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格局,比没钱更可怕

网上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话题,说:

某天夜晚,暴雨如注。

你在雨中开车,恰好有三个人站在路边:

一个是体弱多病,看似已接近崩溃的老太太;

一个曾经救过你性命的朋友;

还有一个,是你长夜厮守的梦中情人。

可你的车上只有一个空位。

问:你会让谁搭车?

这个问题,不论谁来回答,选择其中一位,都有充分的理由:老太太需要帮助,朋友值得回报,与梦中情人雨中相逢,机会千载难逢。

但,不管选择哪位,似乎都会留下些许的遗憾与不甘。

这个问题也有人问了董明珠,而她给出的“万全之策”令人拍手叫绝。

没格局,比没钱更可怕

董明珠

董明珠说:“让老太太搭车,把车钥匙给朋友,自己留下来和梦中情人一起想办法。”

真的是,这世上最长的路,莫过于高手的套路。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格局,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一个人的发展,往往局限于思维格局。

成功者的背后隐藏着同样大的格局

命运就像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金凤凰,这句话用来说刘秀,简直再贴切不过。

在刘秀还没当皇帝之前,不过是田间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正式的工作单位,也没有一个大佬的赏识。

刘秀虽然是汉高祖第九世孙,出身也算显贵,但受推恩令的影响,到他这一代,生活留给他的选择并不多。整个家族都生活在一个小村庄,日子过得异常艰苦,此时甭说是当皇帝,就是受荫庇谋个小官职都轮不到他。

但刘秀却始终不甘平庸,在王莽篡位、各地英雄纷纷揭竿而起之时,刘秀安稳地待在家中,种地、屯粮、卖粮、再种地、再屯粮、再卖粮……凭着自己的聚财能力和眼光,大发了一笔战争财。

随后,南阳饥荒,刘秀又拿出粮食,解救天下苍生,因此收获了很多“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支持,建立了庞大的军队,一举取得了天下。

没格局,比没钱更可怕

电视剧《长歌行》中的刘秀

刘秀虽然是个种地的普通民众,但却以自己卓越的格局,成就了一番伟业。

在这个万物更迭的世界里,像刘秀一样的成功者不在少数,而这些成功者背后往往隐藏着同样大的格局,使他们不因环境不利而妄自菲薄,也不因条件不足而自暴自弃。

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遭受了种种羞辱。但他没有愤然离去,也没有忍气吞声、任人宰割。

因为他深知,自己是带着使命而来的,若不堪受辱、愤然离去,也就是负了使命,况且他代表的是整个国家,所以据理力争,护住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民间有句谚语:“再大的烙饼,也超不过烙它的锅。”

这大概也正应证了吴军说的:“优秀的人,都有一些相似之处,那就是格局都超乎寻常的大。”

格局越大的人,越清醒,越不易被外境环境所迷惑,也便越能保有理性的决断力。

因此,凡有大作为者,必有大格局。

什么是真正的格局?

我们常常说格局,也经常听到格局,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格局?

三个泥瓦匠在砌墙,一个人走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泥瓦匠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吗?我正在辛苦地砌墙。”

第二个泥瓦匠说:“我们正在建一座高楼。”

第三个泥瓦匠洋溢着喜悦回答道:“我们正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多年之后,第一个泥瓦匠还在做泥瓦匠,第二个泥瓦匠却成为了一名建筑工程师,而第三位泥瓦匠则成为了那家建筑公司的老板。

工作本身并没有区别,三个人的人生却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格局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结局。

所谓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胆识等等心理的内在布局。格局,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人人都有格局,只是每个人都不一样而已。

格局可以是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豪情;也可以是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的卓识远见;还可以是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达乐观。

面对同样的事情,一开始的格局就决定了事情的走向,而什么样的格局也就注定了什么样的人生。

格局大的人,看的更远,思虑更加周全,想常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抵达常人所无法抵达境界,取得常人无法取得的成功。

没格局,比没钱更可怕

孔子的一个学生救了个落水的小孩,孩子父亲为表达谢意赠送给学生一头牛,他欣然接受。人们纷纷批评他贪心,而孔子却赞扬了他。

而另一个学生赎回了一个奴隶,却未按照当时规定向官府报销,人人都赞扬他品格高尚、不求回报,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了他。

在孔子看来,前一个学生得到并接受报酬,是对善举的鼓励,而后一个学生的行为,确使得人们不敢轻易施救,久而久之将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影响。

人民都只看到了一时一人的利益,而孔子看到的确是长远的国家之计。

这就是真正的格局。

有格局者,能海纳百川,能高瞻远瞩,能顺势求变,一个人只有格局越大,才能站的越高,望得越远。

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词,叫做“隧道视野”,指的是,一个人如果身处隧道中,能看到的只有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

就像格局小的人,目光短浅,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容易庸碌无为地度过一生。

所以,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让自己拥有更加开阔的思路和更加长远的眼光,站在更高处,更宽阔的地方,人生会充满各种可能性。

格局就是可能性的限制,而后天的眼界和教育则可以让一个人拥有更大的格局。

小时候,父母、老师总是教育我们生活要节俭,花钱要节省。潜移默化下,我们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

后来,剩菜剩饭也舍不得倒掉,硬撑着吃完不浪费;贵衣服舍不得买,便宜的买了也舍不得穿,一放就是好多年……可其实,这真的是节俭吗?

不是的,因为我们损害的健康、浪费的时间,这些都比金钱更宝贵,这就是穷人的思维格局。

没格局,比没钱更可怕

《贫穷的本质》中说:“穷人的所有问题,都是我们常犯的毛病。”

穷人的思维格局,认为省钱就是赚钱。所以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怎么省钱,而每天都在研究省钱,就没有精力去研究如何赚钱。

实际上,钱是有灵性的,如果你善于用它,钱就会越花越多,而若果你不会用它,越是节省,越是赚不到钱。

贫穷不意味着生存状态,更是一种强大的思维定势和惯性,而后天的眼界和学习,可以帮助你摆脱贫穷,拥有更大的格局。

把钱花在买书、买课程上,不断地投资自己,最后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工作得到了升迁,就是花小钱,挣大钱。

只有转换思维,放大格局,才能突破局限,你的人生才能越飞越高。

写在最后

我们常说向别人学习,就是学习别人的思维。

吴军是科技圈和创业圈中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

84年,他考上清华,学习了一个当时非常冷门的专业计算机,然后从清华计算机学士到清华电子工程硕士,再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博士,期间做过程序员,当过清华老师,发过数篇论文,获得了十余项专利。

他这样的咖位,似乎理所当然地应该去微软、IBM这类软件公司,可2002年,博士毕业的他,却去了一家小公司——谷歌。

刚到谷歌,他与三位同事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研究,并获得了Google工程奖。一年后他又牵头设计了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

之后,跳槽到腾讯,担任负责搜索任务的副总裁和国家重大专利“新一代搜索引擎金和浏览器”项目总负责人。

随后又回到谷歌。

没格局,比没钱更可怕

有人说他是创新者,也有人说他是布道者,但无疑他是个成功者,是个有大格局的人。

现在,他将自己一路的心得、研究成果写成了书籍,分享给大家,告诉你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进化成大格局。

优秀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不断养成的,每一个想要走得更远的人,都先要能看得更远。

愿你也能去读更多的书,遇见更多的风景,提高自己的眼界和格局,让自己的人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