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将风范――罗荣桓元帅

罗荣桓元帅是被伟大领袖毛主席称为“一生共事的人",他是十大元帅中唯一一个政工类元帅,堪称是儒将的楷模。

罗荣桓毕业于武昌中山大学后,加入党组织。1927年9月,他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任特务连党代表。起义受挫后,他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把官兵紧紧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他的连队不仅没有一个逃兵,而且士气高昂,战斗力强。毛泽东正是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决定进行“三湾改编”的,他也是“三湾改编”的见证者、拥护者、实践者。

罗荣桓经历了中国革命的全过程,他以卓越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

抗战初期,他任八路军115师政委,不仅发展了抗日武装,而且还建立和巩固了山东根据地。1939年3月初,罗荣桓率115师5千人的部队从山西向山东挺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的麾下已经是拥有27万正规军,正规军人数占八路军、新四军的三分之一。

林彪元帅性格内向,言语不多,比较深沉,罗荣桓元帅几次与他搭档,配合默契,合作共事。红军时期,林彪任红一军团长,他任政治部主任。抗战初,林彪任八路军115师师长,他任115师政治部主任、政委,解放战争中,林彪任四野司令员,他任四野政委。他与林彪元帅一起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北平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元帅,他是我军36位军事家之一。

儒将风范――罗荣桓元帅
儒将风范――罗荣桓元帅
儒将风范――罗荣桓元帅

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十分悲痛,几天几夜不能寐,一天深夜,毛泽东写下了《吊罗荣桓同志》,其中一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表达了对罗荣桓的信赖、倚重和惋惜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