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遲遲不漲的主因是什麼?操作上又該關注哪些方面?

盤面回顧:

截止收盤,滬指報收2815.37點,同比下跌0.19%成交量為2532億,創業板指數報收1964.76億,同比下跌0.25%,成交量為1381億。漲跌停板方面,兩市自然漲停66家,跌停6家(不含ST股,科創板股票,以及首日公開發行上市新股)。漲跌比上,兩市上漲2306家,下跌1483家。量能上,兩市總成交量繼續相對縮量,短期間內注意風險。

市場分析:

量能不濟,大漲之後,必有分化。昨天市場受美股大漲影響高開高走。但是市場面上最關鍵的要素成交量卻始終沒有放出。量能的縮量勢必會使行情出現反覆的震盪,板塊也會更多的以一日遊的行情體現。在昨天的覆盤文章中我也重點的提及到這一點。 操作上,不建議大家一陽改三觀,但是市場如果走勢合理,那麼就是另外一番景象。那麼什麼叫走勢合理?簡單地講,就是有實質性的邏輯支撐。因為市場背後的載體是人,股市的走勢是人性的反應。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更別說那些縱橫A股的聰明資金更是如此。當市場無量上漲之時,細分析一下就知道沒有多餘資金去挖掘新的板塊。所以即使指數再漲,板塊在短線上,更多的也是輪動維穩。

A股:市場遲遲不漲的主因是什麼?操作上又該關注哪些方面?

回看盤面,昨天很猛的數字貨幣不就是這樣?消息發酵使它大漲,但是市場缺量,題材老舊,最終只能高開低走,獲利派發,輪動而去。所以在資金不確定的時候倉位一定要把握好,即使要動,動那麼資金介入度深,有實質性邏輯支撐的板塊,會好很多。

A股:市場遲遲不漲的主因是什麼?操作上又該關注哪些方面?

A股:市場遲遲不漲的主因是什麼?操作上又該關注哪些方面?

所以,當前我們找到了A股缺量的弊端,那麼自然而言的就知道了如果市場後期量能始終無法釋放的話,短期更多的可能是震盪。

板塊觀點:

大消費板塊繼續活躍,這個板塊資金介入度深,股性相對活躍。龍頭600127金健米業雖然調整,但是短期未跌破趨勢,龍頭即標杆,短期內板塊個股仍會反覆。但是主升浪的大漲,在市場普遍缺量的情況概率較小。


免責聲明:本人文中所寫皆為本人這十幾年的操盤經驗所感,並不構成具體的操作建議,本人不涉及任何個股推薦,文中提到個股僅為覆盤走勢,並非推薦,請勿以此作為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