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的“仁宣之治”雖然短暫,但國強民富,瓷器也有進步

元末明初戰爭使當時社會經濟遭到極大破壞,國家元氣大傷。在中原內地,明初統治者開始施行一系列恢復儒家傳統,加強中央集權、恢復發展社會經濟的措施。朱棣即位之初,也同樣採取了與民休息、組織移民、興修水利等積累恢復的政策,獲得顯著效益。學者林歡在紫禁城雜誌《明永樂宣德文物特展 ——精彩看點導讀》一文中對此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33年的“仁宣之治”雖然短暫,但國強民富,瓷器也有進步

明成祖 網絡圖片

朱棣組織編纂《永樂大典》,五徵蒙古,四戰安南,六下西洋,遷都北京,疏浚運河……這些舉動雖在客觀上有助於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在當時不乏積極意義,但消耗是空前的,使永樂後期的明帝國處於嚴重的國力超負荷狀態。

33年的“仁宣之治”雖然短暫,但國強民富,瓷器也有進步

明宣宗 網絡圖片

明洪熙、宣德兩朝,開始實施穩定務實的守成政策,結束和扭轉了超負荷狀態,整個社會經濟重新步入迅速的積累和發展期,從而真正完成了明朝由前期向中期的過渡和轉折。《明史·食貨志》描述宣德末年的富庶:“賦入盈羨,米粟自輸京師數百萬,府倉庫蓄積甚豐,至紅腐不可食。”33年短暫的“永宣時期”——永樂、洪熙、宣德三朝(1403~1435年)是明朝真正進入鼎盛的時期,即後世所稱“仁宣之治”。

33年的“仁宣之治”雖然短暫,但國強民富,瓷器也有進步

明 永樂鮮紅釉印花雲龍紋高足碗 細節:碗心有「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暗款 原清宮舊藏

33年的“仁宣之治”雖然短暫,但國強民富,瓷器也有進步

明 永樂青釉三系蓋罐 原清宮舊藏

在此間眾多門類的藝術創作也取得了非凡成就,並對中國後來的藝術發展產生諸多影響。但這些堪稱經典的藝術作品,皆出自政治集權中樞或其直接控制下的官監作坊,準確說來它們是中國明初宮廷藝術的集中表現。

這些藝術作品皆為滿足宮廷唯一領導者的審美與需求,是百萬人為同一目的鉅細靡遺的精工細作。從這個角度講,明代宮庭藝術的非凡與極致,或可算是一種永恆的經典——雖有清代宮庭藝術的接續,但之後將永不復見。

33年的“仁宣之治”雖然短暫,但國強民富,瓷器也有進步

明 宣德款甜白釉暗花纏枝蓮託八吉祥紋碗 原清宮舊藏

明代景德鎮御窯廠始建於洪武二年(1369年),專門燒宮廷用瓷。御窯廠在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新發展,促進了中國製瓷技術的進步和整個瓷業的發展。

33年的“仁宣之治”雖然短暫,但國強民富,瓷器也有進步

明 永樂款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 原清宮舊藏

33年的“仁宣之治”雖然短暫,但國強民富,瓷器也有進步

明 永樂款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 碗心“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 原清宮舊藏

明永樂御窯瓷器,徹底擺脫了元代瓷器體大厚重、工藝粗糙之弊,開創了以器物大小適中、胎體厚薄適度、裝飾紋樣疏朗、文人氣息濃郁等為特點的新風,對後來景德鎮制瓷業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少數器物上署篆體“永樂年制”四字年款的做法,首次將明代官窯瓷器打上了類似皇家商標性質的“烙印”,開創了明、清兩代官窯瓷器上署帝王年號款之先河。

33年的“仁宣之治”雖然短暫,但國強民富,瓷器也有進步

永宣御瓷帝王年款集錦(款識皆來自展出的永宣瓷器)

宣德御窯瓷器的最突出成就是開始在器物上大量署年款,將以往人們不太關注的瓷器外底變成了展示具有皇家商標性質的落款和款字書法美的重要部位。明代官窯瓷器由此步入了造型、胎釉、紋飾、款識無一不精的“完美”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