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60後,面臨的四個養老問題,提早準備不犯愁

新農村的發展,給農民生活帶來了很大提升,但也凸顯一些具體問題,比如農村已出現的“老齡化”現象。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醫療條件不斷提高,人們平均壽命逐漸增大,農村四世同堂也普遍存在。就拿60後這一代人來說,子女基本都有了自己的子女,五、六十歲也步入老年行列,擱在城裡快要退休享福了。但現實生活中,農村60後有高齡父母健在,需要盡孝道養老,下面子女的子女也少不了要你去照料,本應該安享晚年,還要為養家犯愁。

農村60後,面臨的四個養老問題,提早準備不犯愁

如果在城裡,女55男60歲或可以提前退休,享受晚年退休生活,平時帶帶孩子或者溜溜灣,高齡父母也有他們自己的退休金和醫療保障,基本不用為養家操心。但對於農村60後來說,這些顯然遙不可及,而且還要面臨四個養老問題,件件與錢有關,不想犯愁,一個解決辦法要提早準備。

農村60後,面臨的四個養老問題,提早準備不犯愁

從古至今,農村傳承著“養兒防老”和“以地養老”兩種方式,並且這樣的傳統方式不管是過去貧窮年代,還是現在農村經濟富裕了,都依然是農民養老的主要形式。農村人依靠土地養老,農民在有勞動能力的時候,種地可以自給自足,生活無憂,當年齡日益增大喪失了勞動能力時,自然有兒兒養老,無兒土地換保障,享受“五保”待遇,這樣應該是很理想,但現實卻面臨一些問題。

農村60後,面臨的四個養老問題,提早準備不犯愁

首先,養兒防老遇到了家庭結構問題

按照我國傳統,農村老人年邁無勞動能力的情況下,需要子女來贍養,但是面臨養老的這一代60後,他們多是獨生子女家庭,子女生活負擔比較大,無力照顧四個老人,他們還有自己的小家庭要養。另外,農村很多農民進城後,留下老人獨自生活在農村,一年到頭很少回家看望,這與不養和薄養並無兩樣。所以60後農民今後養老將成為一件心事,如果現在沒有積蓄再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養老完全想要依靠子女,那可能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農村60後,面臨的四個養老問題,提早準備不犯愁

其次,以地養老遇到了地域差異問題

隨著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入城鎮,農村家庭養老模式已經嚴重弱化,尤其是以地養老對偏僻農村留守老人起不到多少作用。農村老人養老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子女資助、土地收入和新農保。老人一旦失去耕種能力,子女供養又缺乏穩定性時,前些年“以地養老”方式不失為一種好模式,但是近年來卻遇到了一些問題。

農村60後,面臨的四個養老問題,提早準備不犯愁

以地養老,就是在保障農村老年人宅基地使用權、承包地所有權歸屬不變的前提下,將流轉土地收益返還給老年人,或集中建設老年公寓等。這顯然在城市郊區是可行的,如果放在偏遠鄉村就難實現,因為偏遠鄉村的土地價值很低,存在土地撂荒無人種,閒置宅基地無人住現象,更別說能從中獲益了。在一些城鎮周邊被徵地農民範圍內實行,結合留地安置方式,預留給集體組織的土地能獲得一定的養老收入,因此以地養老存在地域差異問題。

農村60後,面臨的四個養老問題,提早準備不犯愁

第三個問題是60後賺錢的機會逐漸失去

60後農民年過半百,雖然現在還有一把子力氣,想要趁著走不動之前多賺點錢養老,但是如果留在農村肯定沒啥機會,依靠種地賺不到錢不說勞動強度也不小,但是進城務工對於60後農民來說也不容易,很多用工單位都不願意招上了年紀工人,企業招工條件基本都限制在45週歲以下,並且對於文化程度也有一定要求。可見賺錢機會逐漸失去問題總歸要考慮,今後生活來源是一個現實問題。

農村60後,面臨的四個養老問題,提早準備不犯愁

第四個問題,面臨“退休”年紀卻沒有退休金

農民有養老金卻沒有退休金,如果不瞭解情況,總會拿農民的身份與城鎮職工相比較。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農民有自己的承包土地,自主經營,沒有法定退休年齡就不存在擁有退休金之說。城鎮職工在工作期間,單位和個人繳納足夠年限的養老金,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他們才能拿著高額退休金。

當然,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外出務工,有些年輕農民進入比較正規的公司,也會按照規定購買社保,達到一定年限後能領到相當於退休金的養老金。但大部分農民工因工作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加之用人單位考慮用工成本,不給農民工交社保。這些沒有購買社保的農民老了依靠什麼過日子呢?

農村60後,面臨的四個養老問題,提早準備不犯愁

面對農村養老,有一個解決辦法,提早準備,別錯過政策紅利

因為農村長期以來形成的養老方式,構建起的農村社會養老架構,雖然出現了一些不足,但國家出臺了相應的農村養老政策給予補充,也就是現在的“新農保”,只要提早計劃和準備,參加“新農保”農民養老不用愁。

“新農保”是農民按照規定繳納足額保險金,達到規定年齡,享受養老待遇。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農民過去沒有繳納養老保險,依然每月能足額領取基礎養老金,但這些基礎養老金數額很少,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民養老的現實問題。所以還必須根據農民自身經濟條件足額繳納“新農保”個人部分,這樣在農民年老的時候,才能充分享受社會發展帶來的保障紅利,或許將來,這種現在處於輔助地位養老方式,會變成農民主要的養老方式。

農村60後,面臨的四個養老問題,提早準備不犯愁

總之,農民的養老問題,與他們買社保存在一定聯繫。土地過去是農民從小到老的全部,現在已有所改變。實際上,農民養老都有自己的養老方式和辦法,當農民成為社會中被認可的一種職業時,依法按規定繳納足夠社會養老金,屆時可能也會享受“退休”養老金待遇。否則,還會依然延續過去的傳統養老方式,依然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農村60後,面臨的四個養老問題,提早準備不犯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