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王钱镠:善事中国,保境安民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元年,朱温废唐建梁称皇帝,封钱镠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吴越国是个小国,不足以与中原政府对抗,因此,吴越王钱镠一直保持与中原政府的依附关系,常年遣使进贡,以求庇护。在位四十一年间,钱镠采取保境安民国策,发展渔盐桑蚕,维持经济繁荣局面,同时鼓励国民扩大垦田,使“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被两浙百姓赞誉为“海龙王”

海龙王钱镠:善事中国,保境安民

五代时,南方诸政权中,吴越国是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在钱镠“善事中国,保境安民”基本国策指导下,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手工业、商贸业和文化事业,扩建杭州、苏州等中心城市,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至吴越国归宗时,杭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第一州”。

钱镠在发展经济中首先紧紧抓住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整治了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从而把吴越国建成了鱼米之乡。吴越国利用水网泽国的优越条件,创造了“圩田”的耕种方法,即在河渠两岸的农田周围,筑起堤坝,内以围田,外以挡水,圩田是吴越国发展农业一个重大进步措施。

海龙王钱镠:善事中国,保境安民

钱镠还十分重视晒盐、制茶、制瓷、丝织业等手工业的发展。当时在十国中以吴越国的丝织业发展最为迅速。丝织业的发展又刺激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使境内“桑麻蔽野”,蚕季出现了“春巷摘桑喧姹女”的热闹景象。吴越之地已成为全国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丝绸之府”。

海龙王钱镠:善事中国,保境安民

经济的繁荣,基础在于生产的发展,但要实现真正的经济繁荣,还赖于商贸的发展。通过商贸交易,沟通中国两大经济带—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实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五代前中国大都市都在长江以北,西京、东京称为“两京市”,是全国最大的商贸中心,其次便是扬州、益州(成都)。五代后,商贸中心便慢慢向苏、杭、明等州转移。这些均为后来赵匡胤统一中国,南宋王朝定都杭州的实践所证实。

现在,长江三角洲最富庶的沪宁杭(含嘉、湖)、苏锡常、甬温绍九个地区中有七个均在原吴越国地区。吴越国往事已越千年,但其重大意义与影响却绵延至今。钱氏三世五王实践“善事中国,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从而为国家经济繁荣、民生福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