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86萬立方米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南海再創紀錄

重大突破,86萬立方米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南海再創紀錄

工業時代的成熟,必然的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以及不可再生的資源。能源也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進行著蛻變,從最原始的煤炭時代演變到石油時代,再慢慢過渡到如今的新能源時代。


重大突破,86萬立方米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南海再創紀錄

煤炭,石油資源蘊藏在地下,而長期以來,同樣深在海底的巨量資源——可燃冰卻被人類忽視了。

——可燃冰具有重大資源戰略意義

可燃冰它可不是咱們普通意義上的由水凍成的冰,它是一種天然氣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且高能量高密度、汙染小、儲量大等特點,僅1立方米可燃冰就可轉化為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因其所蘊含的巨大價值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世界各主要能源消費國對可燃冰的產業化開發給予高度重視。


重大突破,86萬立方米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南海再創紀錄

——開採難度不是易事

但可燃冰的開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燃冰的開採難度是比較高的,這主要是因為可燃冰是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形成的,開採的時候它的形態會非常容易發生改變,有可能還沒有開採到可燃冰,它就已經先變成氣態了。可燃冰如果突然從固態變為氣態,就會產生很大的壓力,如果正巧開採的這個可燃冰在海底的話,這樣就很有可能會導致海底海嘯。


重大突破,86萬立方米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南海再創紀錄

——曾經日本也想分一杯羹

由於國土面積小,傳統能源儲備無法滿足的日本率先在開採可燃冰項目進行研究,總投資萬億日元,可是由於技術不成熟,投入資金是進口天然氣的三倍以上,於是悄悄地放棄了開採項目,自此日本沒有了以往的豪言壯志,也不敢再宣稱該領域世界第一。


重大突破,86萬立方米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南海再創紀錄

——中國在可燃冰裡的艱難奮鬥

難道可燃冰就真的可望而不可即了嗎?對於海洋可燃冰的研究,中國從1995年就開始了,並已經於200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成功獲取了可燃冰實物樣品,成為世界上第四個通過國家級開發項目發現可燃冰的國家。除了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我國並對南海海域進行勘測,在140平方公里的鑽探目標區內圈定出11個可燃冰礦體,預測儲量約194億立方米;其平均含氣量高達98.1%。


重大突破,86萬立方米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南海再創紀錄

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儲量還只是我國可燃冰蘊藏量的“冰山一角”。在西沙海槽,圈出可燃冰分佈面積為5242平方公里,其資源估算達4.1萬億立方米;在南海其他海域,同樣也有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必備條件,我國可燃冰儲量豐富,但是如果一直躺在南海海底,就發揮不了其價值。


重大突破,86萬立方米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南海再創紀錄

——中國在南海再次騰飛,證明給世界看

我國第一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後,在這個疫情嚴重的情況下,近日再次傳來好消息中國地質局組織我國進行第二輪試採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實現產氣規模大幅提升,為生產性試採、商業開採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並且自主研發了一套實現可燃冰勘查開採產業化的關鍵技術裝備體系,形成了六大類32項關鍵技術,研發了12項核心裝備,其中控制井口穩定的裝置吸力錨打破了國外壟斷,在這一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大大提高了深海探測與開發能力。


重大突破,86萬立方米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南海再創紀錄

——中國20年從空白到前沿

千帆競渡,百舸爭流。在今天能源科技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可燃冰作為一種潛力巨大的清潔能源,其商業化開發利用是很多國家的戰略需求和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從空白到前沿,到2020年攻克可燃冰開採關鍵技術的,實現商業化試採。中國科學家拿出頑強的拼搏精神和毅力,劍指蒼穹,相信中國的可燃冰時代讓世界再一次刮目相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