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為何在人工智能領域瘋狂跑馬圈地?

互聯網巨頭,為何在人工智能領域瘋狂跑馬圈地?


互聯網巨頭,為何在人工智能領域瘋狂跑馬圈地?

人工智能離象牙塔越來越遠,離商業化越來越近。

行業巨頭和創業者都承擔了兩個角色,即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者和實踐者。也就意味著,人工智能離象牙塔越來越遠,離商業化越來越近,並非遙不可及。

互聯網巨頭,為何在人工智能領域瘋狂跑馬圈地?

資本跑馬圈地,人工智能的第三個紅利期。

距離“人工智能”這個名詞的誕生已經有60多年了,並且在上個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相繼迎來了兩個紅利期。按照這個說法,2019年前後很可能是人工智能的第三個紅利期,更重要的是,資本對人工智能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青睞。

比資本更加瘋狂且更惹人注目的還有瘋狂跑馬圈地的互聯網巨頭們。

百度可以說是國內在人工智能領域“聲勢”最大的玩家,諸如百度大腦、百度醫療大腦、天智雲計算解決方案等等。以至於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會上,人工智能成功取代O2O成為百度新的“旗幟”,再加上吳恩達、百度無人駕駛車等專家和產品的頻繁亮相,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獲得了不小的關注。

除此之外,網易、360、科大訊飛等也把人工智能視為新一輪的機遇,比如丁磊直言“下一個十年的方向肯定是人工智能,比如汽車駕駛、輔助機器人等”,網易自身也推出了全智能客服系統網易七魚、人工智能反垃圾雲服務網易易盾等。可以肯定的是,國內二三陣營的互聯網公司在2019年一定有大動作,大多企業已經開始了和人工智能有關的佈局。

誠然,在巨頭眼中“人工智能”是不可錯失的機遇,對創業者來說“人工智能”是互聯網之後的新一輪曙光,而資本也抱著投資人工智能“一本萬利”的心態。人工智能寄託了太多人的理想,但現實應用呢?

巨頭卡位佈局,人工智能的落地是個什麼命題?

正如開頭所說,在技術層面對人工智能進展的感知並不明顯,至少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站出來“神化”人工智能。可在商業層面,相比於上兩次紅利期,足以用成功一詞來形容。此前談到智能和AI,很多人喜歡稱之為偽命題,那麼在商業化的人工智能的落地情況如何呢?

筆者在此選取了4個應用場景來進行探討。

互聯網巨頭,為何在人工智能領域瘋狂跑馬圈地?

1、智能聊天機器人

從蘋果推出語音助手Siri開始,人們對於“聊天機器人”的慾望進一步爆發,雖然和科幻電影裡的“賈維斯”等仍相距甚遠,從虛擬聊天助手走向有硬件支撐的機器人已然成為2019年的成果之一。比較典型的產品有Echo智能音箱以及各種各樣的兒童陪伴機器人。或許不少人認為人工智能在這個領域的應用至少需要五年才能逐漸成熟。值得樂觀的是,這類軟件或機器人已經能夠理解自然語言,與人們進行一些深層次的溝通了。相比於只能完成特定指令的掃地機器人,微軟小冰、阿里ET等結合了雲計算和大數據的聊天機器人有著長足的進步。

互聯網巨頭,為何在人工智能領域瘋狂跑馬圈地?

2、智能APP

在Gartner發佈的“2017年前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中,智能APP位列第二,似乎預示著人工智能技術將出現在更多的APP中。事實上,在2016年使用到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已經開始出現,比如一些集成了人臉識別技術的支付工具、針對圖像識別技術開發的工具類APP、電商平臺藉助機器識別偵查刷單行為,如此種種。根據Gartner的定義來看,運用人工智能的形式是通過新的智能特性嵌入到某一行業的現有應用程序中,比如食品廠利用人工智能來檢查麵包的顏色、形態和芝麻分佈,並根據分析結果不斷自動調整烤箱和流程。

互聯網巨頭,為何在人工智能領域瘋狂跑馬圈地?

3、智能硬件

智能硬件的高潮時代應該是在2014年前後,經歷了資本看好和看衰之後,從2016年不少智能硬件開始加入AI的元素。從IDC的預測來看,AI硬件收入將在未來五年內以超過60%的複合年增長率發展。不過,IDC等之所以如此樂觀,原因在於智能硬件早已不再是智能手環、手錶等可穿戴設備的代名詞,無人駕駛、機器人、無人機等成為新的關注對象。2016年,包括大疆、零度智控等都開始將無人機智能化,無人駕駛被科技巨頭和汽車巨頭擁抱。人工智能在這個行業的發展似乎值得期待。

互聯網巨頭,為何在人工智能領域瘋狂跑馬圈地?

4、取代人工

利用人工智能取代人工一直是人類的夙願,2016年人工智能在這個領域的應用也比較矚目。除了前面所說的聊天機器人、應用軟件、金融、智能硬件等,不少雲服務平臺也開始引入人工智能技術。以2016年比較火爆的直播為例,傳統的內容審核機制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資源,諸如網易易盾等反垃圾雲服務的出現,結合深度學習、圖像識別、語義分析、語音識別、動作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解決了80%以上的人力投入,“機器審核+人工服務”逐漸成功UGC產品的主要形態。這大概也是人工智能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之一。

不難發現,人工智能的落地雖然和想象中仍有一些距離,卻也擺脫了偽命題的說法,更重要的是,其中從未少卻互聯網巨頭的身影。既選擇在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情景感知等核心算法的研究或收購,及早在產品上應用和變現也成了巨頭們卡位佈局的鮮明特點。也正是如此,幾乎可以肯定這次人工智能的高潮不會重蹈前兩次的覆轍。

互聯網巨頭,為何在人工智能領域瘋狂跑馬圈地?

結語

或許人工智能在某些領域仍充當著炫技的角色,或許仍有一些玩家對人工智能寄予了不符合現狀的希望。無論如何,行業巨頭和創業者都承擔了兩個角色,即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者和實踐者。也就意味著,人工智能離象牙塔越來越遠,離商業化越來越近,並非遙不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