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女权运动的先驱,曾送给蒋介石一条旧裙子

她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她是新中国的创始人之一;她是国民党元老;她是女权运动的先驱;她是著名画家和诗人;她是国民党领袖廖仲恺的革命伴侣;她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的母亲。

何香凝,贴在她身上的标签已太多太多。在她的身上你可以清晰的看到猛虎在细嗅蔷薇。

她是女权运动的先驱,曾送给蒋介石一条旧裙子

当时辛亥前后参加革命活动的女性,有名可查的共有380多人,其中参加同盟会的只有54人。可是能够把革命与参政贯穿始终,并且跨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大历史时期的,只有何香凝一人。

何香凝从小就显示出倔强的一面。

她出身富商之家,父母希望培养出一个能融入上流社会的女儿,就在她七岁的时候开始给她缠小脚。

可是从小就有主见的何香凝羡慕的是拥有“天足”的女兵,所以每次她母亲强行给她缠足后,她就偷偷的再将裹脚布剪掉。哪怕是剪刀被母亲搜走,她也要攒钱买剪刀再剪。

就这样来来回回几十次,她的父母终于放弃。

她是女权运动的先驱,曾送给蒋介石一条旧裙子

何香凝长大后去了日本学习,师承日本相当有名的画家田中赖章,她的画早期具有日本画的风格。后来她回到广州,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她的画风在运用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洋画法,笔墨不落陈套,所画狮、虎、山水、花卉,色彩鲜丽,别具一格。

她最喜爱画狮子和老虎,“以示各族人民应如睡狮之觉醒,如猛虎之雄伟。”

她用画笔支援抗战,在海外华侨中,她积极宣传抗战。华侨捐一笔款,她就送一张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正旅居于德国的何香凝听到这个消息,马上赶回国内,呼吁国人启动自救的行动,并且将自己多年的画作和珍藏的书画拿来义卖,组织了“救济国难书画展”。

她积极参加抗战,个人生活却非常窘迫。蒋介石送来一大笔钱,却被她退了回去,她写道“闲来写画谋生活,不用人间造孽钱”。

1935年7月,国民党华北军分区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侵华日军司令官津美治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拱手让出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使华北名存实亡。

消息传来,何香凝义愤填膺,随即派人把自己的一条旧裙子与续范亭的一副对联装进一个包裹送给蒋介石,她在裙子上题了一首诗并落款:

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赴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她是女权运动的先驱,曾送给蒋介石一条旧裙子

1937年淞沪抗战时,何香凝多方奔走,建起了一座伤兵救护所,专门救治负伤的19路军将士。

孔祥熙到上海时,去救护所慰问伤兵,并对何香凝说:“廖夫人办伤兵医院办得很好,你愿意到南京去办吗?南京也正预备办呢。”

何香凝冷冷地回道:“我愿意闻抗日伤兵的血腥味,不愿闻腐化官僚的铜臭味!”

1972年,何香凝肺炎病重与世长辞,按照她临终前的遗愿,葬于中山陵的廖仲恺墓中,与丈夫合墓,完成了两人“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约定。

她在百年变革中逆流而上,用热血投身华夏大好山河,用画笔记录中国百年风云。

她,就是何香凝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