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砸500億!當上戴姆勒最大股東!多少汽車公司要被他逼上絕路?

“汽車瘋子”豪執億金,攬下戴姆勒最大股權!

狂砸500億!當上戴姆勒最大股東!多少汽車公司要被他逼上絕路?

吉利集團

吉利董事長李書福以約90億美元價格收購了戴姆勒(Daimler)9.69%股份,成為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的最大股東。

這也是中國公司在西方汽車工業中的最大手筆投資

北京時間2月24日凌晨消息,據外媒報道,戴姆勒證實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持有其9.69%的股權,按當前市價計算這筆股份的總價值為90億美元左右。這一持股比例意味著李書福成為戴姆勒最大的股東。戴姆勒在監管文件中說,李書福擁有逾1.036億股的投票權。

狂砸500億!當上戴姆勒最大股東!多少汽車公司要被他逼上絕路?

戴姆勒集團2017年淨利潤再創新高,達到108.6億歐元(2016年88億歐元),旗下奔馳再度蟬聯全球豪華車年度銷量冠軍。

李書福的奔馳投資,可以說是中國企業到國外投資裡成功的案例之一

一向有“汽車瘋子”綽號的李書福,這次看來要把全球汽車公司逼上絕路了!

不是官二代、富二代,貌不驚人

他農家出身長相敦厚,塌鼻細眼,看起來很能喝酒的模樣,十足的草根、草莽氣質。平凡的面貌不平凡的事蹟

狂砸500億!當上戴姆勒最大股東!多少汽車公司要被他逼上絕路?

李書福

和他的長相很般配,這廝神經特別大條,幹事混不吝,屬於天塌下來也能睡得著的主。

豪賭+混不吝,是李書福商業品格里的兩大特徵。

李書福曾回憶說,“小時候我賭過錢,比方說贏了1塊錢,全放下,變4塊了,全放下,變8塊了,再全放下,變16塊。有些人贏了1塊錢,就收回5毛,他贏的錢明顯比我少得多。但我這種弄法,可能最後一次全沒有了,一分也不剩。”

李書福做冰箱,做摩托車,再做汽車,都是這樣。本來一個事情做得好好的挺賺錢,他忽然轉行了,跑去做另一個不賺錢的事情,而且是把他此前賺的所有錢全部押注下去,不管不顧,連這個行業的水有多深都不知道就一猛子紮下去。

狂砸500億!當上戴姆勒最大股東!多少汽車公司要被他逼上絕路?

1996年6月,李書福把剛畢業的安聰慧叫到身邊,指著一張圖紙對他說:“你去臨海造一個摩托車廠吧。”

一個月後,在辦事的路上,李書福突然對安聰慧說:

“那塊地我們要用來造車。”

“是那種車嗎?”安聰慧很驚訝,指著車窗外的一輛皮卡問。

“不,就要造這種奔馳車!”李書福看著對方,拍了拍車內的座椅說。

“我們審批的不是摩托車廠嗎?”安聰慧驚呆了。

“如果我們說是汽車,能被批下來嗎?這是一個秘密。”李書福狡黠一笑。

當時李書福發出700多張邀請函,辦了100桌酒席,但當時吉利還是黑戶口,幾乎沒有嘉賓敢來捧場。

下線當天,李書福穿著西裝,打上領帶,等候嘉賓到來。8點,9點,……直到10點仍不見人來。李書福心如刀割。

“開始!”他實在等不及了,大聲喊道。就在這時,一個聲音響起:“書福,我來了!”李書福轉身一看,原來是副省長葉榮寶。那一刻,他熱淚盈眶。

豪情下線後,李書福繼續為吉利奔走,他在媒體和公眾面前,為私營企業搖旗吶喊。

1999年,時任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視察吉利時,李書福動情地說:請國家允許民營企業嘗試,允許民營企業家做轎車夢……請給我一次失敗的機會!

2002年11月初,在中國入世前夕,吉利終於如願拿到了轎車的許可證。

吉利剛生產汽車時,用的是天津一家公司的發動機。後來,銷量上來後,對方突然要求漲價。安聰慧奉命到天津跟對方談判,一連七天,吉利的工廠不得不停工。這件事讓李書福意識到,吉利要想做大,就必須掌握核心技術。

此後,吉利下決心搞研發。他們一邊從天津購買發動機備用,一邊努力鑽研。經過一年的苦苦支撐,終於有了自己的發動機,並開始批量生產。

除了發動機,變速箱也是核心部件。2000年,國家投資8億元,組織上汽、天汽研發自動變速箱。兩年後,錢花光了,還是沒研發出來,最終放棄了。

李書福心想,8億學費都交了,放棄太可惜。

於是,李書福請徐柄寬到吉利成立變速箱公司,同時從日本和德國買來精密機床和加工中心,開始了研製工作。

2005年,三速自動變速箱研發成功,裝在了新車自由艦上。

找到感覺的吉利,繼續在研發路上前進。2008年,吉利在全球率先推出爆胎監測與安全控制系統(BMBS),引起世界汽車技術的一場颶風,為中國汽車業贏得了榮譽。

2010 年,這個賭徒又幹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吉利控股集團以 18 億美元的價格將福特手中的沃爾沃汽車公司收入囊中。當時,李書福身上還有著百億的欠債:吉利使用銀行貸款30多億元,從香港資本市場調用資金20多億元,配套商欠款60多億元,負債額超過100億元。但李書福看準了,不顧一切地幹。最終,這個擁有 86 年曆史的歐洲豪華車品牌,被一個做汽車僅 12 年的中國汽車公司拿下了。

一步步,李書福走得堪稱步步驚心,下手極重,獨向虎山行。這廝就是一個從頭到尾都流淌著賭徒血液的主兒,超級相信自己的直覺,一旦下了決心,就孤注一擲!

深謀遠慮一意孤行!

別人看他,就像看舞臺上的一個小丑一樣,但他看別人的嘲笑,也像蜘蛛絲一樣輕輕抹去。

說難聽點,叫傻氣;說好聽點,流行的話,叫“鈍感力”。

早在1997年,李書福就放大炮:“汽車有啥了不起,不就是四個輪子、兩部沙發加一個鐵殼嗎?”外界把他當笑話,“汽車瘋子”、“汽車狂人”的帽子,從此成了李書福的外號。但李書福很淡定,不僅淡定,他還要繼續發飆!當年,李書福在一個汽車論壇上又放大炮:“我們中國人一開始造車,通用、福特就遲早要關門!”這話氣得幾個跨國公司代表中途退場。

“你就是一個造摩托車的,能造汽車?”這或許是當時外界對李書福的最大疑問。第一款汽車“吉利豪情”正式下線,長得像個發育不良的小東東。李書福擺宴1桌,向全國官員及經銷商出7張請柬,結果只來了一個浙江省的副省長,9桌菜餚受到冷落。

前幾年吉利收購沃爾沃,在圈內開始也被認為是無稽之談。但李書福就像泡妞一樣泡沃爾沃。李書福找美國福特談這個事情的時候,福特根本不知道李書福是誰,連見也不見、談也不談。寫了半年的郵件給福特公司,人家還是根本不理。後來李書福急了,直接找上門。談啊談,磨啊磨,終於給李書福搞成了。李書福事後說:三分靠自己,七分靠天意!

即使收購成功了,相當一部分業內人士還是覺得李書福必敗。他們認為,吉利與沃爾沃都不在一個檔次,沃爾沃也虧損嚴重,瑞典人自己也經營不好,吉利根本收拾不了這麼一個爛攤子!

然而,李書福仍然不管不顧,一意孤行!他說,要用結果,要讓全天下人都驚訝一把!

這就是李書福,他似乎看不到別人面上的譏笑,也聽不到別人的挖苦。別人怎麼說怎麼看,都置之不理,不驚不乍,你笑你的,我幹我的!

國產邁向國際的一大步

上海證券報用“重金購股+合資合作”來描述吉利對戴姆勒的這一起股份收購。上證報提到,

業內專家看來,吉利收購戴姆勒股權是一次雙贏的選擇:

對奔馳而言,中國市場貢獻巨大,因此,獲得中國車企的入股、與中國領軍自主品牌企業建立良好關係,才能保證奔馳汽車業務的穩定發展。

對吉利而言,此次再出手也是繼收購沃爾沃、寶騰、路特斯等之後,吉利海外戰略版圖上的又一次大規模佈局。這不僅可以推動吉利進一步進軍歐洲高端車市場未來還可能接入戴姆勒的電池技術,進一步提升吉利自身產品的技術研發能力。

狂砸500億!當上戴姆勒最大股東!多少汽車公司要被他逼上絕路?

吉利高端品牌lynk&co

幾家歡喜幾家愁?

吉利收購戴姆勒對各大汽車公司無疑會產生不小的衝擊,針對消費者而言,部分群體希望後期奔馳的價格有所調整,能夠符合更多購車人群的心理價位,而部分認為基本上是告別奔馳車了。

狂砸500億!當上戴姆勒最大股東!多少汽車公司要被他逼上絕路?

段子手雲集:無論你買奔馳,還是買沃爾沃,不都是圖個吉利?

無論吉利未來的走向如何我們不談。近幾年的國產的品質也漸漸有所改善,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當然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但也希望我們國家未來的車也做的越來越好

畢竟因為我們這麼多年中國的對手只有一個

---那就是外國,所有的領域只要稍微差一點就會提到XX國怎麼怎麼樣,我們怎麼能這麼差?其實通過這件事也是一個窗口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企業正在不斷完善自己,強大自己。

狂砸500億!當上戴姆勒最大股東!多少汽車公司要被他逼上絕路?

所以目前為止,我們國家其實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有與外國的一戰之力!

其實,英國《自然》雜誌曾經提出過一個自然指標,用於衡量一個國家。在基礎科研上的成果數量,按照《自然》給出的數據,你會驚奇地發現!

——在中國和外國對抗的任何一個領域裡中國都有一戰之力,個別領域甚至超過了這個“外國”

狂砸500億!當上戴姆勒最大股東!多少汽車公司要被他逼上絕路?

英國媒體羅列的中國係數表

由圖可見我國的戰力指數還是挺可觀的嘛~,當然希望我們的國家的越來越好也希望各位讀者的生活越來越好~

奔馳車告別你了嗎? (多選)
0人
0%
A.身價掉了,再見~
0人
0%
B.得看書福的奔馳售價啦!
0人
0%
C.奔馳?我還是喜歡吉利!!!
0人
0%
D.瞎扯我這種身份能開奔馳?
0人
0%
E.點贊獲每天一款奔馳換著開~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