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廊:閒暇處才是生活

時尚廊:閒暇處才是生活

在社交媒體的簽名欄,

總會看到“偷得浮生半日閒”。

出自《題鶴林寺僧舍》:

終日昏昏醉夢間,

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

偷得浮生半日閒。

難以“偷”得

半日閒

對於現在的上班族來說,朝晚的地鐵、公交“大作戰”,繁雜的公務,以及私人時間的戀愛生活,忙得沒完沒了。

真想學學忙裡偷閒的本事。但是,偷來之後呢,閒著沒事也無聊。

想到這裡,不禁想起梁實秋的“有閒階級”來。他說:“人類的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閒暇,於必須的工作之餘還能有閒暇去做人,有閒暇如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們應該希望人人都能屬於‘有閒階級’。”

閒暇處

才是生活?

梁實秋是真正懂生活、會生活的人,他將自己的屋子稱為雅舍,在雅舍之中,談吃,談生活,談文學。因為文藝,才有優雅,因為優雅,才有閒暇。

無所事事的閒不是閒暇,而是空虛,有情有致的閒才是閒暇,才有味道。讀書、看戲,喝茶、飲酒,了生死,談人生,論幽默……

時尚廊:閒暇處才是生活

《閒暇處才是生活》 時尚廊有售

《閒暇處才是生活》分為兩大部分,前五輯作為第一部分,是37篇短篇散文的集合;第二部分,則是其為悼念亡妻而著的長篇散文《槐園夢憶》,寄託對亡妻的悼念之情。

這第一部分的三十多篇文章,比如《雅舍》、《書房》、《下棋》、《喝茶》、《書法》、《讀畫》、《散步》、《遠行》等,有對生死的了悟,對性格的剖析,也有閒來無事時細緻入微的描寫與玩味,還有對人生步入中老年後的一番感悟,無奈中透露著幽默,體現了作者達觀的心態。

時尚廊:閒暇處才是生活

這些頗有生活氣息的文章,有別於我們現在用手機、電腦、微信、微博所構成的生活。

嚴格來說,其實我們現在的生活看似忙碌,但是根本上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瞎忙,而不忙的時候,被互聯網所裹挾的生活,又極具碎片化,極其浮躁和喧譁,這樣的閒,也是亂七八糟毫無頭緒的閒,沒有營養,沒有韻味,沒有氣質。

與梁實秋所提倡的閒暇,是兩碼事。

真正有品位的閒暇,應該如梁實秋一樣,要閒中有味,閒中有追求,要閒得有規律,閒得有原則,閒得有目的。在這樣的閒中,才能既得到了身體的休憩,也得到了心靈的休憩,甚至在這種閒而有序的休憩中,得到精神上的昇華。

精神上的昇華,反過來又提升了工作中的能力,讓所謂的忙碌也因為有了閒淡、平和的心態而事事都從容不迫,遊刃有餘了。

時尚廊:閒暇處才是生活

讀梁老先生的散文,似乎並無醍醐灌頂式的大徹大悟,也不似很多作家的作品那樣像一盞啟明的燈塔那樣照亮讀者人生的前路。

梁老先生的文章,應該慢慢地讀,細細地品,彷彿把看似枯燥無味的生活掰開揉碎講予你聽,手把手地教你如何用心體味生活的一點一滴。

浮誇年代需要它

靜心淨心

如今,人們早已不是飽覽古書的身份,所以對梁老先生的話語,我們完全可以取其精華而自用。

我們尤其需要一縷寂寞相隨,審視生活,也審視自己,而不是讓自己迷失在每日無謂的勞頓中。或是在疲累了一天以後問自己一句“到底是我在過生活,還是生活在過我?”

時尚廊:閒暇處才是生活

無論你過的是何樣的生活,只要有心,就能有閒暇,而閒暇處,才是生活。

“人類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閒暇,於必須的工作之餘還能有閒暇去做人,有閒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