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零感染”单位创建进行时④


怀柔区“零感染”单位创建进行时④

当前,因应国内外疫情防控新形势,首都防控工作依然严峻复杂,不可掉以轻心。全区各单位要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特点,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严防死守、精准防治,同时抓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最佳窗口期,严格按照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无密切接触者和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宣传引导到位、检查整改到位的“四无四到位”标准,全力以赴创建“零感染”单位。


怀柔区“零感染”单位创建进行时④


01

区委党校

“五抓”创建“零感染”

怀柔区“零感染”单位创建进行时④


抓机制健全。成立防疫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消毒防控、物品领用等20项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建立采购、消毒、体温监测等25部工作台账。

抓制度落实。细化组织领导、联动机制、宣传教育等6方面任务32项具体职责清单,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配专人监督管理。严格做好3名异地返校、13名返京居家观察教师管控及服务。严格落实测体温、戴口罩、“一米线”等制度。

抓示范带动。一把手亲自抓,为战疫示范,确保了党校在“疫情”突袭的情况下,忙而有序,紧而不乱。校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带班制,下派干部认真做好一线防疫工作。

抓思想引领。第一时间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研究校内外防控工作。编发27期《党校战“疫”播报》,供全校教职工学习了解校内外防控动态,40余篇信息被市区刊物采用,起到了凝心聚力、振奋士气的作用。

抓实训中心集散点防控。落实区委安排部署,全力做好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训中心作为湖北返怀人员接待“集散点”服务工作,严格执行进场人员体温监测、各个区域每天两次消毒等防控措施,及时提供服务,确保人员安全。

怀柔区“零感染”单位创建进行时④


02

区财政局

“三在”创建“零感染”

怀柔区“零感染”单位创建进行时④


在善谋中坚定信心。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成立“零感染”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防控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在抓实抓细中织密防控网,在凝聚共识中坚定战“疫”必胜信心。

在防控中扛起责任。全面摸排在职、退休及保洁保安等七类人员健康情况,严格对15名离京人员进行跟踪记录,做好隔离观察管控及服务。加强对办公环境、食堂、电梯间等场所消毒,严格人员出入登记、体温监测,设置一米线标识,食堂分时用餐,确保防控措施精准到位。

在活动中凝聚力量。利用财政内网、电子宣传栏等平台,加大防控知识宣传,同时组织职工开展疫情防护知识网上竞答活动,提高个人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为下沉干部配备必要防护用品,引导党员回社区(村)报到,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怀柔区“零感染”单位创建进行时④


03

区商务局

“四加强”争创“零感染”

怀柔区“零感染”单位创建进行时④


加强分类管理。未出京人员自行测量体温上报。离京返怀人员,严格居家观察14天,并上报属地双重管理。

加强清洁消杀。专人负责办公区、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消杀消毒工作,确保每天至少两次。

加强食堂管理。严格食堂卫生,分时就餐,单人单桌,减少交流;张贴宣传画、标语,号召职工开展“一米线”行动,保持用餐距离。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公告栏、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采取张贴海报、防控提示、发放资料等形式,加强对防控知识的宣传,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怀柔区“零感染”单位创建进行时④


04

区文旅局

“零感染”创建“四到位”

怀柔区“零感染”单位创建进行时④


落实责任到位。结合文旅系统和行业实际,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下设7个专项督查组,齐抓共管创建“零感染”单位。

防控措施到位。严格执行办公、会议、就餐等防控要求,做好办公区域、服务场所消毒,严禁集聚,严防感染。加强机关人员健康监测,出京返怀人员严格执行居家观察14天。

后勤保障到位。积极调配口罩、消毒液、军大衣、手套等防疫物资,及时配发给机关下派一线值守人员,同时提供配餐、用车等保障。

宣传引导到位。广泛宣传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政策和防护知识,强化机关人员自我防范意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转推疫情防控知识115条,编印疫情专报47期。

怀柔区“零感染”单位创建进行时④


05

琉璃庙镇

齐心协力创建“零感染”

怀柔区“零感染”单位创建进行时④


完备体系,机制高效运转。成立防疫应急指挥部,利用远程视频系统、对讲机等设备,每日在线点名,实时交互,上传下达,高效完成防疫各项工作。

深入摸排,掌握动态数据。建立主动上报、二次摸排工作制度,全面掌握了解居家隔离及未返怀人员健康信息,建立台账,动态监管。

细化措施,织密防控网络。设立机关检测点,入门晨检、出门复检,建立体温日上报、家庭联控制度。每日对办公场所、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全覆盖消杀,划定一米安全线,摘除门帘。政务服务大厅配备专职人员,引导保持距离,有序办理业务,做好健康登记。

强化宣传,营造积极氛围。线上线下多渠道、高频次宣传防控知识。通过张贴海报,广播、短信、微信等及时推送疫情防护知识、最新政策,营造齐心战疫情的良好氛围。


END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