了绝妙的主意:开源节流。

缝缝补补的周恭王,苦苦寻找的2个妙招,却给西周带来无穷灾难

周恭王画像

恭王首先找到了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连年征战。于是他将目光开始转向裁撤军队上,由于此时周王室的力量大大优于各诸侯国和四方夷族,通过缩减军费就可以大大减少了王室的开支。但是裁撤军队就面临着边防的松弛,尤其是西北方向的戎狄一直是西周的腹部之患。本来周王室是天下唯一拥有专征专伐的权力,天下出征诸侯服从天子征调。恭王的裁军措施这使得西周王室开始不得不依靠先祖分封的虢、申等诸侯国的力量来防御戎狄。恭王用诸侯的力量替代王室的力量,虽然在短期使得西周获得了经济上的喘息,但是也造成了后来的幽王之殇。

缝缝补补的周恭王,苦苦寻找的2个妙招,却给西周带来无穷灾难

西周军服样式示意图

仅仅节流是不足以解决帝国的困境,恭王又将目光转向诸侯新开垦的荒野之地。由于西周初年,人们的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难以大规模开发田野。他们将居住城郭的四方田地,开垦成方方正正的井字田。周王规定井田中间的那格收入归王室,其他土地才分别归属于诸侯贵族以及辛苦劳作的人们。可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金属农具的普及,诸侯贵族们早都在原先王田附近不断开垦新的荒田。而且新开垦的田地不在周王室的财税体系内,收入完全归诸侯贵族们所有。恭王就要求将新开垦的荒田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内,废除了原来井田制的王田制度,而是通过田地面积征税。如果贵族隐瞒不报真实的田地面积,被王室查获的话就将所有田地收归国有。

缝缝补补的周恭王,苦苦寻找的2个妙招,却给西周带来无穷灾难

西周井田制

恭王在军事和经济上的改革,使得继位之初的王室困境得到很大的缓解。但是他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夸张点的说,西周覆亡是从恭王开始的。西周建国之初就规定了严格的武装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只有周王拥有宗周六师拱卫王室以及成周八师震慑殷商遗民。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周王成为天下共主的保障。恭王的军事改革不但改变了这个局面,还使周王室此后无力应对诸侯力量的挑战。周王室开始需要依靠诸侯的力量拱卫,这促使了诸侯越来越放肆而王室日渐衰微。

缝缝补补的周恭王,苦苦寻找的2个妙招,却给西周带来无穷灾难

西周统治范围示意图

经济上承认诸侯和贵族开垦的私田,使得井田制彻底被破坏。这意味着周王朝建国基石的经济策略失败,周王室开始承认了诸侯和贵族的私田。军事上使得周王室和诸侯的力量转换,王室从此难以承担专征专伐的任务,而借此机会崛起的诸侯却越来越肆无忌惮。“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成了一句空话,恭王的短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周王室的衰落,各路诸侯开始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