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向老人發放“放棄急救同意書”:殘忍的理性,能不說出來嗎?

都說最美人間四月天,然而2020年的四月天註定是個與往來不同的四月天。

01 疫情發展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多麼讓人猝不及防

春風滿乾坤時夾雜著一絲透骨的寒涼,這種寒冷來自疫情的擴散與發展。

國外很多國家因為最初防控不力,不管什麼原因,因為觀念差異不屑戴口罩,或因為文化不同寧願得病也不願失去自由,或因為制度不同,無法像中國這樣嚴格的封城封村……

事實就是沒有做到像中國這樣嚴格的防控力度,也沒有取得如同中國現在這樣的成效。

事實就是疫情還在發展蔓延,最終導致醫療資源不堪重負。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得不面臨著先救誰後救誰的問題?


英國向老人發放“放棄急救同意書”:殘忍的理性,能不說出來嗎?

02 人人都有生的權力,可是現實多麼殘酷,必須做選擇時該怎麼辦

一向標榜自由公平的歐美國家,目前,在有限的醫療資源面前,面臨著救年輕人還是救老人的這種選擇。

從理性上來看,毫無疑問,很多國家,如西班牙,意大利無形之中都選擇了醫治年輕人。理由似乎很充分:相對來說,

一是年輕人身體免疫力好,基礎疾病少,老年人基礎疾病多,身體免疫功能差。

二是年輕人治癒率高,時間要相對短些,老年人治癒率低,治癒時間長。

三是年輕人自理能力強,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人自理能力很弱。

想起之前報道的有關我們國家的醫護人員在醫院裡治療老人時,因為家屬不能陪伴,梳頭,翻身,換衣服,甚至屎尿的活都得護士幫著去完成。看到電視中醫護人員離鄂,有老人跪在路邊叩謝,中國的最高禮節,跪拜禮,讓人淚目,受得起。

說句不好聽的話,可能這輩子,有些老人的子女都沒有侍候過屎尿。

不管什麼原因,冒著生命危險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那一刻都值得敬仰。

綜上三點原因,同樣染病,老年人佔有的醫療資源就多,本就不足的醫療資源更會雪上加霜。

有人說,年輕人得病先挺一挺,先救治老人,但實際情況也有報道,很多人有自愈能力,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輕症年輕人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會迅速惡化,會很危險的。

另外,歐美國家人口老齡化特別嚴重,很多老人已七八十歲的。

在理性面前,救誰更有意義呢?花費人力物力與死神作鬥爭,救回一個百歲老人,到底值不值得?這都是決策者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英國向老人發放“放棄急救同意書”:殘忍的理性,能不說出來嗎?


03英國的做法讓人心冷

於是,大家看到了,很多當局者作出了搶救年輕人的決策。早有消息說,西班牙放棄救治65歲以上的老人,現在又有消息稱:

英國多家養老院及診所向患者發放“放棄急救同意書”,

同意書寫了兩點:一是如果感染新冠,病情惡化時你的家人不會撥打急救電話。

二是稀缺的醫療資源可以用在那些年輕且健康的人身上,畢竟他們生存幾率大。

最後一行字寫著:我們沒有拋棄你,但我們也得現實點。

無論誰收到這份意見書,心裡都不會舒服,即使有心同意,也覺得過於勉強。

誰又不想生呢?人人都有活著的權力,不是嗎?

據報道,當地時間7日,英國老年慈善機構呼籲終止該政策。

04 好好活著,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學會給自己希望,給自己溫暖!

太過殘忍了,是不是,決策者們總是很理性,可執行者們,何以安心?那些醫護人員該怎麼辦?是不是會受到一生的良心譴責。

在意大利有就醫護人員表示,不會放棄救治任何一個人。最近有報道說意大利就有一名104歲的老人經過20幾天的治療,現在康復出院,這名老人兒時就曾經歷過西班牙大流感。


英國向老人發放“放棄急救同意書”:殘忍的理性,能不說出來嗎?

意大利104歲老人出院


多麼暖心的一幕。

是救老人還是救年輕人,由人為的選擇讓誰活著,是個多麼沉重的話題。決策者們總是冷靜理性甚至冷血。

退一萬步想,即使醫療資源真的無力承擔更多人之時,能不能不要這麼絕情地讓人簽字,人還好好的,甚至還沒得病呢,就讓人心生絕望,心冷至及。哪怕到最後真的得病了無法收治,最起碼也要在言語上給老人點兒安慰吧! 想沒想過人的心裡承受能力。

有時,人活得是個心情!現實本來就很殘酷了,能不能給人點兒希望呢!

想到我們國家是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在電視上我們可以看到醫護人員規勸老人要好好地活,給老人以信心以溫暖以力量!

這種溫暖這種力量來自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滋養,老吾老以及之老,因為人人都會老。而這種文化的力量也使得們絕大多數人能夠遵守政策的決策,老老實實宅在家中,不出門,不添亂。我們從小受的是集體文化教育。

而歐美國家從小受的是自由主義教育,個人自由至上,可是是否想到個人的自由應該建立在打擾別人的基礎上的。

雖說我們國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從思想上從來沒有過想要放棄任何一個人。從個體來講,當然追求更好的生活,但從群體來講,我們更多是無私奉獻,我們會感動,會自覺。

好好活著,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學會給自己希望,給自己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