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到位太难,中产阶级如何逐级进阶式实现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这个概念已经很普及了,就是被动收入能够覆盖掉自己的日常支出,可以不用上班就能继续生活下去。

如何实现财务自由?挣多少钱才能财务自由?

有的人认为100万就是个天文数字了,足以安享天年。有的人认为一个亿也不够用。基本上,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消费水平,决定着需要达到财务自由的不同金钱数字。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真要算起来,想一步到位实现满足所有消费欲望的财务自由的资产金额基本上都要千万级别以上了。,

但是如果从一开始就把实现千万资产作为目标,会让人感觉路途漫漫,万里长征何时才能到头?每天心里想着我攒够1千万就能财务自由啦,回头看看自己的理财帐户才几十万,这得攒到猴年马月啊?这样一对比,越发焦虑了。

一步到位太难,中产阶级如何逐级进阶式实现财务自由?

逐级渐进式财务自由

如果把一个宏伟的目标细拆成数个小目标,实现起来相对会容易一些。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于自己的状况会有个比较准确的把握,自己的财富自由之路走到哪一步了,万一失业并找不到工作了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生活水平,自己心里都会有数,平时也不会那么焦虑了。

具体而言,可以按以下几个阶段来设计:

1)生存自由:当你没工作时,需要多少钱你才能至少生存下去?

这个阶段需要的钱最少,却是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无论穷与富,打算40岁退休还是60岁退休都必须考虑的事情。基本上,只要有饭菜吃,有地方住,便差不多了。有很多人说,只需要很少的钱就可以退休了,指的应该就是这种生存自由。

事实上,社会上很多已退休的老人便是如此活着。他们拿着每月一千或数千不等的退休金,每天去菜场买买菜,回家做做饭,空闲时间就逛逛公园,跳跳广场舞,打打小牌,和老友喝点小酒。如果生病,有医保。虽然医保无法享受多么高级的治疗,起码基本的费用都能覆盖掉。

如果有免费的地方住,每月有2000元收入,就可以实现夫妻二人生存自由。这个目标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住的方面,城市白领可以去父母那里一起住。小地方出身来大城市打拼的白领可以在老家县城买一套便宜的小房子(不是真的现在就去买,而是备好这笔钱以防万一)。

一步到位太难,中产阶级如何逐级进阶式实现财务自由?

当你没工作时,需要多少钱你才能生存下去?

至于每月有2000元收入,可以算一下到60岁时,自己退休金大概能拿多少?在扣除通胀因素后能否达到现在2000元的生活水准?如果能达到,自己只要存够从现在起到自己60岁时所需金额即可。假设现在40岁,到60岁共20年。每月2000元,一年2万4千,20年就是48万。

如果一对夫妻在40岁时拥有48万,粗略就算这48万的理财收益能够与通胀相抵消,那他们在40岁时不工作的话,靠着这48万,能撑到60岁,60岁之后就靠着退休金过日子了。

如果自己以后并不会有退休金收入,或者日后退休金达不到目前2000元的购买力,则可以在上述48万基础上再加上退休金额不足的部分。

比如一对夫妻预估60岁时拿到的养老金只相当于现在1500元的购买力,与目标2000元还差500元每月,也就是每年差6000元。假设预计自己能活到80岁,从60岁到80岁共20年,6000元乘以20年等于12万,那么总共需要补足12万即可。同样也是粗略算这12万的理财收益可以抵消通胀。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大家可以按上述方法计算自己的“生存自由”大概需要多少钱。基本上,40岁的夫妻,如果不工作了可以去父母那里住,自己日后的退休金有相当于现在2000元的购买力,只要手头有48万,即可实现夫妻两个人的“生存自由”。

一步到位太难,中产阶级如何逐级进阶式实现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第一阶段:生存自由:有买菜钱即可

2)养孩子自由:能够支付养孩子的最基本费用

请注意,这里的“养孩子自由”指的是有钱支付养孩子的基本费用,吃穿用度皆普通,读书也是普通的公立学校。不是指可以随意生多少个孩子,更不是指想给孩子买什么就给孩子买什么。

“生存自由”仅指夫妻二人,不包括孩子。所以,这一级的“养孩子自由”就需要加上养孩子的基本费用。也就是把孩子供养到大学毕业的最低花费。

我估计最省最省的话每个月在一个孩子身上花1000左右就可以覆盖掉他的基础花费(吃穿及学费)了吧?因为我自己在孩子身上花钱较大手大脚,所以这个估算的数字不一定准确,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一步到位太难,中产阶级如何逐级进阶式实现财务自由?

养孩子最基本的花费

已经有孩子的人,可以计算一下孩子未来还需要多少基础花费。比如,对40岁的只有一个孩子的人来说,孩子可能已经15岁了,初三快毕业了。那么到孩子大学毕业,还有7年时间。一个月1000,一年12000,7年就是84000元。

有多个孩子的人可以分别计算每个孩子到大学毕业还需要花多少钱,然后加总。

到目前为止,假设一对40岁的夫妻,有免费房子可住,预估60岁时有相当于现在2000元购买力的退休金,有一个快读完初三的孩子,如果打算在40岁就不工作了,手头有48万加上8万7千也就是57万左右存款,即可实现夫妻二人的“生存自由”再加上最基本花费的“养孩子自由”。

这样一算,是否没那么焦虑了?对于中产阶级来说,特别是已经40岁的中产,有个几十万存款还是相对不难的。所以,如果万一不想工作了或被裁员了,至少能保证能按最低标准供养孩子至大学毕业,自己还能维持简朴的生活。

一步到位太难,中产阶级如何逐级进阶式实现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第二阶段:养孩子自由

3)住房自由:在自己喜欢的城市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

“住房自由”不是指有多套房子,想住哪套就住哪套。前述的“生存自由”中的免费住房是指不工作了跑去与父母一起住或者回老家买一套便宜的房子住。而“住房自由”是指在自己工作或喜欢的城市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所需花费,

财务达到“生存自由”以及“养孩子自由”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住房自由”。

已经购置理想住房的人,“住房自由”所需金额就是贷款余额。尚未购置住房的人,“住房自由”所需金额就是自己心目中计划购买的房子房价总金额。

这个金额就无法计算了,因为真的是不同房价,不同地段,是早买还是晚买,每个人得出来的金额都不同。对于一个尚未购房的人来说,在一二线城市的郊区有套2房1厅80平房物业管理还尚可的房子,大约需要200万-400万。如果在一线城市市中心,80平大约1000万左右。

实现了“生存自由”+“养孩子自由”+“住房自由”后,就能在喜欢的城市住着自己的房子,过上简朴版本的退休生活。

一步到位太难,中产阶级如何逐级进阶式实现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第三阶段:住房自由

3)享受型自由:下馆子,度假,高端教育,高端医疗保障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生存自由”以及“养孩子自由”的生活方式太过于低配,多多少少都希望退休后还能时不时的下下馆子,买件新衣服,出门以车代步,每年度个假,旅个游,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及生活条件,万一生病了可以享受高端的治疗方式。那么就要算一下享受型自由需要多少资产。

下馆子的话,如果每周2次,每次200元,每个月偶尔几次奢侈一下每顿500-1000元。每个月算3000吧。如果40岁退休,能活到80岁,总共需要3000元x12个月x40年=144万 (假设前提:理财收益抵消通胀)。

买衣服美容美发等等,算每月1000元,40岁退休到80岁,总共需要:1000元x12个月x40年=48万(假设前提:理财收益抵消通胀)。

一步到位太难,中产阶级如何逐级进阶式实现财务自由?

养车,以每10年换一部20万的车计算,40岁退休至60岁共两部车20万(60岁以后可能也不太能开车了)。养车每月2000元,20年养车费用48万。买车加上养车,共需要68万(假设前提:理财收益抵消通胀)。

旅游度假,按每年5万计算,40岁至80岁共需要200万(假设前提:理财收益抵消通胀)。

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及生活条件,去私立双语学校,报各种兴趣班,吃穿用度皆是好的,动不动就出国夏令营,每个月基本要1万。大学准备出国去常青藤念的话,学费生活费来回机票等等,每年10万美金打底。

一步到位太难,中产阶级如何逐级进阶式实现财务自由?

高端教育会耗费父母大量金钱

高端医疗保险,就是生病了可以用最好的方式治疗,可以去香港去美国治疗癌症的那种,保险公司全部报销费用。以我自己购买的高端医疗为例,每月保费1万元(消费型保险,没有返还或分红什么的)。对于一个40岁退休的人来说,到80岁去世,高端医疗保险费用要花掉480万。

当然不是每个家庭都需要把上述项目全部享受到,大多数都是偏向其中几项。

当实现了“生存自由”,“养孩子自由”,“住房自由”后,把自己希望得到的退休后依然可以享受的项目所需资产再加上去,就可以得到最后所需的财务自由所需资产。也就是退休后住在自己喜欢城市的房子里,过着享受型的退休生活。

一步到位太难,中产阶级如何逐级进阶式实现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第四阶段:享受型自由

总结

中产阶级可以采取逐级渐进式来实现最终的财务自由。以40岁人为例,首先先存够“生存自由”所需金额,大约48万,然后是“养孩子自由”金额,大约8万7千,接着是“住房自由”金额,郊区的话200-400万,一线城市市中心的话大约1千万。在此基础上,再积累“享受型自由”中自己所需享受项目的资产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人此生只能实现“生存自由”+“养孩子自由”。一部分幸运的中产阶级在此基础上能实现“住房自由”。“享受型自由”金额较大,能实现的人也最少。

欢迎关注 ,理财就是要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