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聆聽春天的腳步

這注定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寒假,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國在行動,教育在行動,我們的教師在行動。春暖花開,我們不能走上講臺,但是我們在線上同樣可以開展教學活動,我們的線上教學同樣春意滿園,鮮花盛開。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變身“鬧鐘媽媽”的伊秀慧

她是泊四中一名畢業班的班主任,畢業班正是百米衝刺的關鍵時期,為了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幫助,她成了一位“鬧鐘媽媽”,每天6:40看學生晨讀視頻打卡、8點前記錄學生背誦情況並公佈;12:30休息;1:30午寫,佈置檢查午寫作業;晚上7:00提醒學生進入學習狀態,10:30休息。

網課時,她經常和同學們一起在微信群裡討論解決問題。像擊鼓傳花一樣微信隨機@到誰,誰回答問題,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有時她會發個紅包,當然搶到者可優先曬答案。

這個假期孩子們長期宅在家裡,有時會貪玩懈怠。家長們望子成龍心切,愛之深,責之切,親子關係變得很緊張。伊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今年一個初三、一個高三。對於這種情況感同身受,她耐心的和孩子們談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問題給孩子們以精神撫慰和鼓勵,她的“雙重身份”和家長們及孩子們的無障礙溝通幫孩子們營造了愉快的家庭學習氛圍,這時的伊老師變成了學生的“知心媽媽”。

在讓孩子們搞好學習的同時,伊老師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為中考體育測試提前做好準備,她還要求孩子們每天上午大課間時打一套六合拳、原地踏步跑5分鐘。讓孩子們勞逸結合,以更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學習中去。

“先有父母心,再做教書匠”。作為一名畢業班的班主任,在這個特殊時期,“鬧鐘媽媽”伊秀慧用一顆熱忱的心關愛著孩子們,溫情而睿智的陪伴孩子們成長。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克服病痛挑重擔的張豔

疫情就是一面鏡子,它投射出了河東南小學一幅幅最美的身影。張豔老師所在的二年級的兩位語文老師一個正在休產假,一個已經五十多歲,她毅然肩負起了三個教學班的語文線上授課任務。她不顧自己罹患眼疾,經常邊點眼藥水邊在網上查找資料,在電腦前製作課件,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單調地觀看錄播課,孩子們無法參與互動,兩節錄播課下來,孩子們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為便於與孩子們交流互動,她開始探索著進行直播教學。為了備好一節優質課,有時要觀看篩選四五節視頻課。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她每天都不辭辛苦地親自制作課件。通過這段時間線上教學,她摸索出“直播教學+線下作業+在線答疑”的網絡教學模式。學生的作業,從一個字到一句話、乃至小練筆,她都逐一批閱、點撥,為此也贏得家長們的嘖嘖稱讚。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勇於創新的及夢穎

自從接到學校通知選取優秀教師為全校學生統一授課的老師的通知,交河學區城裡小學的及夢穎老師就覺得自己有優勢擔任六年級語文課的教學任務。因為自己年輕,懂技術,在和其他老師商議之後,及夢穎果斷的給學校領導打電話報名。

她積極研究,將整下載安裝程序的操作過程編輯成文字分享給了全校老師,希望他們在操作時少走彎路,不管哪個老師諮詢直播技術問題她都會毫不厭煩的進行指導。第一天直播上課時,因為人流量過大,很多學生無法登陸學習。她當即下載錄課軟件,錄了一節課,發送給學生學習。但是錄像課只是一個人的獨角戲;所以她又嘗試使用釘釘授課,加強交流和互動,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她就研究多種教學手段,力求課件精美。

家中孩子比較小,很黏人,看作業時就把她放到手推車上,綁上安全帶,一手推著她在客廳裡走來走去,一手看作業。晚上把孩子哄睡了,才就去準備明天的課。三百個學生在聽她的課,三百個家庭在聽她說,她深知責任重大。她要求自己,備課必須要條理清晰,內容充實,生動有趣。為了保護孩子們的視力,她特地把所有的PPT背景都做成了綠色。當發現學生們懈怠時,她會在直播課開始前和他們談疫情,談鍾南山院士,談他們的未來,希望他們能以鍾南山院士為榜樣,樹立遠大理想,為祖國做貢獻。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教學輔導兩手抓的範玉梅

範玉梅,三中的語文教師、班主任、教研組長。在線上教學工作中身兼數職。

做為教研組長,範老師與組內成員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商定授課模板,敲定落實細節。面對全新的的教學方式,範老師潛心鑽研、多處請教,發揮教研組強大的凝聚力,群策群力,精選素材,打造優質課程資源,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作為班主任,範老師通過平臺數據督促孩子們完成聽課與作業,通過平臺和微信群與家長交流,分享教育孩子的方法。對個別學習時間短、不交作業或晚交作業、不服家長管的學生,她總是親自與學生對話,引導鼓勵督促,她班學生登錄率一直保持100%。

作為一名國家心理健康輔導員,範老師敏銳地感知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變得懶惰、懈怠了。正在這時,女兒研究生院的“網絡生活會”啟發了她,在女兒的精心指點和孫悅霞老師的技術指導下,1808班第一次“騰訊會議”APP班會於3月13日如期舉行。會上老師、學生、家長積極發言、“面對面”交流,取得了比較理解的教育效果。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求真務實的劉芳

在這場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教師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光明小學的劉芳作為一名預備黨員,主動請纓參戰,既做指揮員又當“戰鬥員”,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黨員的擔當與責任。

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線上教學初期,她發揮了先鋒帶頭作用,一面協助學校制定預案、全面部署,一面深入學校具體工作、衝鋒在前, 廢寢忘食,每天7點準時查看網絡課程設備資源,晚上課程審核、工作到11點,連續“戰鬥”38天沒有休息,審核課程210節,總觀看次數達到約182700次。她捨棄了照顧重病的家人和上高中的孩子,校就是家,家就是校。

用擔當彰顯教師本色。她善於鑽研業務,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工作細緻入微,關注抗疫一線子女和建檔立卡學生的學習。為避免網絡擁堵,創新了上傳方法,規範網課流程,關注每一個細節,發揮自身特長,率先垂範,因材施教,切實提高了課堂實效。“三級”管理模式,明確學生、教師、家長的任務,親自參與課件製作和微課錄製並指導19名教師完善課堂和家校溝通,穩定家長和學生延期線上教學的情緒過渡。

用方法促進師生髮展。為確保師生“隔空對話”實效性,增強趣味性。她隨時隨地關注課堂和家長反饋,及時答疑解惑,有序高效的課堂,確保學生登錄率100%,在全市遙遙領先。她創新的視頻短片評價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將師生表現,融入到每週的評優活動並廣泛宣傳, “最佳課堂”“每週之星” 連續五週的評優活動點擊量累計達到5000餘次,既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弘揚正能量,又起到教學相長,共同進步的作用。她用行動為抗疫貢獻自己的力量,彰顯新時代教師的英雄本色!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面面俱到的佟文道

窪裡王學區的佟文道負責窪裡王學區的電教工作,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他為窪裡王學區線上教學工作出謀劃策、制定計劃並身體力行的執行各項規定,為線上教學順利開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根據教體局的部署,他組織了本學區的校長專題會,部署本學區疫情期間的工作。在會上要求各學校制定網絡教學實施方案,傳達到每一位教師和學生家長,要求教師根據本班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並把課程表告知每位家長和學生,定時按課表上課。

他建立窪裡王學區線上教學交流群,學習交流樂教樂學的直播課堂、微課、翻轉課堂、通知、作業批閱及反饋等模塊的使用,同時還指導老師下載騰訊視頻、騰訊會議、優學派等軟件輔助樂教樂學進行網絡教學。為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他制定巡查制度,深入到教師和學生中間實地瞭解老師是如何進行網絡教學的,學生及家長是如何學習的,總結典型經驗,並在窪裡王學區教師群裡予以公佈。他還在網上找各種教學資源,如電子課本、電子教參、課件和微課等發到學區教師群裡,並在線解決老師們在教學中的問題,幫助老師們上好直播課。對各學校每個班級的授課內容、授課時間、學生登錄率、作業佈置、批改等情況進行全面統計,製成表格,並及時反饋給學校,找原因,想對策,千方百計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努力學習新技能的劉文利

劉文利是文廟中學的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從教已經25年了。今年擔任九年級的教學。疫情之下,面對“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召喚,作為一名老教師,她沒有被嚇到,沒有以自己是一個“電腦盲”為藉口畏縮不前,而是積極研究、努力學習網上教學的新技能。

由於九年級畢業班時間緊任務重,面對上級的要求,學校英語教學組迅速響應,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初三年級英語專項複習的實施方案。怎麼錄播?需要找哪些視頻?對本是“電腦盲”的劉文利,這無疑是一塊“燙手山芋”。但是困難再多也沒有辦法多,上網課的這一個多月以來,找視頻、作比較、甄別取捨成為了她的日常。從第一次手忙腳亂的錄播到現在可以自如的成為一名“主播”,她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學生們,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泊頭教育】“線上教學優秀教師”系列展播

教學育人兩不誤的殷倩倩

殷倩倩老師是育才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在線上教學活動中,她用自身的付出和努力,詮釋了一名教師的使命與擔當!

為豐富孩子們居家學習生活,她利用剪輯軟件,錄製編輯剪紙、窗花等視頻,以激發學生創作欲,並運用美篇將學生作品進行分類展示,得到家長、學生大力讚揚!

她一直貫徹育才先育人,在這次疫情期間也多次組織“以孝為先”主題活動,如給父母洗腳、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從中讓學生感知父母不易,培養感恩之心。

為減輕家長負擔,讓學生學習豐富多彩,她將作業設計成書寫詞語對對碰,出口成章小朗誦,仿寫詩歌作小詩,五彩畫筆繪難點。 愛是一座山,心是一座城,病毒無情人有情!作為班主任,她一邊進行課程直播,一邊引導學生加強防控知識的學習,讓他們學會愛自己,愛他人,學會自律;在班級群裡,她還帶領學生製作以防控疫情為主題的手抄報;組織學生多加疫情繪畫大賽;直播錄製洗手步驟、出入口罩、疫情兒歌等;動員全班同學朗誦《少年中國說》,每人一句,句句剪輯,合成視頻,讓學生在朗誦中體會到國家危難,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這力所能及的遠程助力行動,溫暖了很多孩子、家長的心房。與此同時她根據學校的綜合活動安排,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體育鍛煉和生活實踐,做好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消除恐慌和不安,促進其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