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灣新區》滬甬合作經濟示範灣區,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基地

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基地


2019年7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設立寧波前灣新區。至此,年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浙江四大高能級平臺已批覆其三:杭州錢塘新區、寧波前灣新區、湖州南太湖新區,只待紹興濱海新區。寧波前灣新區規劃總面積604平方公里,目標是打造成為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基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標誌性戰略大平臺、滬浙高水平合作引領區、杭州灣產城融合發展未來之城。


接下來前灣新區如何建設?寧波市常務副市長陳仲朝說,將重點做好四篇文章。


(一)是科學編制發佈規劃。目前,前灣新區發展規劃和空間規劃已初步形成。接下來還將制定各專項規劃,為新區高水平發展打好基礎。

(二)是加快重點區塊

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濱海新城、南部新城拓展區、高鐵樞紐區塊、通蘇嘉甬鐵路、杭甬高速複線等重大區塊項目。

(三)是深化研究滬浙合作發展區方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前灣新區打造滬浙合作發展區的定位。下一步寧波將研究建設方案和體制機制創新,重點學習借鑑上海科技、金融、產業、人才等優勢,探索長三角跨省(市)合作新模式新機制。

(四)是加大產業招商力度。聚焦發展汽車製造、高端裝備、生命健康、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等,加快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


《前灣新區》滬甬合作經濟示範灣區,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基地


滬浙高水平合作引領區和杭州灣產城融合發展未來之城的建設目標。未來之城如何建設?

作為未來一個時期新區發展建設的綱領性文件,《規劃》重點闡明瞭前灣新區規劃建設的重大意義、戰略定位、空間結構、產業方向、交通骨幹、建城標準、實施機制等戰略性、基礎性、框架性內容,是下步編制空間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主要依據。前灣新區是寧波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標誌性戰略大平臺,新區規劃範圍包括杭州灣新區及與之接壤的餘姚、慈溪部分區域,西至餘姚臨山鎮邊界,南至四塘路—長河鎮邊界—潮塘橫江—新城大道—明州大道,東至寺馬線—勝山鎮邊界—水雲浦,北至十二塘,面積約604平方公里。

《規劃》提出,前灣新區將打造濱海創新發展核、南部產城服務核“兩核”,東部先進智造區、西部新興產業區“兩區”以及若干城鎮節點區。在產業方面,前灣新區將圍繞“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重點發展汽車製造、高端裝備、生命健康、新材料、電子信息和現代服務業等六大高新產業。在交通方面,前灣新區將規劃建設通蘇嘉甬鐵路、杭甬城際鐵路、滬甬城際鐵路,建設慈溪綜合樞紐,構建半小時到達寧波、杭州和上海,2小時通達長三角省會城市的交通網絡。前灣新區還將全力推廣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建設杭州灣南岸“生態之肺”。


寧波前灣新區發展目標?

前灣新區的階段性目標是,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 1300億元左右,高新技術產業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55%,研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3.5%以上,初步建成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基地、滬浙高水平合作引領區和杭州灣產城融合發展未來之城。到2035年,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實體經濟高度融合,成為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組成,新區引領全省全市高質量發展作用明顯,基本建成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基地、滬浙高水平合作引領區和杭州灣產城融合發展未來之城。


未來之城如何建設?要從空間佈局、產業定位、交通運輸、生態環境、城市功能方面著手實施。


空間佈局


空間佈局是優化資源配置、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堅持灣區特色、生態優先、三生融合,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土空間格局,逐步形成城鄉統籌、空間有序、功能完善的組團式城鄉空間結構。”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綜合考慮新區現狀功能佈局、以產興城導向和未來空間潛力,堅持城鄉統籌、組團佈局、宜居宜業,規劃形成“兩核兩區多節點”的城鄉空間佈局。

  “兩核”,就是“濱海創新發展核”和“南部產城服務核”。其中,“濱海創新發展核”以現杭州灣新區的濱海新城、南部新城和溼地公園為主體,打造展現新區現代城市品質形象的門戶;“南部產城服務核”以慈溪高鐵樞紐、環杭州灣創新中心等為主體,打造新區產城服務綜合承載區。

  “兩區”,就是東部先進智造區和西部新興產業區。其中,東部先進智造區重點發展汽車製造產業、航空製造、生物醫藥和電子信息產業,打造“萬畝千億”產業大平臺;西部新興產業區,以中意(寧波)生態園為主體,佈局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汽車零部件等產業。

  “多節點”,就是若干城鎮節點區,包括庵東、崇壽、勝山、小曹娥等城鎮及南洋小城等居住區,實行分類特色發展,重點發揮統籌城鄉的節點作用,構建一體化、網絡化的城鄉體系。


重點產業


產業是前灣新區出形象、見成效的關鍵所在。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前灣新區將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機遇,打造滬浙產業合作高地,積極承接上海產業創新溢出,承接和招引上海工業設計、文化創意、法律諮詢、金融保險等領域的優勢產業,以及軟件和信息服務、現代物流、跨境電商等領域的企業業務總部。

  在產業規劃上,前灣新區將瞄準世界產業前沿,面向國家發展需求,結合自身基礎優勢,聚焦高質量發展,圍繞全市“246”萬千億級現代產業集群建設,加快佈局高端高新產業,聚力發展汽車製造、高端裝備、生命健康、新材料、電子信息和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比如,在發展汽車製造業上,將推進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支持新區整車及零部件企業構建新型“整—零”合作關係,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培育,力爭通過幾年努力,把新區打造成為“中國汽車龍灣”。

  在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上,將聚焦智能裝備、機器人、節能環保裝備、航空裝備等重點領域,大力發展智能手機、智能服務機器人、無人機等智能終端產品,構建跨省域機器人研發、生產、系統集成、檢測認證等產業鏈,積極培育飛機維護和維修、內飾裝修、零部件生產加工、飛機組裝等產業。

  在發展生命健康產業上,將建設以醫療器械製造、生物醫療、新型運動器材、健康服務等為重點產業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開放性專業實驗室,對接上海醫藥研發資源,打造生物醫藥製造基地。


交通優勢


從空間上看,前灣新區恰好位於上海、杭州、寧波的幾何中心點,交通區位優勢十分突出。如何把這個長板拉得更長?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區地處我國東部沿海開放帶和長江經濟帶的戰略交會區,對外面向太平洋,位於環杭州灣經濟區中心地帶,與寧波、上海、杭州、蘇州等大城市均處於1小時交通圈內,對外連接和要素集聚潛力巨大,是長三角一體化最具優勢的區域之一。

  新區將統籌鐵路、公路、航空、城市交通建設,加強各種運輸方式銜接和綜合樞紐建設,構建以高鐵樞紐為核心,以道路網、軌道網、地面公交網為支撐,對外“大通暢”、對內“大循環”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打造綠色、先進、智能交通網絡。

  完善對外通達交通網絡。規劃建設通蘇嘉甬鐵路、杭甬城際鐵路、滬甬城際鐵路,建設慈溪綜合樞紐,實現半小時到達寧波、杭州和上海,2小時通達長三角省會城市。

  加快建設通航機場,打造私人(公務)飛行網、航空旅遊網、應急救援網等通用航空飛行網,融入寧波都市圈通用航空“1小時”交通圈。

  優化區內便捷交通體系。構建以G329、周庵公路等為支撐的“三橫三縱”幹線路網,加快安全、便捷、舒適的公共交通網絡建設,構建區域綠道—城市綠道—社區綠道有效銜接、相互協調的三級綠道網絡。

  打造綠色智能支撐系統。建設智能化交通基礎設施,構建綠色智能城市公交體系,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


生態環境


前灣新區具有獨特的生態資源,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更被譽為“亞洲鳥類天堂”。未來在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方面,新區有哪些重要舉措?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前灣新區將按照“兩山”理念統籌推進美麗新區建設,做好塗、水、林、田、草系統保護,構建“一核兩帶六廊”的國土生態格局,推進多汙染物綜合防治和環境治理,推廣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建設杭州灣南岸“生態之肺”。

  構建生態安全格局。加強沿海海域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共建沿杭州灣生態廊道,建設杭州灣溼地保護區,保護沿海綠心綠肺,打造濱海景觀帶,加強城市公園綠地建設,構築濱海休閒遊憩空間。

  實施環境綜合治理。著力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嚴格控制移動源汙染,加強水汙染治理,強化城鎮、鄉村汙水收集處理,加強土壤汙染防治,全面建成與生態文明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生態環境管理模式。

  加快建設綠色低碳城市。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實行負面清單制度,開展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加快建設海綿城市


城市功能


作為未來之城,前灣新區如何完善城市功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前灣新區規劃建設在總的理念上將突出產城融合,把優質公共服務供給擺上突出重要位置,佈局建設一批未來社區,統籌推進教育、醫療、文體等各類設施建設,形成新區城市基本公共服務網絡,強化城市設計和風貌引導,打造智慧宜居現代新城。

  完善高品質、多層次公共服務體系。打造杭州灣南岸教育中心,引進一批優質國內外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資源和高校,積極引進上海優質醫療資源,高標準統籌佈局建設大劇院、圖書館、體育館、美術館、博物館等文體設施。

  建設高效能供水、能源等市政設施體系。建設寧波至新區引水工程,著力構建安全、可靠、清潔、高效的能源保障體系。

  加快建設數字化城區。加強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基礎設施智能化建管水平,打造無線城市,深度推進大數據在新區社會治理中的應用,建設智慧交通、智能政務、智能環保、智能配送,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構築現代化城市安全體系。提升防洪排澇能力,健全應急防災體系,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總結


2019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元年,也是前灣新區全面開工後的第一年,寧波是上海1+7大都市圈的衛星城市、而杭州灣新區處於上海對岸,又是在滬甬杭100公里的中心點,通蘇嘉甬高鐵,滬甬高鐵,沿海高鐵,杭甬複線(不限速高速)、城際鐵路等一系列交通網絡都撇不開杭州灣新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交通率先啟動、杭州灣新區又處於世界第一和第二港口直接、未來會成為成長最快的一座新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