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色美食之【冒菜】

冒菜是什麼?

很多沒來過四川沒進過成都的人不知道冒菜是什麼,其實冒菜是四川成都非常有特色的小吃,下面為您介紹冒菜是什麼。

冒菜是一道以肉類、豆製品、青菜、海鮮、菌菇類作為主要食材製作而成的菜品,起源於成都,具有四川特色的傳統小吃。

四川特色美食之【冒菜】

冒菜是成都的特色,就是用中藥和各種調料配出的湯汁燙熟的菜;把菜用一個竹勺裝好,一般一勺就是一份(現在都是葷素分開稱重);

在鍋裡煮熟放到碗裡,碗裡要提前調好各種佐料,順便再舀一勺湯汁顧名曰“冒菜”,再撒上點香菜、蔥花和四川特有的豆豉,就成了成都最有名最特色的小吃“冒菜”。

簡單點說“冒菜就是一個人的火鍋,火鍋就是一群人的冒菜。”

四川特色美食之【冒菜】

冒菜的含義

就是用中藥和各種調料配出的湯汁燙熟的菜。“冒菜”是四川的特色菜,如果您以為這就是一個菜,那您就大錯特錯啦,這只是一種做法而已。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菜,就叫“冒菜”。“冒”字在這裡是動詞,在鍋裡煮熟,然後盛到碗裡,順便再舀一勺湯汁。

冒菜的原料不限,天下食材皆可冒之。冒菜和串串香、火鍋的區別大概在於,冒菜的湯也可以喝,而串串香、火鍋的鍋底估計沒人敢用勺子舀到嘴裡去的。

四川特色美食之【冒菜】

關於冒菜的起源說法有很多種

第一種說法是冒菜的最初起源於四川滷菜,四川的滷菜、涼拌菜味滿天下,很多懶人為了方便,但是又想節約,於是就直接在市場上買加工成熟的熟食。因為滷菜要用滷水,但是店家又怕滷水中的油水浪費,於是乎就在裡邊加入一些香料和中藥,放一些蔬菜進行燙,發現味道很好。就和涼菜一起銷售,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於是便有了冒菜。

另外一種說法是冒菜的最初起源於漢末三國時期,在西漢時,由於井鹽的大量開採和使用,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飲食習慣已經初步形成。《蜀都賦》中就有“調夫五味”,甘甜之和,......五肉七菜,朦厭腥臊,可以練神養血者,莫不畢際”的記載,調夫五味講的就是中藥調味方式。

在東漢末年由於連年征戰軍隊中出現了各種疾病,士兵沒有食慾;軍醫為防止疾病在軍隊中蔓延且起到很好的效果命伙伕就經常在飯菜中加入一些中藥即能防病、治病、又能產生香味,達到調味的目的;因這此用藥大部分都有調味用後城做滷料。後來經過伙伕的改良將各種蔬菜進行燙,發現味道比之前味道更好、更受到軍中將士喜愛。便將此法在軍中廣為傳播,因軍隊中量比較大,多以香料熬湯燙食之古名曰“冒菜”。後來伙伕年邁離開軍隊,便將此法帶入民間以經營“冒菜館”為生,生意異常火爆。由此冒菜進入空前的繁榮昌盛時期。

四川特色美食之【冒菜】

總之,不管各種說法冒菜的起源都和四川這個美食聚集地息息相關的,冒菜起源於四川是肯定的。冒菜經過多種改良有當初的一種滷味型冒菜轉變為更多、更適合各地人群喜愛的口味如:火鍋型冒菜、清湯冒菜、微辣冒菜、特辣冒菜、藤椒冒菜、三鮮冒菜以及傳統的滷味型冒菜。

冒菜也叫火鍋菜,是一種燙煮的形式,不同的是冒菜底料的配置是秘訣,冒菜發源於四川成都的民間,由於被個別地區複製,如果你到了成都去品嚐民間冒菜才知道什麼是冒菜。

冒菜大致分為三種:

1、火鍋型冒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火鍋菜,基本形式相同,不同的是在於底料配置,是一個人的火鍋。

2、滷水型冒菜:是一種近似滷水的香料配置,這種冒菜在吃完之後,湯底可以喝,味道鮮美,不燥辣。

3、白水型冒菜:將菜品放入盛滿自來水的大鍋中煮熟放入碗中,再加入香料和香油。

主要經營形式:將素菜放到展示櫃供消費者選擇或者直接讓老闆配菜可直接只冒素菜,也可葷素共冒;將菜選好之後放在竹簍或特製冒菜蔞裡面冒熟放到碗里加湯、調料加以調味即可食用,因其製作方法而定義為“冒菜”。

特點

奇香:冒菜高湯採集骨湯精華,配以近幾十種獨門中藥和天然香料,運用秘製工藝,最大限度發揮神奇和骨香,湯香撲鼻。

味醇:鍋裡的湯:“紅白兼備”紅湯味重色濃香辣,白湯淡雅清新,喝一口砂鍋裡的高湯,細細品味香濃不油膩,鮮美不口乾,通透且又綿長,猛烈且又持久。

營養:富含各種營養物質,其中還含有一種“軟骨素”的營養成分,能大大增強骨細胞活性,具有添骨髓,增血液,減緩衰老,延年益壽,強身美容,健脾補胃,增強記憶的保健功效。

健康:湯料用幾十種無害中草藥熬製,輔以秘製調料及常用調料,麻中不麻,辣中不辣,老少皆宜,健脾健胃,不上火,不敗胃。


我們平常吃到的一般是湯冒菜,也是最常見的冒菜。還有“幹冒菜”,冒菜最為講究的吃法為"幹碟",即在小碟中放置乾的辣椒粉,加上鹽,味精等的調料,將鍋裡燙好的菜在幹碟裡輕輕一蘸,然後就可以送進嘴裡,味道又香又辣,甚為可口。

四川特色美食之【冒菜】

在我們小時候街上有一家砂鍋冒菜,是一家素冒菜。5、6塊一份,拿個碗自己去夾菜有些老手就會弄卯尖尖(碗裡堆很多都疊尖了)一碗,然後還對老闆說看“開了加點粉”。這個砂鍋冒菜啊,用砂鍋一是方便衛生,一人一份就是一鍋便於區分還容易把握加熱時間。二是砂鍋受熱均勻,保溫時間長保持其獨有的風味。我小時候上街經常去那家店,往往都是人擠人,小孩子吃這冒菜怕辣又想吃,就涼一碗白開水解辣,或配著白麵的黃面的饅頭。那時的饅頭5毛一個,有兩個拳頭那麼大,如果菜加多了,饅頭還吃不完。夏天吃酣暢淋漓,冬天吃渾身熱乎乎。

而且冒菜百搭,人多可以當主菜配飯。人少一人一鍋味道自選,可以就饅頭、包子吃,也可以單獨當份小吃品嚐。對菜也沒什麼講究,一般館子都用的時令蔬菜,容易熟的就切大點(或塊或條),不容易熟的就切小點(或片或絲)。什麼粉啊丸啊,豆製品,菌菇類,肉,海鮮都可以加。

介紹一種冒菜的製法


1、制滷水。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瓣(先剁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幹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滷水。

2、制主料。將勞菜洗淨、兔腰、鱔魚、鴨腸切成2釐米長寬的方塊;毛肚、豬環喉切成4釐米左右見方。午餐肉切成4釐米左右見方的薄片;素菜切成3釐米左右的薄片。

3、燙制。滷水鍋置旺火上,使之保持小沸,將各類根據不同菜餚的火候燙製成熟。

4、蘸食。燙製成熟的菜餚放在裝有辣椒麵和炒鹽的盤內,根據自己的口味需要蘸辣椒和鹽後食用。或蘸或不蘸,或多或少由自己決定。

素菜:藕片80克、萵筍80克、冬瓜50克、香菌50克、豆腐乾50克 、白菜80克、花菜50克 、青菜頭80克

調料: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幹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紹酒20克、姜米10克、精鹽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麵250克、 鮮湯1500克。

很多特色冒菜都有自己特有的秘方,哪種搭配最好吃就靠你們去探索了。

四川特色美食之【冒菜】

我是山海君,唯青春與美食不可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