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蟲嗪殺蚜蟲、白粉蝨、薊馬,這樣用一次管一季不生蟲!


蚜蟲、白粉蝨、薊馬、葉蟬等刺吸式害蟲由於繁殖速度快,世代重疊嚴重,多在葉背危害,葉面噴霧很難徹底控制,常常是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防治效果還不理想。噻蟲嗪是一個優秀的殺蟲劑,不但可用於防治蚜蟲、薊馬、飛蝨、粉蝨等刺吸式害蟲,還可用於防治象甲、二十八星瓢蟲、蠐螬等多種害蟲。不但可用於噴霧,還可用於土壤處理等多種使用方法,防治害蟲的效果都比噴霧還好。


噻蟲嗪殺蚜蟲、白粉蝨、薊馬,這樣用一次管一季不生蟲!


一、認識噻蟲嗪


噻蟲嗪是由諾華公司開發的新一代菸鹼類殺蟲劑,主要通過作用作用於害蟲中樞神經系統,阻斷神經系統傳導,使害蟲出現麻痺導致死亡。不僅但具有觸殺、胃毒、內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廣的殺蟲譜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長等特點,廣泛用於多種作物,用於防治刺吸式害蟲、雙翅目、鱗翅目、鞘翅目等多種害蟲,是替代高度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等殺蟲劑的首選。


二、主要特點


(1)活性高:噻蟲嗪在作物體內代謝產物是噻蟲胺,噻蟲胺的對害蟲的毒性比噻蟲嗪還高,其殺蟲活性比吡蟲啉高8倍以上。


(2)水溶性好:噻蟲嗪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吡蟲啉高8倍以上,因此,即使在乾旱的環境條件下,用於土壤處理,也能發揮很好的殺蟲活性。


噻蟲嗪殺蚜蟲、白粉蝨、薊馬,這樣用一次管一季不生蟲!


(3)持效期長:噻蟲嗪在土壤中和植物體內穩定性較好,降解速度很慢,能長時間被作物根系吸收,並傳輸到作物的各個部位,持續殺滅害蟲,最常持效期可達120天。


(4)抗性水平低:噻蟲嗪自上世紀90年代推廣以來,害蟲的抗藥性發展緩慢,在很低的劑量下,對害蟲仍有很高的活性,防治多種刺吸式害蟲效果仍然十分突出。


(5)刺激生長:噻蟲嗪可以激活植物抗逆蛋白,同時對植株體內的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黴素、脫落酸、過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多種物質產生影響,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6)使用靈活:噻蟲嗪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內吸性好,不但可用於噴霧,還可用於拌種、土壤處理、灌根、蘸根等多種使用方法,防治害蟲的效果都十分突出。


三、適用作物


噻蟲嗪可廣泛用於水稻、小麥、玉米、棉花、花生、大豆、馬鈴薯、黃瓜、西瓜、番茄、茄子等多種蔬菜,蘋果、梨、櫻桃、桃樹、柑橘、獼猴桃、草莓等多種果樹,菊花、桔梗、芍藥等多種花卉和中藥材。


噻蟲嗪殺蚜蟲、白粉蝨、薊馬,這樣用一次管一季不生蟲!


四、防治對象


主要用於防治蚜蟲、稻飛蝨、灰飛蝨、白背飛蝨、褐飛蝨、薊馬、白粉蝨、煙粉蝨、葉蟬等刺吸式害蟲,也可用於蠐螬、地老虎、二點委夜蛾等地下害蟲。


五、使用方法


(1)土壤處理:在小麥、花生、大豆、馬鈴薯、甘薯、大蒜、生薑等作物播種前,結合整地,可用2%噻蟲嗪顆粒劑2~3公斤,與15~20公斤有機肥拌勻後均勻撒施後整地,可有效殺滅土壤中的蠐螬、螻蛄、金針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還可預防蚜蟲、薊馬、白粉蝨、灰飛蝨等地上害蟲的危害,持效期可達100天以上。


(2)穴施或溝施:在黃瓜、西瓜、番茄、辣椒、茄子、甜瓜等作物幼苗定植時,可用2%噻蟲嗪顆粒劑1~2公斤,加腐熟的有機肥10~15公斤拌勻後穴施或溝施,與土壤摻拌均勻後定植,可有效預防蠐螬、金針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的危害,持效期也可達100天以上,藥劑使用更集中,防治效果更好。


噻蟲嗪殺蚜蟲、白粉蝨、薊馬,這樣用一次管一季不生蟲!


(3)拌種處理:在小麥、玉米、花生、大豆、大蒜、馬鈴薯等作物,播種前,用30%噻蟲嗪懸浮種衣劑按照藥種比1:400比例進行拌種,將種衣劑均勻包裹在種植表面,可有效預防地下害蟲和多種地上害蟲的危害,還能預防病毒病的發生,持效期可達80天左右。


(4)灌根處理:在西瓜、黃瓜、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苗期,可用30%噻蟲嗪懸浮種衣劑2000倍液澆灌苗床,或在定植時直接灌根後覆土,也可有效預防地下害蟲和地上多種害蟲的危害,持效期可達50天以上。


以上這幾種方法,均可有效預防蠐螬、螻蛄、金針蟲、地老虎、二點委夜蛾等多種地下害蟲的危害,還可有效預防蚜蟲、灰飛蝨、薊馬等地上刺吸式害蟲的危害,持效期長,效果更好,可大大減少噴藥次數,降低勞動強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