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民心態看大國崛起的路還有多遠


實現大國崛起、民族復興是當代中國的"終極"目標。何為大國崛起?目前學者也提出了一些衡量的標準,包括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多個方面。但以個人愚見,還應該加一個標準,就是成熟的國民心態。

新年伊始,新冠疫情肆虐,災難面前,我們這個民族表現出了令世人震驚的凝聚力和高度的自律性,上下一心,取得了抗擊疫病的階段性勝利。反觀國外,則是哀鴻遍野,西方列強在病毒面前一個接一個淪陷。兩種制度孰優孰劣,國民素質誰高誰低大家自有公論。

但在巨大成就面前我們還不能沾沾自喜,至少疫情中暴露出的國民心態短板就應當值得我們警惕。

疫情中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應對之策,這本是正常之舉。但不正常的是僅僅幾個國家宣佈禁止食品出口,竟然引起了部分國人對糧食的搶購。迫使政府主管部門不得不多次重申國家糧食儲備是充足的,完全可以保證我國居民的糧食安全。即便如此,還是有人不信,繼續散佈謠言,蠱惑人心,導致市面上搶購依然。

像我們這種普通小民,吃的糧食基本上全是國產。越南的大米,哈薩克斯坦的小麥我們一輩子可能都見不到,他們禁止糧食出口和我等小民何干?此時大家一窩蜂的搶購,除了造成市場短暫緊缺,哄抬物價,引起心理恐慌還能有什麼作用?所以說雪崩面前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國外疫情氾濫,我國卻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塊安全島。處於人道主義考慮,我國政府對世界幾十個國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這本該是好事。可不久就傳來消息:部分國家嫌棄我國援助物資存在質量問題。於是民間輿情洶洶,大罵這些國家不知好歹,是喂不飽的白眼狼等等。

作為大國國民,完全不用如此激憤,我們不用在意外界的反應,心態更應該放平和些。援助他國純粹出於人道和國際道義,他國讚賞也好,漫罵也罷,我們只不過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鬣狗誇讚獅子並不能增加獅子的榮光;鬣狗漫罵獅子,也不能將獅子變得和鬣狗一樣。

還有一種心態也要不得:眼看著外國特別是M國病毒感染者暴增,部分人開始幸災樂禍。這種心態的產生當然也和部分西方政客的不斷挑釁有關,但我以為大可不必如此。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初我們疫情嚴重的時候,痛恨西方幸災樂禍、袖手旁觀。如今我們有能力假如還選擇和西方部分國家一樣作為,那我們和卑劣的西方有何區別?

更何況疫病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只要有一個國家和地區疫病依然流行,我們就不能說自己是絕對安全的。更何況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當別國經濟因為疫病停擺的時候也必然深刻的影響到我們自己。國民心態應該更從容一些,如此我們這個悠久文明的榮光才會照耀更廣闊的地區。

國民心態的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大國崛起的必要條件!什麼時候做到不管世界風雨如何,我們只管保持前行的決心和勇氣,寵辱不驚,那時才是我們恢復漢唐榮光的高光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