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乏味、枯燥、無聊?經過這3個階段你就能找到樂趣!

工作是一個人謀生的手段。

當然,有人會反駁說,像馬雲這樣的人,已經不需要靠工作來謀生了。

我告訴你,大多數人(像我們這樣的)用工作謀的是生存,而馬先生謀的是人生。

何況,馬先生正是把工作當做樂趣,且不斷的發現新的樂趣,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也許你從事的職業不同、工種不同,也許你工作的形式各異、方式千差萬別,但一般來說,幹好一份工作就意味著不斷的重複,反覆做著同樣的事情,而這最容易導致無聊和乏味。

經常聽到人說,工作真沒意思,每天就那點事,翻來覆去,很枯燥,早沒了興趣。

如果你“不幸”沒機會換工作,就會更加覺得百無聊賴,時間一長,提不起勁,打不起精神,連“應付”的動力都沒有了,更談不上創新發展了。

工作乏味、枯燥、無聊?經過這3個階段你就能找到樂趣!

然而,大多數人又不可能“扔”下現有的工作,就會陷入痛苦中,如果不及時調整,久而久之,就會將這種情緒擴大漫延,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

即使有些人有機會調換工作,不掌握一定的方法,用不了多久,又會進入新一輪痛苦之中。

其實,人生中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無法選擇,尤其是工作、婚姻、親情等這樣一些重大且不能任意變換的事情。

你唯一能做的是適應它並努力改善它,而決不能厭惡它逃避它。

那麼,如何改善,如何提起興趣、從中找到樂趣呢?

工作乏味、枯燥、無聊?經過這3個階段你就能找到樂趣!

沏杯好茶,放首喜歡的輕歌,聽我道來。

只要經過以下3個階段,你就會找到樂趣,樂此不疲,也許還會步步高昇,走向人生巔峰。

第一個階段:找到滿足感

請你記住,你的工作不僅能給你帶來生存的條件,還會讓你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馬斯諾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是從外部得來的滿足逐漸向內在得到的滿足轉化。

在得到最原始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後,人就會開始追求精神需求。

而你要做的是,保持強烈的好奇心,不斷學習、不斷觀察。要知道再普通的工作都不會一成不變,都需要不斷改進,不斷引入新知識、新技術。

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把簡單的工作做到極致,就是最大的不簡單。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由淺入深,先易後難,給自己定個小目標(不是一個億喲),可以是某個業績、某個方法、或者某個流程,再定一個小獎勵。然後想辦法去實現它。

目標制定要切合實際,可操作性強,由點成線,以線擴面,慢慢的你就會感覺到領導和同事對你的認可、讚譽乃至羨慕,你的滿足感必然會大大增強。

工作乏味、枯燥、無聊?經過這3個階段你就能找到樂趣!

第二個階段:找到自豪感

小目標的一步步實現,會讓你逐步提高自信心。

在實現小目標的過程中,你會發現需要的知識越來越多,要解決小問題,就要不斷的學習,而這種自覺的、原發的學習動機正是激發樂趣的源泉。

同時,隨著小目標的一個個實現,有一天你會驚訝的發現,你的工作有了實質性變化,而這些變化必然會引起一系列反應,包括你對工作的重新認知、來自同事們的欽羨和領導的賞識。

你的自豪感便會油然而生,自尊心會得到極大的滿足。

工作乏味、枯燥、無聊?經過這3個階段你就能找到樂趣!

第三個階段:找到成就感

人都願意被認可、被需要。

當你的孩子考上985院校時,相信你肯定會有強烈的成就感,不僅僅ta是你的孩子,還因為是在你的培養、呵護下取得的成就。

同樣,當你的工作有了突出的業績,或者在你的努力下,你所在的集體圓滿完成了某項任務,你自然也會獲得強烈的成就感。

成就感又會反過來激勵你繼續努力,不斷從工作中尋找樂趣,發現突破點,確立新的小目標,然後全力以赴做好。

經過這3個階段,恭喜你,你已經不是簡單的在工作中找樂趣了。

工作給你帶來已經遠遠不能僅以收入來論了,也許你將成為下一個馬雲呢。

工作乏味、枯燥、無聊?經過這3個階段你就能找到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