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校”

前面聊过了学校和“学”,今天来看另一个字“校”。校为什么是木+交呢?难道古代学校都是用木头做的,在里交流,所以叫校吗?非也,跟“学”字一样,校字也很讲究的。我专门出了一本书叫《中华字慧》,就是专门研究字是怎么来的,破解文字起源,传承文字慧,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我就来解读下这个“校”字。木字没什么好说的是组字的偏旁,指木头有关的东西。“交”字在构字法的意思是——有目的地交互、结合在一起。

举例说明

第一个字,胶水的胶:跟肉有关。用肉或皮制作的东西,可以使两样东西粘(结)合在一起。并构成一个新的东西。

第二个字 绞,绞尽脑汁的绞: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指用两股以上的细长条扭结成一根绳索。过程是相交,结果是结合成一个新的东西。

第三个字 郊:右包耳,代表跟“邑”有关,跟城有关。本义:上古时代国都外百里以内的地区称“郊”,而郊是野外跟城内的结合在一起的部分。同时可以认识这几个关于野外的常用字,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学“校”

第四个字 较:跟车有关,指车箱两旁板上的横木,其目的是连接固定每一块竖板的。而古代士大夫以上的乘车,较上饰有曲铜钩。这是身份的象征,有钱有地位都在较上面展示体现出来。所以才会有词,比较(在较上对比),较量(较上称量),较劲(较上使劲)。 对较、 计较、较准

第五个字 饺,饺子:跟食物有关。饺子就是一种将肉或菜与面粉粘合在一起的食物。

第六个字 咬,咬人:齩 yǎo,跟“齿”有关。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让上下的牙结合在一起。可以试试这个过程。

还有姣、狡、跤、铰 许多跟“交”有关的字,你都可以试着用这个造字的思路去解释。

学学“校”

那怎么解释学校的校呢?校字,最早的发音为校jiào:跟木有关,将木头结合在一起,就是栅栏。起初校是一种刑具,专门用来关犯人的囚笼。这种刑具一般都设在军营里,关犯了错的士兵或者俘虏的,后来军人们也有用它来关猎到的动物。(天子校猎。——《汉书·司马相如传》)再后来的人也将关其他动物的笼子叫校,校多了就需要人管理呀,管理校的官就叫校人。后来就有了校jiào场一说,就是放校的地方。因为那个地方一般都大且宽阔。军人之间也都喜欢比个武过个招,需要一个宽阔的地方,双方要比武时,可能会说:“有种咱们校场上见?”,就这样校又成了比试的地方。所以又引申出校对(比一比,谁好谁不好,谁对谁不对)。也有了考察考核的意思,因为将军通常用这种校对的方式,比比哪个兵更勇猛些(比校民之有道者。——《国语·齐语》,以实校之。——《资治通鉴》)。又引申为对抗的意思(韩 魏之强,足以校于 秦。——《史记》)。比赛完了有成有败,当然要反省思考呀,思考什么呢?当然是思考校场上发生的事情啊,思考校时的表现啊,所以校又引申为计较;考虑。(犯而不校。——《论语》)。既然校场主要是训练兵的,那新兵当然也要在校场训练了。校(jiào)场原来是指关人的地方,叫新兵到校jiào场不合适,也不吉利。后来就改了个发音叫校xiào,这些是跟“交”有关的字,另一个发音。所以,校xiào就成了训练新人的地方了,新人学习成长地方,叫学校。同一个地方学习的人叫校友。管理一个校的人叫校长,如果是军队的叫校尉。

好了,“校”讲完了。各位觉得可有意思。其实当孩子能用这样方法识字,不仅不易写错别字,而且通过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会更深透。极大提升对文言文的识读能力,至于词语或近义词就更容易理解,分辩了。 ^2}�}Y\u0010��� \u0010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