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春天,一個叫海子的人決定去死!生前無名,死後卻名聲大振

“一切我所向著自然創作的,是栗子,從火中取出來的。啊,那些不信仰太陽的人是背棄了神的人。”

1984年,一個以“海子”為筆名的年輕人——查海生,創作《阿爾的太陽》時引用了這句梵高致其弟書中的話。

當時的他還沒深切地思考過未來,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海子的結局竟然也如同發生在那位天才畫家身上的相似。五年後,在1989年的春天,一個叫海子的人決定去死!生前無名,死後卻名聲大振。

很難想象,一個可寫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麼溫柔得觸動人心的語句,這麼細膩的直擊靈魂靜謐的構圖,他的身上一定滿布陽光烘烤過餘下暖暖的痕跡。然而,事實卻是如同萬年寒冰的心涼,海子臥軌自殺,死前留下遺書交代死亡與人無關。

1989年春天,一個叫海子的人決定去死!生前無名,死後卻名聲大振

我想,世人中不乏這樣才華橫溢的人,但往往會有兩個極端:一個人情練達,八面玲瓏,另一個則是懷才不遇,黃鐘譭棄。作出輕生選擇的海子,大概是對他自己的理想國,太執著,太固執了。

海子的生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降生在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農村的一戶人家。那時還叫海生的他,是個早慧的男孩。

年僅四歲,小小的海生參加了公社舉辦的背誦比賽。一般這個年紀的孩童最是好玩,天不暗也不會回家吃飯休息,其餘時間一直在外撒野。加上當時,普遍大眾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字都識不全,何況要求理解能力、難度更高的背誦?

1989年春天,一個叫海子的人決定去死!生前無名,死後卻名聲大振

可想而知,這個孩子的智商的確不是常人的水平。1979年,查家海生更是成為各家各戶爸媽嘴裡的“別人家的孩子”,十五歲入讀北京大學的法律系。就算放在今日來說,也是“神童”級別的人物、“全村的希望”,所有人包括少年海生,也是如此期盼自己錦繡前程,衣錦還鄉。

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自然天氣就不是個人可操控的,所以在北大未名湖畔、楊柳樹下閱讀的海生,還剩故知和新娘就算是人生贏家了。

的確,命運也給他安排妥當。在北大求學的日子裡,他遇到駱一禾,而後參加工作,海子(那時已用該筆名發表作品)遇到了外語系的女學生,也遇到過讓海子深夜等待在德令哈的“姐姐”。

故知,愛人,登榜,來自農村的這個小夥子年紀輕輕就都完成了,似錦前程指日可待。就在鄉親們翹首企盼海子能在首都混出一番新天地的時候,在北京西北部的昌平,一個狹小簡陋的房子裡的海子,卻在痛苦的邊緣掙扎著,死神的鐮刀也在悄然舉起。

海子的亡

1983年,畢業後海子分配至中國政法大學校刊編輯部,一年後調任至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教授美學專業。1985年正式以海子的筆名,發表著名的現代詩《亞洲銅》。從大學時期開始創作到亡故,海子一共書寫了近兩百萬字作品。

究竟是什麼緣由,讓青年才俊的男子選擇臥軌自殺

1989年春天,一個叫海子的人決定去死!生前無名,死後卻名聲大振

先說職場,那時的昌平算是北京的荒郊,滿眼盡是低矮平房,枯樹野草。遠眺東南,那邊的夜空是明亮的,那邊的生活是車水馬龍的,那邊的繁華才是海子心之所向的。這裡並不是孩子虛榮心作祟,對於一個鄉村背景出身的人來說,嚮往熱鬧都市是非常普遍的情況。

大都市有最新鮮的趣聞,有眼花繚亂的燈紅酒綠,有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就像是肥沃的東北黑土地,只要撒上一把種子,十有八九能有個好收成。更何況對於浪漫主義詩人敏感的神經,中心城區能帶給他無數的靈感,就像噴湧的泉眼。

可現實就像當頭棒喝,狠狠地敲碎了海子的夢。雖然成為一名教研室的老師,但是周圍的人都沒有給予他足夠的尊重,幾乎沒人稱呼他“查老師”,更多是叫他“小查”。在海子脆弱敏感的內心,如同一句句話,在肆無忌憚地嘲諷他瘦小的身軀和單薄的背景。他嘗試申請調走,可屢屢受挫。

再說感情。這個感情我認為應該分為兩部分來講,海子的愛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愛人,一個是愛文學。

海子愛的女人都比較決絕,先是初戀女友因為他的貧困而選擇分手,後來有個懂得欣賞海子作品的女學生出現,好景不長,結局也是離開,遠嫁深圳。還有深愛的“姐姐”,海子為她追逐、痴狂、買醉,像個瘋子捶著心臟“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

1989年春天,一個叫海子的人決定去死!生前無名,死後卻名聲大振

以現在流行語說,孩子經常被髮“好人卡”。有次,他在宴會上巧遇已為人妻的前女友,大醉後說了些胡話,醒來懊悔不已,纏著有人問到有沒有說些傷害對方的話,真是善良的一塌糊塗。

海子的生命已然貢獻給文學,他寫的詩和小說,手稿壘起來足足一人高。他的憤懣,他的不甘,他的傷痛,藏在濃厚的筆墨裡,筆下卻又能勾勒出暖心的文字。恰似在外辛苦勞作的母親,歸家後仍然給予孩子溫暖的懷抱,縱使自己心在滴血,也要把溫柔的笑容保留給家。

離世前兩月,海子寫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樣的詩句,縱使自己的作品投稿屢屢被拒,自己的思想被同行嘲笑,他還是會為了一片飄零的夜嘆息,一次談話而興奮。可是1989年的寒冬過去了,海子卻沒來得及等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在三月底的一天,留下絕命詩和遺書後,海子抱著書,將自己的身軀捲入山海關的火車下,無情地碾碎,他的肉體消亡。或許他的靈魂會從山海關為起點,一路遊覽到玉門關外,去瞧瞧春風為何如此冷酷不臨那地。

1989年春天,一個叫海子的人決定去死!生前無名,死後卻名聲大振

海子的存

肉身毀滅,思想猶存。他如今仍活在字裡行間裡,死亡卻給他帶來另一種生命。他的詩情,他的想法感染了一代青年,古老的文字攜帶著生氣進入每一個讀者的心間。浪漫的想象,抒情的文字,光怪陸離的天馬行空,讓大眾都想去買一本詩集,造訪一次故居,獻一束鮮花於海子墓前。

他的作品時至今日,再版無數,生前遊覽過的青海德令哈市也給他修建紀念館和碑林。海子的墓前鑲嵌著瑪尼石,這是他從西藏揹回來的愛物,父母希望黃泉路上他不再寂寞孤獨。村民們不解為什麼一個在當地風俗認為自殺不吉利的人,會吸引這麼多人不遠萬里來祭奠緬懷。

1989年春天,一個叫海子的人決定去死!生前無名,死後卻名聲大振

就是這樣的方式,讓海子永遠存活在大眾的心中心中。如此,即使他再單純,再固執,再多的敏感,也沒有什麼能讓他再次受傷了。長眠故土的海子,希望你可以做一株向陽的向日葵,冬天時深埋在厚土保暖,春日汲取養分生根發芽,夏時開花,秋日結果,四季輪迴,追逐太陽,追逐溫暖,追逐自己心之所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