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宜陽縣可樂灣原名“栲栳窩”

河南省洛陽宜陽縣可樂灣原名“栲栳窩”

一、村名由來

可樂灣村原名為栲栳窩,命名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栲栳是一種樹,以樹命名;另一種說栲栳是柳條或荊條編的箥箕,因村子東西兩邊山崖突出,中間凹下,形似箥箕,以形命名。村民以為第二種說法可靠,因為自古至今人們沒聽說過栲栳樹。漫長流傳過程中,栲栳窩諧音叫成了可樂灣。日本佔領(改為侵佔)時曾稱作同樂灣,日本被趕跑後(改為抗日戰爭勝利後)旋即恢復舊名。

二、歷史沿革

河南省洛陽宜陽縣可樂灣原名“栲栳窩”
河南省洛陽宜陽縣可樂灣原名“栲栳窩”

可樂灣村隸屬三鄉鎮 ,解放前實行保甲制度,解放後改為生產大隊,加入人民公社。有段時期,村西的楊圪塔村及洛寧縣東宋鄉的周村,也屬可樂灣大隊的生產小隊,後分離。2009年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

三、主要姓氏

裴氏家族:現人數最多,始祖於洪武四年(1372年)自山西省聞喜縣裴柏村遷入,已歷647年。裴氏分四大門,分別為前九、後九、正十、和合。

河南省洛陽宜陽縣可樂灣原名“栲栳窩”
河南省洛陽宜陽縣可樂灣原名“栲栳窩”

李氏家族:1720年從三鄉街遷入本村。

張氏家族:自清初由三鄉鎮東柏坡遷入本村,迄今己繁衍24世,現有150餘人。

梁氏、任氏遷入本村最早。梁氏家族居於村子中心位置。

其他姓氏情況

四、文化遺蹟:

竹閣寺:建於唐代,具體時間難考,五代時曾並於三鄉寶雲寺,金世宗時複用原寺名。明代嘉定進士雷淵(山西人,官至南京轉運使戶籍判官,翰林修撰。)曾撰寫《嵩州福昌縣竹閣禪院記》,記述了竹閣寺變遷及遊感,是珍貴的歷史資料,說竹閣寺“修竹喬木,泉行其間,泠泠有聲,出其途,頓忘登頓之勞。"

竹閣寺面南背北,背依漢山。進了三間山門,東西各有三間廊房,再往內,東邊是座鐘樓,鐘聲悠揚,西邊有幢大石碑。正殿為三大間,內塑四大天王銅像,廊房有十八羅漢塑像,廊房牆壁有彩畫,內容有十二生肖的,教育人向善的,花鳥蟲魚的,形神畢肖。畫中葡萄,飛鳥常去啄食,足見其惟妙惟肖。

寺院西邊土崖下有三空窯洞,是寺院漏紅薯粉的粉房。寺院南邊裡許,有塊地叫三十二畝地,此為寺院專用地,所產供寺僧食用。寺院東約300米,原農場所在地之北坡,有許多和尚塔,為僧人圓寂之所。前幾年修建鄭盧高速路,取土使之化為烏有。

竹閣寺曾有一幢大石碑,四面有字,現在下落不詳。

該寺上世紀五十年代,人為損毀,建築材料用於水溝廟小學建設,粗木大磚,全部運走,甚為可惜。

河南省洛陽宜陽縣可樂灣原名“栲栳窩”

裴氏家廟:舊址在村小學內最北端,創建時間不詳。正房三間,磚瓦結構,雕樑畫棟,門上扁額上書"裴氏始祠堂"五個大字,廟內供奉裴陵、裴度、裴成三位先人,各有塑像。祠堂正前東西兩側,各有一棵大皂角樹,樹齡數百年,據稱樹上能同時坐三個學生讀書,上世紀五十年代樹亡。皂角樹南邊有座戲樓,正對家廟。文革後祠堂和戲樓都改造成小學教室。

河南省洛陽宜陽縣可樂灣原名“栲栳窩”

同樂渠:開挖時間在解放前,渠水取之於渡陽河,渠口在洛寧縣東宋鄉的周村,流經楊圪塔,可樂灣,沿村南由西向東而過,渠水很大,用以灌溉農田,村裡還憑此建設過小型水電站,前幾年在渠的舊址發掘出一幢石碑,碑上字曰“同樂渠渠長一一裴文煥 裴春山”。此渠當時也算村裡命脈,灌溉、發電、牲畜用水,皆賴於此。天旱年份因爭水曾和上游村子有過群體武鬥。該渠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廢棄。

牌樓:東竹園東鄰是村裡人工開挖的池塘,池塘南邊是牌樓遺址,該牌樓是村民裴洋海之叔裴兆慶所立,該人物在後邊有專節介紹,牌樓是裴兆慶在其母辭世三週年時所立,高大氣派,碑文為民國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先生親書,據稱縣文化館存有牌文拓片。另有國民黨中央政府主席林森,戊戌變法先驅康有為等人題字、贈楹聯,規格之高,讓人肅然起敬。牌樓何時毀損不詳。

關爺閣:原址在村東照礬西側,舊時由東宋到三鄉街,經可樂灣村時,要經過一段高路,高路在照礬南側的半坡腰上,高路起始地有關爺閣,該閣分上下兩層,下層通行車馬,上層有關羽塑像。此閣建造時間與譭棄時間都不詳。

關爺廟:舊址在現村委大院西鄰,三間大房,內塑關羽秉燭夜讀《春秋》塑像,該廟建造譭棄時間不詳。

古樹逢春:古樹指的是裴丙正舊居院中的大皂角樹。樹齡350餘年,縣林業局曾掛牌登記。村民口口相傳,說此樹曾遭浩劫,很早以前,"老洋人"(村裡至今也沒弄清是哪國侵略者)(老洋人是民國巨匪。民國時期的北洋軍閥統治年間,各派軍閥不斷混戰,亂世出梟雄,1922年至1924年活動在河南、陝西、湖北等省的老洋人就是其中之一。老洋人並非外國人,其本名張慶,出生於河南汝州一個貧苦農民家中,因他長得身材高大,黃髮高鼻,相貌似洋人,人們給他起綽號叫“老洋人”。)用掃帚豎起燃火點房子,村西房子都未幸勉,丙正家房子著火時也燃及皂角樹,樹冠燒燬,都認為樹定死無疑,但來年樹幹又長出新枝,樹冠早己罩嚴整個院子,遮蔭,還結皂角,供親戚鄰居洗滌之用,大家把它當成了風水樹。

瘟神廟:舊址在村小學南門路西,是舊時村民乞求不得傳染病的廟宇。

菩薩廟:舊址在村委會院子的西鄰,與關爺廟正對面。

泰山廟:舊址在村小學南門前大路往東200米處。

村西牌樓:舊址在村西馬家坑邊,有文牌樓,武牌樓兩幢,月臺下還有兩蹲石獅子。現都無遺存。

五、自然地貌

可樂灣村位於三鄉鎮西五華里,背依漢山嶺,面對渡陽河,西連楊圪塔村,和洛寧縣城郊鄉溫莊村隔河相望,省道鄭盧路,鄭盧高速路傍村而過,交通便利。有丘嶺地、水澆地、河灘地,土地肥沃,氣候適宜,既種小麥、玉米、紅薯、豆類,也種蘋果、桃樹等果樹,適宜多種作物生長。

自然地貌部分,建議補充一張地圖,這是谷歌地圖中的可樂灣村及其附近衛星地圖,中間房舍部分為可樂灣村主體部分,北面為丘陵,上面為旱地農田。省道東為西花灣村及三鄉鎮政府所在地,省道南為水澆地,隔渡洋河與溫莊村相鄰。

六、民間技藝

可樂灣三國戲:本村於1942年建造了大戲臺,群眾自發組織戲班子,購制戲裝,多演三國戲,逢年過節,春秋祭日,常有演出,周圍村子村民常扶老攜幼來此觀賞,曾是一道風景,一直延續到文革時期。

可樂灣大鼓:大鼓、銅鑔由村裡統一購制,有一群專業表演者,農閒時培訓,切磋技藝,逢年過節,祭祀大典,結婚生孩,擁軍迎客,常有表演。曾參加過三鄉鎮大鼓演出比賽,獲得一等獎。至今還時常有表演。

七 、古今人物

裴兆慶(1889~1936),字子云,宜陽三鄉可樂灣人,出身清貧,無力就學,但他聰明自強,勤奮上進,多處求教,略具文采。

1911年,子云受辛亥革命的鼓舞,毅然進陝西講武堂,後改入陝西陸軍軍官學校。1912年,張鈁於陝西樹幟秦隴豫復漢軍,子云分配入張鈁部,任上校參議。1920年聞本村遭旱,麥秋無收,子云湊集銀幣500元,捐助可樂灣開鑿“幸福渠”,以利鄉親。

1922年,子云受張鈁委託,創辦河南觀音堂民生煤礦,離軍返洛陽。1924年,豫西遭災,政局不穩,民不聊生。張鈁將經理之職委託於子云,因難於應付,遂辭職閒居洛陽,教育後代讀書。

1928年,馮玉祥任河南省長,子云於民政廳供職,他敬慕馮先生勵精圖志精神,當他出任陝縣警察局長時,秉公辦案,將陝縣魚肉百姓的史縣長收審入獄,百姓拍手稱快,呈增“廉潔奉公"金扁一塊。

1932年,張鈁任二十路軍總指揮,駐防洛陽,委子云為上校參謀,兼洛陽城防稽查處處長。他倡導城建,全城植樹;維持治安,將查出的大批鴉片集中於洛陽體育場焚燒,使吸毒販毒者一時收斂。又同張鈁商議開辦洛陽女子中學。同年,二十路軍調防許昌,升子云為軍警聯合稽查處處長。他的侄兒裴功俊與張鈁侄兒仗勢勒索民財,吸食毒品,子云毅然下令逮捕,軍風一時肅然。

1933年,二十路軍奉調江西剿共。子云想脫離軍界經商,張鈁將8部舊汽車交於子云跑許昌至南陽客運,因車況太差,入不敷出,遂回洛陽和張鎔聯辦“泰生祥中藥批發店",賴以生活。張鎔還開設“元恆德”綢緞店。豪強董世武販運大批木柴寄存於該店,後該店關門,張鎔出走,藉以賴賬。董世武以為是子云從中謀劃,遷怒於他,加之子云焚燒鴉片有董世武的一部分,使董破產。董常寄宿於子云家,1936年6月某日,趁子云沉睡之即,持刀將其殺害。

子云平日侍母至孝。母故三年,國民黨中央政府主席林森,立法院長於右任,戊戌變法首領康有為,清朝翰林大學士林東郊等,題書碑文、楹聯,勒石旌表。

裴天生(1918~2005),字希高,三鄉可樂灣人,原國民黨陸軍少校參謀,愛國起義軍人,解放軍第一步兵學校中校戰術教官,黃埔軍校畢業。

少時家貧,天資聰穎,縣師畢業,飽讀詩書,矢志報國,投筆從戎。黃埔軍校16期畢業,歷任第一戰區第七兵團見習排長、連長、七兵團司令部副官、國民黨陸軍少校參謀。曾奔赴抗日前線,浴血奮戰,屢經危險。

1949年12月25日,隨第七兵團司令官裴昌會,率部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解放軍第七兵團少校參謀,解放軍第一步兵學校中校戰術教官。

全國解放後解甲歸田,1959年到宜陽縣桃園溝煤礦當工人,1960年被錯定為歷史反革命,強制清理回鄉,受到批鬥。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平反昭雪,落實政策,恢復工作。

裴丙正,1947年7月出生,三鄉可樂灣人,歷任鄉長、鄉黨委書記、縣勞動人事局長。

1964年宜陽二中(韓城)初中畢業,1968年,洛陽師範學校畢業,分別在三鄉可樂灣學校和三鄉後寨學校任教。1974年正月,調入宜陽縣委宣傳部,期間多次參加省委和地委黨校學習,1984年至1986年離職參加河南電視大學黨政幹部管理專業學習。1986年9月調入高村鄉政府,先後任黨委副書記、鄉長、鄉黨委書記。1992年7月調入宜陽縣勞動人事局,任局長、支部書記、總支書記、縣編制辦公室主任。

程留鎖,1940年出生,中共黨員,高級教師,中國物理學會會員,洛陽市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市理學學會常務理事,宜陽縣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宜陽縣李賀研究會理事,宜陽縣人民政府督學。

武漢機械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畢業,1972年至1978年在三鄉高中任教,1978年8月調入宜陽一中,1984年10月擔任副校長,主抓教學,1992年調入宜陽縣廣播電視大學主持工作。

教學和教育管理之餘,潛心教學研究與寫作。在國家級、省級物理學刋發表論文20多篇,參與高中物理教輔資料的編撰,調入電大後,發表物理學史及其他社會科學論文17篇,編著出版《科學人生》《歲月無痕》等四本書。

其事蹟載入《鮮紅的黨旗》《中國教育名人辭典》等七種辭書。

裴宗傑,1964年出生,宜陽三鄉可樂灣人,1981年宜陽二中畢業,考入鄭州工學院(現鄭州大學),畢業後分配至三門峽市水利局工作,先後任中層領導、水利局副局長,2018年任三門峽市水利局局長,正處級。

裴恆濤,1980年出生,宜陽縣三鄉可樂灣人,中共黨員,博士後,教授,現為遵義師範學院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貴州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

1999年宜陽一高畢業,先後考入河南大學、青海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分別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15~2017年在復旦大學博士後工作站研究。

主要教學和研究方向為紅軍長征史和民族關係史。主持完成國家、教育部及省級社科規劃項目8項,出版專著2本,參編專著6本,重要期刋發表論文60多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