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上海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研究委员会针对疫情前后劳动法律服务市场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调研概况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密集出台了劳动关系方面的政策性文件,从国务院和人社部发文伊始,众多劳动法律师通过写文章、在线直播等形式对新政策和新文件纷纷进行解读、公开分享,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此次疫情,正悄然引发劳动法律服务市场的改变,并将进一步产生深远影响。上海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研究委员会特发起此次调研,希望了解疫情前后劳动法律服务市场的变化,以便未雨绸缪,并为大家提供参考和指引。
2020年2月20日9:10,上海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研究委员会通过腾讯问卷系统向上海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服务的非委员律师及其他省市的部分劳动法律师平台发放和回收问卷,截至2月21日14时,共回收问卷108份。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在服务内容方面,疫情相关法律服务在此期间大幅增长
受国家及地方层面密集出台关于劳动关系的政策影响,在参与调研的律师或所在律师事务所中,跟疫情相关的法律服务占比重最大,相对来说,传统业务的开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疫情相关咨询服务(93.8%)与提供特殊时期的用工解决方案(65%)两项服务占比最大,其次是各类通知和法律文本的提供(46.3%)及出具法律意见书(26.3%)。需要注意的是,常规法律服务业务量占比并未显著降低,仍占比42.5%。
(二)在服务价格上,疫情相关的咨询服务多以免费为主
疫情时间,56.3%的律师选择提供免费服务,这与大量劳动法律师对政策进行积极解读和开设公益网课的服务现状不无关系。但保持服务价格不变律师的仍占比36.3%。降低或提高服务价格的占比相对很少,分别为7.5%和1.3%。
(三)疫情之后,多数律师认为客户数量会部分减少
45%参与调研的律师认为,受疫情影响,客户支付能力会降低,从而导致现有部分客户将会流失。25%的律师认为形势不明,无法预计客户的数量。另外17.5%的律师较为乐观,认为会转化含单位和个人在内的潜在客户为新客户。认为客户数量不会发生变化的占比较少,为12.5%。
(四)疫情之后,多数律师选择还是会以传统劳动法律服务为主
43.8%的律师认为,疫情之后还是会以传统劳动法律服务为主,而28.8%的律师认为,疫情之后将会大幅增加疫情相关的重点领域的研究,并积极做出推广和宣传。23.8%的律师不会调整现有业务分布和导向。
(五)疫情之后,多数律师会选择“线上公益法律服务与收费法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的市场开发方式
疫情期间,公益网课的开展确实起到了扩大品牌知名度的作用,因此,采取“线上公益法律服务与收费法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参与调研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首选市场开发方式(68.8%)。其次为线下研讨会、讲座及传统市场开放方式,分别占比58.8%、47.5%。由此可见,线上开发方式将作为律师市场开发的趋势,同时辅之以线下等其他传统开发方式。
(六)疫情之后,多数律师选择采用更加灵活的定价方式
通过调研,疫情期间,多数律师提供的咨询服务为免费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律师们的惯有收费习惯和思维模式,收费模式的灵活化成为了多数律师的选择。27.5%的律师选择不会调整服务价格,而提高或降低服务价格占比极低,分别为2.5%和7.5%。
(七)在服务方式方面,41.3%的律师选择仍然保持传统的服务方式
疫情期间引发的劳动法律服务的异动及后续可能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的正常应激反应,并不会作为常态长期存在。疫情之后,多数律师选择不会调整服务方式。值得注意的是,36.3%和23.8%的律师分别选择了服务线上化和服务标准化两种方式。
(八)多数律师对劳动法律服务市场的现状及未来持乐观态度
从调研统计结果来看,在劳动法律服务市场的供求关系方面,持不同观点的律师占比差异并不大。其中,38%的律师认为劳动法律服务市场远未饱和,认为即将饱和的律师占比29.1%,而认为已经饱和的律师仅占比20.3%。
对未来劳动法律市场的预判,63.3%的律师认为未来劳动法律服务市场会继续扩大,极少数律师(2.5%)认为会逐步萎缩,只有17.7%的律师认为市场将保持不变。
(九)多数律师认为,各类公司为劳动法律师的竞争对手,而非同行
在劳动法律服务市场中,有近一半的律师(49.4%)认为竞争来自咨询公司、人力资源公司、科技公司和培训公司等各类公司,而同行竞争仅占34.2%。
三、相关建议
(一)疫情尚未结束,对市场的影响到底如何仍需要持续的观察
疫情期间,建议各位律师持续观察市场的变化和走向,在进一步感知中逐渐得出相对明晰的结论。
(二)继续以传统劳动法业务为主,做大做强劳动法律服务市场
此次新冠疫情,劳动法律师展现出快速的反应能力及精湛的业务能力。继续深耕劳动法业务领域、将劳动法业务做到精益求精,并持续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做大做强整个劳动法服务市场,实现了律师事务所、律师及整个服务市场的“三赢”局面。
(三)创新,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
此次疫情,科技手段在服务方式上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律师及律所的“获客”能力及服务水准。后疫情时代,建议律师和律所积极创新,结合传统劳动法律服务模式来开展业务。在服务内容、形式、市场开发方式、收费体系进行创新,主动应对市场需求,顺应市场变化,甚至引导市场需求,灵活调整服务方向。
閱讀更多 上海法治聲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