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r 还是 Outsider?迎合集体还是做自己?

文 | 桃子

最近看了一部韩剧叫做《变成insider的outsider》,讲的是一个总是成为局外人的男孩(outsider),被一个非常能煽动气氛的男鬼(insider)附身后逐渐融入集体的故事。

虽然表现手法可能夸张了些,但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outsider和insider也就在我们的身边。

上中学的时候一个班级里,总有一两个特别会带气氛的同学,每次出场就像上帝给他打了聚光灯,不知不觉吸引着所有人的眼球。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总之,我是很羡慕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能是愿力太强大,上了大学后,我也变成了一个这样的insider,就是那种和谁都能聊得开的自来熟,干什么都给人一种“好high啊!”的感觉。

下面就聊聊我是如何从outsider变成insider的。

Insider 还是 Outsider?迎合集体还是做自己?

在outsider边缘徘徊

我以前,是一个在outsider边缘徘徊的人。

我初中的时候是一个教科书版的学生,就是那种,只能和同学在学习上有话聊的人,我不看动漫,不看言情小说,也不打游戏,周六周天还要上全科的奥赛课,同时我不关注流行,也不常听音乐,电视上的明星我连脸都认不全。

那个时候我最害怕和别人同行,因为即使挖空心思找话题,也只能是尬聊,真的是情商低到爆表的代表。

还记得有一次,同学的妈妈顺路载我一程,兴高采烈地聊起家里新买的破壁机,说打算打果汁去野炊。结果我当时想的却是水果打成果汁后,其营养价值会遭到破坏,我就给同学妈妈泼了冷水,那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虽然我可能是好意,但......总之,唉,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一脸的一言难尽。

我当时也很无奈,因为每次一说话场面就跟点击了静音键似的,都没有例外的,虽然有的时候同学顾忌着面子也应一应,但敷衍我还是听得出来的。

Insider 还是 Outsider?迎合集体还是做自己?

当时我同桌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土包子”,因为她说“天呐,你居然连xxx都不知道!不要跟我说话,你这个‘土包子’~”当然是那种夸张到搞笑的开玩笑的语气,毕竟......她上课被叫起来回答问题还需要我给她打小报告~

我当时可喜欢我同桌这种自来熟的女孩子了,因为我不知道要怎么才能跟别人熟起来,就连我妈也提到说,“女儿呀,不要总是端着,就算是仙女儿也要下凡的嘛,你总会给人一种距离感,妈妈跟你说话都要小心翼翼的。”

我当时听到这话伤心极了,可我为了赌气,选择了......既然我让你有距离感,那我就不要跟你熟起来了......然后我变得更加沉默.....每次和家人出去吃饭都面无表情,出去旅游也是一个人跑在最前面......

有的时候时间久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和爸爸妈妈聊天,然后就重复着“听见爸爸妈妈在愁我的硬脾气——我伤心生气然后变得更加不近人情——爸爸妈妈继续讨论我的问题被我听见”这个恶性循环。

我当时经常用一句话来催眠自己——“外界发生的一切都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这样,我就不用努力去变得讨人喜欢了。

Insider 还是 Outsider?迎合集体还是做自己?

但还好,可能是因为内心深处还是有所期待,总不吝啬于给需要帮助的人搭一把手,所以虽然在不知不觉中坐稳了“冷场王”的宝座,但莫名其妙地人缘还不错,我仔细想了一下......大概是因为我会把作业借同学抄,还能帮晚交作业的同学打掩护吧......

我不知道当时的我在同学们的眼里是个什么形象,但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门口一家小卖铺里买炸年糕,一位班里的同学看见后奇怪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说了句“你居然也吃炸串儿啊?”,我当时心情复杂极了,在放弃年糕和放弃形象之间犹豫挣扎许久......然后选择了年糕。

那么这样的我,是怎样成为insider的呢?

且听下回分解......不好意思,皮一下哈哈~

Insider 还是 Outsider?迎合集体还是做自己?

从outsider变成insider

事情从来都不是突然就有了转机,凡事都需要循序渐进。

改变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如果我们真的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问题才会得到解决,而实际上,在我们认识自己之前,我们都会反复被问题困扰着、焦虑着。

大家常说,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但要想寻得到那条根,你得从表面抓取线索,所以,我开始主动去微笑。

第一步,先对着镜子练习一番微笑。即使笑得很假,还很僵硬......

第二步,强迫自己勇敢。我害怕和别人对视,一看到别人的眼睛我就会挪开双眼,我当时很忐忑,因为总害怕别人以为自己是在翻白眼儿,但之后我忍住了,就算眼睛小,我也要让人看到我的真诚!

第三步,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有的时候我妈可气人,说,“哎呀,你终于笑了,这样才对嘛,以前总冷着一张脸看起来特别不好相处!”,每当这个时候,我就默默在心里跟自己说,“不气不气,自己知道不是这样的就好!”

其实我也不是总想冷着脸,只是经常面无表情而已,因为当时的我真心觉得......无缘无故做出表情......有点儿傻......而且......不笑还能省一些力气.......

总而言之,先从外部开始改变,看着他人的眼睛,保持微笑就对了!

Insider 还是 Outsider?迎合集体还是做自己?

当然,表面的改变只能维持一时而已,因为我发现了第二个问题,别人好像不是很能和我聊得来,我经常挖空脑袋找可以聊天的事情,我自己的事儿估计都被我改编成十几个版本了。

后来,我从书上获得了答案——倾听。一开始我想找的内容只是如何和别人聊天,结果书本却让我发现了更本质的东西。

我开始学会按耐住自己侃侃而谈的冲动,仔细去听别人讲,时不时地提出问题,然后我发现,即使我好像什么都没有讲,但却越来越和大家聊得来。

我开始在小伙伴身上实践“倾听”这件事,我发现,大家喜欢倾诉,喜欢来自别人的认同,我自己也是一样。

Insider 还是 Outsider?迎合集体还是做自己?

每个人都想成为台上表演的人,这个时候,缺少的,是为我们鼓掌的人,赞美,是你可以给予他人最美好的礼物。

也许同一个话题你会有完全不同的观点,但我们要记住,不要为了凸显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就去否定他人的看法,毕竟,每个人都是沿着不同道路成长的,不同的生活经历导致了不同的观点,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就像别人尊重我们一样,更何况,评判一个对错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意义的事情。

世界上的事情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灰色,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

那么现在,明白了眼神注视、微笑、倾听的我,解决问题了吗?

不,还没有,我还没有找到根源,我心里依旧时常憋着一股气儿,有的时候憋不住依然会炸。

大学......我一定要改头换面,我对自己说。

想象未来,未来真的可能会如你所想。

Insider 还是 Outsider?迎合集体还是做自己?

到学校的前一个晚上,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想象着我在竞选班长的时候给同学来一段儿“煎饼果子有点儿咸...”的rap,然后调动起了大家的气氛,最后当上了班长......想得挺扯,但没想到,竞选当日......我竟然真的把这段羞耻的rap唱了出来,还很high地打了非常“6+1”的手势,然后如愿以偿当上了理工科班的正班长......

我终于变成了我想成为的样子,兴奋之余又参加了许多学生组织,学生会、团工委、合唱团、司仪队......说实话,我飘了。

我成为了那种一路走过来打一路招呼,和谁都能秒熟的人,还当上了合唱指挥,带领智科院在校歌合唱大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同时我作为班长,争取对接到了每一位同学,很负责,但却,很累......

我忙得昏天黑地,每天都很晚才回到宿舍,一学期下来白天和舍友都没有见过几面,晚上还被抱怨打扰到她们睡觉......

于是,我再一次陷入了迷茫......

Insider 还是 Outsider?迎合集体还是做自己?

从insider到找寻自我

班长做到了第二年,在换届的时候,我把接力棒交给了就业委员。我觉得我需要自己的空间,很大很大的那种,大到......足够将我的过往整理清楚、思考明白。

我躲到了图书馆,开始每天写一些什么。我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是前所未有的自在,也许,我可能骨子里就适合一个人呆着;站在聚光灯下的日子也体验过了,才发现原来的我,也挺好的。

物极必反,在人群中呆的太久,就极其想念一个人的生活。我开始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骑着单车去海边兜风,不用顾虑别人的感受,随心所欲,极度舒适!

我又开始一个人了,但这一次,跟以前不一样了。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以前的性格为什么会那么拧巴,这是因为我太爱惜羽毛,以至于不想坦然地承认自己的不足,我怕啊,我怕不完美,我还怕别人会议论我的不足,然而我却始终看不清楚,别人根本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在意我,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所掩盖的,终将成为扎在心里的刺,不疼,但却让我心神不宁。

Insider 还是 Outsider?迎合集体还是做自己?

每次别人说些什么,就会不自觉地套在了自己的身上,然后反驳......但其实很多时候,别人都只是想说这件事情而已。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像一只时刻准备出击的刺猬,时刻准备着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这是因为不自信吗?好像有一些,但好像也不是;这就像你站在马路中央,看见一辆汽车从你身旁呼啸而过,你下意识就想要追上去一样,是一种潜意识里的应激反应。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应激反应,那怎么解决这种“总觉得对方的话是在针对你”的应激反应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我们一定要明白,别人的想法,就算真的是针对我们的,事实上也跟我们毫无关系,他人觉得我们或好还是坏,难道我们就真的是或好还是坏吗?

当然不,我们的想法、生活方式等的好坏与否,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体验以及未来。

Insider 还是 Outsider?迎合集体还是做自己?

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就要以别人为主体,不要别人说什么都想到自己,但当谈论自己的时候,即使别人说你再不好,你也要有把这些话当作耳旁风的定力。

怎么才能做到呢?感受你的呼吸,当你感到不安、屈辱、愤怒的时候,去寻找身体里这种情绪的感觉,不要抗拒它,不要拒绝它,而是要去寻找它,寻找它的形状......颜色......然后你会发现,你越是想要找到它,就越找不出它,紧接着,就是释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我们从小背到大,可真正明白了之后,却是现在。

直面自己的一切,一切缺点、一切优点,是好是坏又能怎样?最重要的是,这就是最真实的自己,不完美的自己。

Insider 还是 Outsider?迎合集体还是做自己?

所以,无论是做outsider还是insider,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自己。

放任汽车从我身边呼啸而过,我于一呼一吸之间,心自岿然不动。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无论在人群中还是孤身一人,我们都不会感到不安。

但桃子想补充一点,虽然说要做自己没错,但发现缺点还是要慢慢弥补的呀,提高一些情商真的很重要,接下来桃子总结一下提高情商的几个小方法,我都可以,你一定行!

1. 面带微笑,微笑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2. 善于倾听,倾听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3. 学会赞美,赞美是你能给他人最好的礼物;

4. 主动破冰,人和人之间总有一个人要主动;

5.

保持自我,要先学会爱自己才能被人所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