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立遗嘱:我墓上不要种树!50年后子孙痛哭:难怪国运不昌!

《魏晋世语》中载着大臣陈矫对司马懿的这样评价: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其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

司马懿立遗嘱:我墓上不要种树!50年后子孙痛哭:难怪国运不昌!

纵观司马懿的才能,确有资格。他于公孙破辽东,于上庸擒孟达,更于古稀之年一举兵变,夺取曹魏军政大权。

可就是这样一位乱世枭雄,却留下了“不坟不树不谒陵以及不准扫墓”的奇怪遗嘱,司马懿拥有极高的智慧,他如此做必然有他的深意,今天笔者就结合《资治通鉴》与《宋书》等史料进行解析。

其实,这怪事与令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事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假痴不癫保性命

曹氏家族的曹操在夺天下时十分注重招贤揽才,曾写于《短歌行》中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恳切之语来吸引天下英才,哪怕是布衣之流,有才便请。

司马懿立遗嘱:我墓上不要种树!50年后子孙痛哭:难怪国运不昌!

此等情怀便一直在魏氏家族中传承,但是这种做法却影响了士族豪门的仕途,尤其是到幼帝曹芳这里,他任用夏侯玄,来改革“九品中正制度”,这极大地影响了世家大族的官运,并且很不巧的是,司马懿正属于其中。这就注定了司马懿不会为曹魏鞠躬尽瘁。

由于曹芳年幼,曹爽与司马懿共同扶植,《资治通鉴》记载“爽,懿各领兵三千人更宿殿,爽以懿位素高,常父事之,每事咨访,不敢专行。”

尽管曹爽对司马懿很恭敬,但是这毕竟是人家曹魏氏的地盘,曹爽虽在后世被评为“庸软无治”可这并不影响他对权利的渴望,于是司马懿就成为了他的眼中钉,对待司马懿的态度就成了“礼貌虽存,而诸所兴造,希复由之”。

司马懿是如何聪明的人,他当然明白曹爽的心思。为了躲避曹爽的清算,就开始假痴不癫,于五月开始称病,不参政事。但这还不够,曹爽派河南尹李胜来试探时,司马懿装作快要一命呜呼的样子“指口言渴,婢进粥,懿不持杯而饮,粥皆流出沾胸。”

这番操作,成功骗过了李胜及曹爽,而司马懿也在等一个机会,一个震惊天下的机会。

司马懿立遗嘱:我墓上不要种树!50年后子孙痛哭:难怪国运不昌!

潢池弄兵夺政权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曹芳带曹爽及曹氏子弟拜谒高平陵,此举是及其缺乏谋略的,就如大司农桓范所言:“贵子同行,若俘无援”。可惜曹爽是一个刚愎自用之人,对于这个建议他们并没有重视。

他们一出城,司马懿的机会就到了。《晋书·景帝纪》载:司马懿领着自己私养的军队,觐见郭太后,在得到支持后,他任司徒高柔为将,封闭洛阳城门,并传书曹芳。

“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在书中他并未直接提出取曹魏以代之,而是先言明自己曾有先帝交给的托孤重任,若您出现不测,我必定会好好代替你治理天下,表面尊敬,但是实际却为了自己的狼子野心找了借口,而后话锋一转,直指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越,外则专权”,所以这场政变就采用了一个历朝历代都使用的借口——勤王。

司马懿立遗嘱:我墓上不要种树!50年后子孙痛哭:难怪国运不昌!

曹爽软弱无能,不敢反抗,见信中提到不削官爵,不杀亲信,并且给你钱养老,完全就忘记了自己手中的军队是可以抵御叛军,并且有一定的胜算。而且前文提到的桓范,是有一定的战略眼光,他建议先叫典农中郎过来支援,一起去许昌,司马懿就不能奈他们何,可惜曹氏气数将尽,他们并未听取桓范的建议,而是选择了归降。

言而无信灭曹氏

曹氏归降之后,司马懿并未履行洛水诺言,而是动了杀心:“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姐妹之适人者皆杀之”,将曹爽及其党羽全部灭三族,男女老少无一幸免,司马懿何其狠辣,对于这几个驽马恋栈豆的草包,他丝毫没有手下留情。而对于那些阻碍他新政权的人,他更是寸草不留。

先是背信弃义杀曹爽,气死了说和人蒋济,而后又故技重施,假意劝拥立曹彪的王凌投降,然后还是灭其三族。然后安排早就与自己苟且的孙礼和卢毓接任其位置。自此,司马懿称霸朝政,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司马王朝。

司马懿立遗嘱:我墓上不要种树!50年后子孙痛哭:难怪国运不昌!

这就是高平陵事件的始末,在这整件事里,不得不说司马懿的确有能力。但是他的种种行为也确实狂悖无义,就连他的子孙晋明帝都深觉此等行为着实损害晋朝的福祚绵,令人不齿。因此在50多年后,司马懿的后人晋明帝司马绍,听闻这件事后,捂着脸坐在床上哀叹。《世说新语·尤悔》记载:

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其实不光自己的子孙这样评价司马懿,就连司马懿自身也都也都觉得过意不去,成为他心中的死结,于是在弥留之际,司马懿下令:

“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

要知道,古代宗法制之下,一些皇帝为显示自己的真龙不凡身份,在位期间大兴土木,不计人财地为自己修建陵墓,子孙时时祭奠,只求后世龙泽绵延。

司马懿明白自己罪责深重,倘若还大修皇陵,有朝一日若遭报复,必会曝尸荒野,就不如隐然离开,落得个安宁。另外,他是在曹氏兄弟拜陵墓时佣兵造反的,倘若以后有人效仿他夺其司马皇权,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人们都说曹操乃是奸雄,其实通过这件事来看,司马懿比曹操更奸!

值得一提的是,据《晋书》记载,“帝寝疾,梦贾逵、王凌为祟,甚恶之。秋八月戊寅,崩于京师,时年七十三。”司马懿或许在垂暮老矣之时,回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感到的罪孽深重,以致惴惴不安,惊惧而亡。

司马懿立遗嘱:我墓上不要种树!50年后子孙痛哭:难怪国运不昌!

这也是我们开头提到的司马懿为何是“朝廷之望”,而不是“社稷之臣”的原因。一介政客,可以推翻一个王朝的几代统治,建立自己国度,拥有滔天的权势,是万民的主宰,那他必然是拥有杰出的政治才能。

可这并不足以让他流芳千古,若司马懿当初放过了曹爽全族,善待投诚之人,或许他可以在登基之后活的长久一些,或许他可以像其他的太宗高祖一般拥有自己的太庙宗祠,享受子孙香火,可历史长河不会停止,更不会倒流,今人只能以史为鉴,明德明心。

因果报应之事真的不好说,司马懿虽然做了很多亏心事,但他的智慧实在是不服不行。读司马迁的《资治通鉴》,对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都能非常熟悉,因为《资治通鉴》对于智慧权谋之事从不吝啬笔墨,并且对于历史上的一些难以理解的故事,司马光也会对其进行解读,更方便读者从中汲取经验智慧。

毕竟,《资治通鉴》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让人通史,这也是《资治通鉴》为何被人称作“帝王之书”的原因之一。

因此笔者建议大家多读读《资治通鉴》,从中了解更多历史的智慧。

司马懿立遗嘱:我墓上不要种树!50年后子孙痛哭:难怪国运不昌!

《史记》记载了太多热血故事,阅读者会变得血气方刚,梦想向荆轲或者苏秦那样纵横四方。但如果你读了《资治通鉴》那你就会变得成熟稳重,学到很多权谋。因为《资治通鉴》惜字如金,里面记载的事情也都是国家治乱,君臣争斗之事。

不过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因此,今古向大家推荐一套好书——《白话资治通鉴》。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

因为编纂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因此这套书绝不是现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资治通鉴。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

司马懿立遗嘱:我墓上不要种树!50年后子孙痛哭:难怪国运不昌!

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在头条做活动,一套十大本,原价498,现在头条读者只要208,可以说是很超值了。大家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