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取了书生的"九字真言",终于成功登顶

元朝末期,义军蜂起,有名有号的不在少数,最有实力也最有号召力的当属刘福通和韩山童、韩林儿父子这一支。因为,韩山童自称是宋徽宗的第八代孙子,自然荣膺重兴大宋之责,当为中原之主。这一旗号很有影响力,当时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刘福通、韩山童的号召。

他听取了书生的

起义军大战元军(图景)

韩山童去世后,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继续打着原来的旗号。郭子兴、朱元璋等义军首领也都接受韩林儿的领导。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接替了他的领导位置。

他听取了书生的

韩林儿(剧照)

朱元璋所掌控的滁州义军,与其它义军相比较势力并不大,但所占据的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此时的朱元璋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起义军领导者,非常尊重文人学者,也很重视征询读书人的意见。

朱元璋攻下徽州后,部将邓愈把当地著名的儒士朱升推荐给他。朱元璋见了朱升后,迫不及待地向他咨询天下大事,征求对他的建议。朱升见朱元璋是在诚心求教,就说了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他听取了书生的

朱升(剧照)

事后,朱元璋翻来覆去地琢磨、认真细致地揣摩这九个字的含义。大悟之后,朱元璋对朱升的建议深为赞许。

随即,朱元璋和他的谋士们紧急磋商今后的行动方案。经过几天的研讨,朱元璋制确立了事业发展、定鼎天下的行动指南。

其一,继续拥戴、臣服于"韩家",奉行"韩家"既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用"韩家"既定年号。也就是"缓称王"。

其二,趁元朝军队全力对付刘福通、韩山童等义军之际,群雄之间相互争权夺利之时,大力督促、管理江南、两淮间的民众搞好农业生产;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粮仓,储备粮食,囤积后续战争所需的军粮。也就是"广积粮"。

其三,深入宣传,积极发动,广拓兵源,壮大队伍。同时,加强对部队的军事训练,不断提升士兵行军打仗的能力。也就是"高筑墙"。

他听取了书生的

朱元璋在招兵(图景)

这样,朱元璋既不忙于称"王",也不急于称"霸",而是继续高举"韩家"的大旗,唯"韩家"马首是瞻。元朝便把朱元璋当成"韩家"的部属,不予重视,全力以赴地打击刘福通及韩氏父子。结果,在镇压了刘福通、韩氏父子的同时,元朝的军事实力也几乎消耗殆尽了。

他听取了书生的

镇压义军的元朝军队(剧照)

与此同时,朱元璋的军粮有了大量储备,军队的数量不断增加,士兵的质量也大幅度提高,可谓兵精粮足。时机已到,朱元璋便自称"吴王",另起炉灶,雄视天下。

随着后来的北伐的胜利、北京的攻克、元顺帝逃亡大漠,元朝灭亡了。同时,各地方势力也在朱元璋的攻击下消亡了。大明王朝,诞生了!

他听取了书生的

朱元璋(像)

朱元璋在成就帝业的过程中,积蓄力量,赢得民心,稳健守正。机会来临时,及时抓住,迅速攀升,从而实现了自己质的飞跃。

在元朝末年的诸多起义军中,朱元璋能够以较低的起点逐渐脱颖而出,确实不是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