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涼了”

姐覺得,無論是哪個職業的,哪管是明星演員,你也得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有些回報只是時候未到,在那之前,堅持自我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1


如何評價黃曉明的演技?

在知乎上,點贊最高一條留言說:經常露出意味深長而毫無意義的微笑。

看過之後,姐同樣忍不住露出一抹邪魅微笑。

“黃曉明,涼了”


黃曉明沒有演技嗎?

當年稚氣未脫的黃教主由明星班主任崔老師引薦參加《大漢天子》的拍攝,那時的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非常帥“這個事實”。


“黃曉明,涼了”



臉上表情十分自然,也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更加專注於演技本身,憑藉這部作品一炮而紅收穫很多真愛粉。

後來參演的《還珠格格3》也是遊刃有餘的出演了性格有些複雜矛盾的蕭劍,同年憑藉《風流少年唐伯虎》收穫第14屆浙江電視牡丹獎傑出演員獎。

就在大家期待新黑馬襲來之時,黃曉明實力表演了一把臉剎,擊碎眾人幻想。

2006年拍攝的《神鵰俠侶》中飾演楊過,表演顯現油膩,就連原著作者金庸先生公開批評他太過浮誇好像勾引師傅一樣。


“黃曉明,涼了”



之後的作品譭譽參半,層次不齊,偶爾也有質量口碑上乘之作的佳品。

不過黃教主作為一個70後演員,熱衷於瑪麗蘇霸道總裁人設劇情。

表演逐漸程序化或者45度悲傷或者15度深情,眼神時長飄忽不定卻散發著千篇一律的迷離情緒,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黃曉明,涼了”



受到黃曉明過山車式的表演衝擊,觀眾的好感度和信任指數不斷拉低,大呼稱其要涼了,更甚於有網友提出凡是他參與的影片都不看,爛片王子定棺蓋論。

2


前段時間,黃曉明有一段訪談,在接受採訪時黃曉明就坦然承認自己如今的境遇已經大不如前了,感覺自己已經掉下了一線明星的行列。

他坦言說,以前是有很多劇本來找自己,但是不一定會拍,但是現在有時候求人都不一定有戲拍,對方可能只是面子上答應,隨後又覺得你已經不如從前了,不一定會用。

“黃曉明,涼了”


“黃曉明,涼了”


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當個好演員。

梁宏達提起黃曉明說:“黃曉明本身其實是有演技的,只是接劇標準,模糊跳躍不穩定,還匪夷所思。”

冒著自毀口碑也甘願出演爛片,古天樂因為慈善,而黃曉明則是人情。

黃曉明不止一次接受採訪表明自己演的“爛片”大都是因為人情,抹不下朋友的面子,以後會勇敢拒絕,不再充當“爛好人”。

可事實卻是這些必不可少的人情都是用來維繫往來關係,完成商業帝國的夢想。

人吶,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現實的差距。

“爛片王”是腳踩兩隻船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如果只作為副業充實人生資本也無可厚非,可我們明顯發現黃曉明是“雙管齊下”的職業定位。

像是《錦繡緣之華麗冒險》、《何以笙簫默》等多個影視作品都是他所投資的,坊間傳言黃曉明有48家公司,而且先後投資了阿里影視,樂視影視以及廣影股份。

而在2016年,他登上了福布斯名人榜單第6名。

謝娜還曾在錄製節目過程中稱讚他很有商業頭腦。

他笑著說,羨慕合作伙伴任泉可以專心致志的從事商業,自己現在還在苦海里掙扎。

等著拍戲累了也就退出娛樂圈,徹底轉行從商。也不止一次在其他訪談中透露棄影從商的打算。

可在最近接受採訪的過程中,劇情再次反轉:黃教主又表示已過40不惑之年,想重拾演員初心,好好演戲?

娛樂圈充斥著利益與誘惑,浮躁與急功近利,不知這次重新定位的演員職業生涯又能堅持多久呢?

認清自己找準定位是每個人逃不掉的難題,比起有的人終其一生也沒有得到答案更可悲的是明明“心有所屬”卻還是一再錯過。

3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作為商人的時間投入勢必會折損演員的質量。

還記得曾經風靡一時的有一種愛情是趙薇和黃曉明,將2人之間的情誼推向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高峰。

如今的趙薇已然放棄演員的身份而選擇經商,從心出發的態度是對觀眾最大的尊重。

周星馳:從星仔到星爺,他向世人證明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在他的電影裡每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角色都是發光的,而周星馳作為主角更是票房口碑的保證。

可自2008年《長江七號》之後,周星馳再沒有出現電影中,轉而退居幕後。

不論網友如何呼喚,我們也只能看到大屏幕上印有導演周星馳三個字而已了。

有人問:“為什麼不演了?”他回答:“你感覺還有什麼角色適合我嗎?”

聽著有些心酸的答案卻是他對於自身最清晰地認知,作為開創無厘頭先河的演員,年紀是他的障礙。

已過半百之後也再經不起週而復始的折騰,更好的選擇是把喜劇的表演傳遞到下一代年輕人的身上。

不論是演員還是導演,他都是做到了行業內的頂尖之後的重新出發。


“黃曉明,涼了”


現在娛樂圈流行著演而“優”則導的歪風,可明白人都知道真正品質上乘的作品寥寥無幾,多半都是渾水摸魚的奪人眼球。

很多年輕人熱衷於追隨偶像,紛紛開闢自己的第二職業。

看著新聞裡的某某放棄高薪工作,籌辦自己的工作室,最後以興趣作為另一個起點也可以“走上人生巔峰”。

就蠢蠢欲動自己內心那些不成熟的小想法,叫囂著大不了從頭再來,卻沒有冷靜思考“有些報道只類似於朋友圈”不足為外人道的軟實力和心酸,都是你不曾觸及的神經。

流行於斜槓青年的身份多變以拓寬生命的維度,似乎這樣的人生是足夠精彩的,聽起來也很酷。

別傻了!真相是:這只是一種“零工經濟”的包裝,身兼數職的代價必定是有心無力的潰敗。

我們必須在一個領域進階優秀之後,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話語權。

4

人生的定位是最大化擴寬生命的維度。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迷茫是一種常態。

因為需要更多的選擇去感知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在嚐遍了人前背後的酸甜苦辣方能更加堅定的堅持自我。

“黃曉明,涼了”


“黃曉明,涼了”



姐提醒下:一旦確定,切勿輕易改變。

從頭開始的跨界,只是聽起來很酷,可別小瞧了背後的經濟風險以及你個人綜合素質的落差。

我們一生會面臨很多選擇,找準定位的不二原則就是:拎得清、放得下。

拎得清自己是幾斤幾兩的才幹,放得下無端興起的慾望。

成年人的背後都藏著一副咬緊牙關的靈魂,有人感嘆,道理都懂,可是沒辦法啊。

但鐵定的事實: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有些回報只是時候未到,在那之前,堅持自我就是最正確的選擇。

一個人要想穩紮甚至成為行業內的頂尖,時間代價是不可或缺的成本,而深耕細作的精力投入程度決定著最終的產出比重。

“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搖擺不定只會是終其一生的碌碌無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