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自11月4日伊始,國民老公被限制消費、被列入執行人、被凍結資產等新聞此起彼伏,驚爆大家的眼球,吃瓜群眾樂於圍觀,而筆者在前文中提到事情並不簡單,關心事態進展的朋友們,看好嘍!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Part1

有句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相信投身商海的朋友都有感觸,生意做得越大,利益牽扯越多,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就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將人緊緊籠罩。

對羅永浩如此,對賈躍亭如此,對王健林來說,更是如此。

2018年,萬達商業為了融資,為了在業務上尋求捆綁,為了順利轉型,引入了四個重量級股東,合計佔股46.35%。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這四個重量級股東是誰呢?分別是融創、蘇寧、京東和騰訊!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這四家巨頭並沒有單獨出現在股東列表中,而是以合計的情況出現,那麼毫無疑問,他們聯手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專門用於持股,持股對象正是萬達商業。

再加上其他股東的稀釋,王健林的持股滑落到52.5%,在同股同權的情況下,剛好形成控股。

但瞭解資本運作的人應該明白,51%的持股只是控股的初級紅線,這代表了最高決策權和最大收益權,屬於最終受益人,但並不能在重大事項上一錘定音,67%的持股才能達到絕對控股。

萬達不是小作坊,是成熟的大企業,公司法裡有明確規定,股東會表決特別重要的事項,如增資、減資、合併、分立、解散、修改公司章程等,必須經持股2/3以上的股東通過,如果放在以前,萬達是王家的獨資企業,自然是一個人說了算,但現在不行,現在的萬達,是五家巨頭的合資企業。

這就是王思聰的債務遲遲得不到償清的原因之一,因為三十億欠債不是小數目,企業家的財產往往集中在公司裡,私人只有房產和為數不多的現金,像宗慶後那樣不上市不投資,100億存銀行的老式企業家太罕見了,王健林精通資本運作,不可能留存那麼多現金白白浪費掉。

以萬達的體量和現金流,處理三十億綽綽有餘,老王本不該讓兒子的事情發酵,但制度層面被卡死,這就很無奈了。

目前的萬達集團,分為商管、文化、地產、投資四大版圖,融創等巨頭殺入的是商管,而地產業務基本停掉,萬達在往輕資產轉型,投資集團是做金融的,業務量可以忽略,最後只剩文化集團。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萬達帝國版圖

我們先從商管和地產說起。

瞭解萬達的應該清楚,老王為了應對突發狀況,從2017年中開始拋售海外資產,還有國內的酒店、文旅等項目,一直在給集團瘦身。

與此同時,王健林提出輕資產戰略,連拿地蓋樓的事兒也漸漸不做了,只負責管理和運營,以尋求合作為主。

截止2018年底,萬達已開業新萬達廣場23個,2019年開業的43個萬達廣場中,29個是輕資產項目。

這還沒完,2020年計劃開業的50個萬達廣場中,有37個是輕資產項目,在建的133個萬達廣場中,107個是輕資產項目。

除了萬達廣場,萬達近3年開業的酒店全部為輕資產項目,萬達品牌經營已經成為主營業務。

換句話說,現在的萬達只出人力,沒有租金收益,近兩年所謂的新萬達廣場,幾乎都是別的開發商乾的,只是打著萬達的幌子而已,這很好地解釋了全國各地新萬達廣場的低劣和清冷。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被曝停工的萬達廣場

上圖是前幾天被曝出的南京萬達停工事件,今年5月開的工,沒有任何官方告示,突然停工數月,這家叫做元創集團的公司,有誰聽說過?不注意還以為是融創呢。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萬達飢不擇食

萬達這樣的業界巨頭,跟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合作,剛合作就遭遇停工事件,不得不說非常尷尬。

下圖是江西上饒萬達廣場,大白天不見人影,商鋪和街道質量不堪入目,和以往有云泥之別,開業即賓朋滿座的盛況也不復存在。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人煙稀稀,人影疏疏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大量店鋪空置

下圖是四川廣元萬達廣場,也是開放式綜合體,也有步行街,如出一轍的冷清。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我只想看到人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餐飲區總算了有了點人

以上拍攝時間均為中午,正是午餐時間,按理人流量應該很大,結果近乎鬼城,萬達的商管之路未免坎坷了些。

如果甲方持續虧錢,萬達作為乙方,鐵定沒有長期回報。

現在的情況是,萬達廣場雖然多達308座,但自持的比例越來越低,而且極度依賴下述7個項目,一直在吃老本。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這7座廣場的營收達到162億,佔總業績的43%,剩餘300座萬達廣場的平均營收僅7000多萬。

要知道,光是成都太古裡一座商業體就有56.7億的年營收,IFS更是高達60億,兩個緊密接連的小商圈竟然可以抵過近200座萬達廣場!

如果利潤豐厚,賺的錢還可以靠分紅拿到手上,王健林只需要說服其他股東同意分紅就行,可在業績遲遲不見起色的情況下,這條路被堵死,妄圖勸說孫宏斌和劉強東救王思聰?實乃天方夜譚。

王思聰曾在劉強東明州事件之後公然嘲諷,又辱罵章澤天是抹茶、睡一代,被劉強東怒懟,他何曾想過隨口謾罵的幾句話,會成為日後的禍根?這真是言多必失的現實版吶!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要知道,劉強東當時可是公開回懟王思聰是父二代,並說讓你爹把欠的錢還完了你再出來嘚瑟,隨後王思聰被老王教訓,秒刪微博,向東哥低頭道歉,他怎會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命運會拿捏一部分在京東手上?

萬達很早就達到了300億的年度租金收入,當時被譽為業界神話,可惜時過境遷,如今的萬達似乎還不及當年風光,成本卻推高了不少,也不知未選擇公示的財務報表,究竟是何等窘況。


Part2

說完商管和地產,接下來說文化和金融。

金融不多提了,市場經濟的血脈,國家緊盯的對象,牌照非常難拿,馬雲這種早早介入互聯網金融的人都要花一番功夫,萬達投資所謂的網絡小貸,私募基金,純屬空中樓閣,王思聰的普斯投資沒有一個人持有基金從業資格證,全是一幫外行,因此也沒成立產品,就是自娛自樂。

說到萬達文化,影視這一塊曾經還算輝煌。

大家都知道萬達2012年收購了美國第二大院線AMC,大賺一筆,被哈佛商學院錄入教材,可惜在2017年外匯事件中連同英國和澳大利的院線一起賣掉了。

說到國內,萬達影視前幾年投資過幾部成名作,包括《滾蛋吧,腫瘤君》、《尋龍訣》、《煎餅俠》等票房炸裂的作品。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白百何跟吳彥祖的神作?

但最近幾年有淪為業界笑柄的趨勢,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流浪地球》。

萬達一開始是《流浪地球》的重要投資方,注資甚巨,可惜跟劇組理念衝突,果斷撤資。

萬達希望找一堆流量明星比如鹿晗、關曉彤之類的搭臺唱戲,賺快錢、小錢,穩當的錢。

但劇組野心很大,一心要拍一部具有歷史意義的原汁原味的科幻大片,耗資鐵定超預算,萬達一聽就跑了,認為劇組有病。

結果導演郭凡還真就找來了實力派演員吳京,並親自投資300萬,這是郭凡的全部家當。

後來劇組陷入錢荒,郭凡東奔西走,始終拉不到投資,吳京為了夢想,不得不自掏腰包,出資6000萬,硬生生把這部戲拍完。

最終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流浪地球》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大片,最終票房接近50億,吳京一下子賺了2億,年化收益達到驚人的330%!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萬達電影的大滑坡很清楚地體現在股價上,自2016年底達到頂峰之後,連續三年暴跌,從最高的92塊跌到14塊,跌幅達到可怕的85%,市值從2000億縮水到300億,直到本月A股走出牛市前兆,股價才稍有反彈。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據公開財報顯示,萬達電影2017年達到業績頂峰,2018年淨利潤下滑14.58%,2019年前三季度更是暴跌57.25%,跟萬達集團的整體走勢非常一致,可說是一損俱損。

老王佔万達電影47.6%的股份,按當前市值計算,價值達到178億,由於萬達電影是上市公司,老王可以選擇在二級市場套現,這就多了一個獲取現金的途徑。

說來也巧,萬達電影剛好在2020年5月27日有限售股解禁,股本高達2億,市值超過30億,這筆錢足以解決王思聰的一切債務。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不過在二級市場套現這麼一筆鉅款,將面臨幾個重大問題:

1.股價閃崩

因為突然增加了大量賣盤,還是原始大股東拋售,負面影響會非常惡劣,其他股東的利益可能嚴重受損,自己的財產也會大幅縮水。

2.失去控制權

老王賣掉這2億股之後,佔股比例將降低至37%左右,恐怕無法再控股,對長遠發展不利。

3.影響萬達商業上市

萬達商業正在A股排隊,而萬達電影又已經在A股上市,倘若搞出一筆天量套現風波,必定面臨證監會的稽查,同屬萬達集團子公司的萬達商業很可能受到牽連,出於謹慎,老王未必敢冒這個險。

如果因為老王救子心切害了另外四大股東,孫宏斌我不敢打包票,劉強東絕對讓老王賠乾淨。


Part3

將萬達集團四個板塊分析完之後,相信大家有了直觀感受,那就是老王有錢挪不出,王思聰的困難看著不大,實際上遠超常人認知。

做個大體總結,王家的處境如下:

一、萬達商業的錢不是老王自己的,近兩年引入了融創、京東等戰略伙伴,劉強東等人沒有任何義務幫王思聰還錢。

二、萬達影視、萬達體育、萬達酒店已經上市,作為上市公司,得接受全社會的監督,老王絕不敢傷害成千上萬的股東。

如果大筆套現,本就萎靡不振的股價一定雪崩,王健林將面臨以權謀私的道德指控,因為他將兒子的利益置於全體股東之上。

如果私自從公司賬戶抽走資金,將面臨法律風險,一旦被曝光,屆時全體股東起訴老王,恐怕讓他賠到傾家蕩產,坐牢也不是不可能。

三、萬達商業正處於上市緘默期,在這個時候,任何老闆都會低調再低調,生怕捅出什麼簍子,否則證監會立馬讓你打道回府,哭都來不及。

四、為了迴歸A股,萬達還與騰訊、蘇寧、京東、融創簽署了新的對賭協議,萬達商業最晚要在2023年10月31前完成上市,不可以更改主營業務,2019年租金的淨收益要達到190億元,如果低於這個數值,投資方有權要求萬達方面給予現金補償,如果上市失敗,老王還得拿出天量現金回購股份。

說實話,這真的太難了。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三年前,幾十億現金對王家的獨資企業萬達來說,只是一筆小錢,現在變成了一道天塹。

不是王健林沒錢,而是他沒有辦法把公司的錢變成私人的錢,沒辦法將股票、固定資產變成現金。

兩害相權取其輕,幫兒子還債帶來的不利後果,很可能使老王無法承受,於是他只能觀望,觀望,再觀望,看上去猶如隔岸觀火一般。

在債務面前,唯有現金為王。

前幾天傳出王思聰跟富家千金聯姻的消息,也不知是真是假,如果是真,那相當於多了一條途徑,這個辦法未嘗不可。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長相比以往的差遠了

假設聯姻為真,女方家庭幫王思聰還債,老王以轉讓萬達股權為代價,這樣既換取了現金,又不喪失控制權,邏輯上的確講得通。

不過一向喜歡網紅臉的王思聰就沒那麼幸福了,這位千金小姐的相貌,似乎比歷屆女友差了很多。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老王不聽話,在海外悶頭買買買,萬達被喝令斷貸,被迫轉向股權融資,引入新的股東,導致萬達不再是獨資企業,還揹負了新的對賭協議,壓力山大。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步錯,步步錯。

誰知道銀行斷貸之後,王思聰會捅這麼大的簍子呢?

現在銀行的朋友接到了通知,可以給萬達貸款了,上面希望有項目就做,能貸則貸,看來老王這兩年表現不錯,國家不想讓萬達垮掉。

但即便如此,他們都不願意接這個單,因為王思聰的債務是懸在萬達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大家都有點不信任王家了。

萬達目前有很多新媒體合作者,在各大平臺宣傳正面形象,學習如何控制輿情,這個我理解,企業應該這麼做。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但從目前的成效來看,尬吹的效果非常差勁,今天來個幾十億拿地,明天來個幾百億合作,誰信啊?萬達言明的策略是走輕資產路線,這個最高戰略寫到了官網首頁,王健林親自執行,各個項目的數據也證明萬達沒啥自建項目,整這麼一出無非是想告訴全社會,我們不差錢。

可實際上呢?我朋友的支行、省分行都拒絕了萬達的貸款,萬達正四處找國有銀行借錢。

如果不是股權融資,如果不是券商的資管部門和債券型基金配置萬達債券,這幾年的資金缺口早就補不上了。

萬達目前負債剛好2000億,比三年前最高峰的5300億縮減了一大半,既然要走輕資產路線,負債率還得繼續降,目前的萬達已渡過最艱難的時期,企業本身處於一個平穩期,東山再起尚需時日。

你說萬達要垮什麼的,我肯定不同意,而且很負責地告訴你別想太多。

但你說萬達要解決王思聰的債務,我覺得太難了,他的舊債還沒怎麼還上,新債卻在不斷增加,騰訊就上演了一出企鵝變禿鷲,食腐啄骨的好戲。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最近半年,王思聰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他不得不低調,不得不夾著尾巴做人,網上炫富、裝逼、罵人的情況再也看不到了,前幾天去日本滑雪都是被網友拍下來曝光到Instagram上的。

王思聰的還債之路,究竟有多難?

面對網上潮水般的洶湧輿情,王思聰啞口無言,誰也不敢懟回去,只敢在遊戲裡罵人。

不管能否走出危機,王思聰定會明白一個道理:當時自己還年輕,不知道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