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老王》課內練習題答案解析

一、讀完這篇課文,也許你會聯想到下面這些詞語:窮苦、命運、平等、尊重、同情、人道關懷……你能結合課文內容,圍繞其中的一兩個詞語談談感受嗎?

答案:人道關懷的體現是以人為本,尊重和保護個體生命、個體人格、個體尊嚴。作者一家關心老王的生計,儘可能地照顧老王的生意,尊重老王,讓他有尊嚴地掙錢;而老王知恩圖報,在作者一家最狼狽的時候,不避風險,傾力相助。善良之心互相傳遞、互相支撐,正是基於平等意識的“人道關懷”。這也促使我們思考:如何讓“人道關懷”照耀社會的每個角落,保障每個個體的合法權益,讓忠厚善良、吃苦耐勞的“老王”們,能夠憑藉誠實勞動,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老王》課內練習題答案解析


二、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錢給老王,試著找出相關的語句,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錢起到了什麼作用?

答案:1、相關語句:(1)老王幫我把默存扶下車,卻堅決不肯拿錢。他說:“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我一定要給他錢,他啞著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著說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

(2)我把他包雞蛋的一方灰不灰、藍不藍的方格子破布疊好還他。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過身子。

2、作者一家雖然一度經濟拮据,但整體收入遠在老王之上,作者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所以願意盡力照顧老王的生意,不讓老王吃虧(不要他車費減半,不讓他白送錢鍾書看病,不白拿老王的香油和雞蛋)。“錢”在作者這一方,是尊重老王的誠實勞動、表達謝意的方式,也是對生活窘困的老王表達同情和關懷的物質手段。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老王》課內練習題答案解析


三、默讀課文中“老王來送香油雞蛋”的段落,探究下列問題。

1、為什麼要詳寫這部分內容?

答案:因為這部分內容記敘的是集中體現作者一家與老王珍貴友情的一幕,也是老王向作者一家表達謝意,令作者既感動又愧怍的一幕。


2、在這部分中,又為什麼要詳寫老王的肖像、神態以及“我”的心理活動?

答案:閱讀前文,讀者印象中的老王應該是一個面容和善的老人。而當作者“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裡”,畫風突變,令人不由得聯想到相框中的遺像;“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兩隻眼上都結著一層翳”,這副恐怖的面容,不由得令人聯想到“殭屍”。作者接著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動:“他簡直像棺材裡倒出來的,就像我想象裡的殭屍,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幹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這暗示作者從直覺出發,已隱約感到老王身上散發的死亡氣息。作者詳細描寫老王駭人的病容以及自己的 心理活動,為後面自責因受驚嚇而忽略老王的心意做鋪墊。


3、怎麼理解作者所說的“可是我害怕得糊塗了”?

答案:作者害怕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本能地被老王駭人的病容嚇到了;二是擔心老王馬上就會倒下,“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所以,作者在害怕的心理下,條件反射式地拿錢給老王,也沒有請他坐坐喝口茶水,事後想來確實有失禮貌,顯得“糊塗”。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老王》課內練習題答案解析


四、聯繫上下文,揣摩句中加點詞表情達意的效果。

1、我們當然不要他減半收費。(一般什麼情況下“當然”?“當然”用在這裡,流露了“我們”什麼樣的心理?)

答案:一般順理成章的情況下說“當然”。這裡表明作者一家之前幫助老王是誠心誠意的,並不要求老王回報。作者一家也很同情老王的貧苦生活,從來沒有佔便宜的念頭。


2、他從沒看透我們是好欺負的主顧,他大概壓根兒沒想到這點。(“從”和“壓根兒”強調的是什麼?“大概”同“壓根兒”是否矛盾?)

答案:“從”強調以前從未發生過,“壓根兒”強調一點兒也沒有過。“大概”和“壓根兒”不矛盾。“大概”表明這是作者的推測,而“壓根兒”表明作者堅信老王的誠實和善良,他絕不會有欺負主顧的念頭。


3、我也趕明解釋:“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託人捎了。”(“我”為什麼這麼說?)

答案:“不過……既然……就……”的句式,強化了委婉的語氣,表明作者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錢,以此方式讓老王體面地收錢。


五、課文結尾說:“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作者為什麼“愧怍”?這種“愧怍”的感人之處在哪裡?結尾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在以後的閱讀中不妨多留意一下結尾的語句。

答案:對“愧怍”的理解之一:老王抱病上門送禮要表達最深的謝意,而作者卻沒有意識到這是最後一次見面,也沒完全領會老王的用意,僅以金錢回報,與老王沒有進行更多的交流,作者感到對不住老王的情義。

理解之二:作者反思自己一直充當給予者,從來沒有接受過老王的回贈和無償的幫助。這樣做貌似對得起老王,卻讓老王送香油和雞蛋,自己不是感激地收下,而是又拿錢回贈老王,作者懊悔這樣做等於“侮辱”了老王的心意,回想起來,老王似乎是帶著傷感和遺憾離開自己家的。所以作者一直“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領受他的謝意”。作者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意而“愧怍”。

作者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這種“愧怍”體現了知識分子可貴的自省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