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举兵“靖难”到继承并发扬,浅谈明成祖朱棣的削藩之策

从举兵“靖难”到继承并发扬,浅谈明成祖朱棣的削藩之策

明太祖朱元璋大封诸王,希望天子“隆亲亲之恩”,诸王藩辅帝室。朱元璋为此告诫太子朱标,汉时所以发生七国之乱,在于轻易削夺诸侯土地。天子只有敦睦九族,才能使藩王尽臣子的本分,拱卫帝室。

太子朱标早亡,这番话也不知道有没有传给他儿子。就算有,年轻的朱允炆恐怕也未必赞同,而自有一番见解。

从举兵“靖难”到继承并发扬,浅谈明成祖朱棣的削藩之策

建文帝元年,朱允炆才当上皇帝,就着手进行削藩,将周、代、湘、齐、岷王都废为庶人,召辽王返回京师,并削去宁王朱权的护卫兵。诸侯震恐,这又明显有悖于朱元璋所立的《皇明祖训》,燕王朱棣起兵有了“名”又有了“势”。

建文帝削藩,最终以改易帝位结束。洪武时,朱元璋赋予诸王相当大的权利,这是建文帝削藩的缘由,这也是他削藩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藩王出身的明成祖深知这点,削藩当然要削,可不是朱允炆那个操作。

燕王朱棣以反对建文帝削藩举兵,但他当上皇帝后,却是继承和发扬了建文帝的削藩政策。

01

朱棣一面削藩,一面安抚诸王、巩固统治。

朱棣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恢复诸王爵位。凡是被建文帝削夺爵位者,尽行恢复:建文四年六月,恢复复周王、齐王爵位,同时命有关部门修整周、齐二王的王府宫殿;不久又恢复代王、岷王的爵位。

从举兵“靖难”到继承并发扬,浅谈明成祖朱棣的削藩之策

建文元年,湘王被告谋反,在宫中自焚而死,建文帝赐他谥号为“戾”。明成祖即位后,改湘王的谥号为“献”,为其正名。并亲自命人刻制墓碑送去,对湘王一脉大加赏赐。

明朝历代皇帝中,以朱棣赏赐诸王最频繁也最丰厚。

据《明太宗实录》,永乐十五年以前,朱棣对诸王每年都有赏赐,这意味着朱棣在位的22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向诸王施以恩德,以安抚和笼络他们。这15年中,又尤其以即位前后的赏赐最集中。

建文四年七月,朱棣即位不久,大行赏赐,赐周、楚、齐、蜀、代等二十一王各“黄金百两,白金千两,彩币四十匹,锦十匹,纱罗各二十匹,钞五千锭。”这一做法被后来的历任皇帝效仿,新帝即位都会遍赏亲王,以示亲亲之义。

从举兵“靖难”到继承并发扬,浅谈明成祖朱棣的削藩之策

谷王有开金川门迎驾之功,朱棣赏赐更为丰厚:“赐谷王橞乐七奏,卫士三百,金银枪大剑,金三百两,银三千两,彩币三百匹,钞三万锭,马四匹,金笼鞍辔二副,岁增米三千石,赏其开金川门迎驾之功也。”顺带还赏了谷王府官军,以示恩宠。

朱棣还增加了朝觐赏赐。

洪武时,诸王朝觐,太祖朱元璋都会赏赐随行官员,以犒劳官员一路上对诸王的照顾。纵观洪武朝,有赏赐诸王随行官员,却不见有赏赐朝觐诸王的事例。朱棣不仅仿效太祖赏赐随行官员,还额外对来朝藩王进行赏赐。

建文四年七月,楚王朱桢辞归,朱棣赐以彩币二十表里、钞二万五千锭,其从官赐钞有差。
建文四年八月,代王朱桂及其世子朱逊煓辞归。赐钞七千锭,其从官赐钞有差。
建文四年九月,秦王朱尚炳、周世子朱有燉、肃王朱楧、蜀王朱椿、庆王朱㮵先后来朝,朱棣皆赐钞二万锭。——《明太宗实录》

对来朝的郡王也有赏赐:

建文四年十一月,高平王朱济烨、庆成王朱济炫、长山王朱贤焌来朝,各赐钞二千锭,其从官赐钞有差。
永乐元年三月,永兴王朱尚烈辞归,赐钞千百锭。
永乐元年四月,平阳王朱济熿、顺阳王朱有烜、永安王朱孟炯和长山王贤焌来朝,赐赉有差,及赐其从官钞。赐钞八千锭,其从官赐钞有差。——《明太宗实录》

一方面对诸王施以恩德,另一方面,朱棣却采取一系列手段削弱藩王势力。

02

以各种方式削夺军权,是朱棣削藩的主要内容。

第一,将边镇藩王迁往内地,趁机削夺其军权。

朱棣即位当年,便将谷王由宣府迁往长沙,宣府三护卫只有一支改为长沙护卫,仍然隶属谷王府,其余两支却分别派往保定和定州。

从举兵“靖难”到继承并发扬,浅谈明成祖朱棣的削藩之策

永乐元年,宁王朱权被迁往南昌,理由是“大宁兵戈之后,民物凋耗”;同时改南昌左卫为南昌护卫,隶属宁王府,宁王原来的营州三护卫,却分别被改为隆庆左右卫及宽河卫。

朱元璋在西北、北部边疆设立九个藩王,为的是维护边疆稳定、抵御旧元势力,却也使这些藩王拥有了庞大的军事实力。朱棣便是这九王中的一位,深知边疆“塞王”的威胁,所以他率先削夺的就是这些“塞王”。

第二,削夺王府护卫。

朱元璋创立王府护卫制度,这些护卫甲士由亲王自己统帅,少到3000人,多有几万人。这么多诸侯王,加在一起可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武装力量。朱棣削夺王府护卫,主要采取了三种方法。

1.罗织藩王罪名,借机削夺王府护卫。永乐元年六月,代王朱桂“上违《祖训》,下虐军民,无君无兄,大逆不道”,被革去了三护卫,只给校尉三十名作为随从。后来代王悔过,仅名义上恢复护卫,事实上没有归还。

永乐元年九月,岷王朱楩因罪被革去云南三护卫,后来一度恢复。永乐六年正月,岷王朱楩又犯“慢侮无礼、屡训不悛”,再次被削护卫官军,只留下校尉百人。

周王朱橚作为朱棣的胞弟,却也在所难免。永乐十八年,朱橚被告发有不轨之事,朱棣召他入京,却“优容不问”。战战兢兢的朱橚返回后,立即上纳三护卫,以示忠诚。

2.将涉嫌谋逆的亲王夺爵,除去封国。永乐四年,齐王朱榑被指控图谋不轨,被夺爵降为庶人,除去封国。朱棣命山东的有关部门,革去齐府青州中左二护卫及齐府长史司、仪卫司官军校尉,分别调往附近的卫所。

3.分亲王护卫给郡王。建文四年十月,朱棣命晋王朱济熺,从护卫内拨调马、步官军四千,给高平王和平阳王,官军暂居平阳卫府,同时分给二王两道晋府的符验。名义上是借调,实则借出去再也回不来了。

从举兵“靖难”到继承并发扬,浅谈明成祖朱棣的削藩之策

第三,剥夺军事指挥权。

洪武时,诸王带兵打仗、节制公侯,是实质上的军事统帅。建文四年七月,朱棣在给岷王朱楩的信中,开始要求岷王凡事要与朝廷所派遣的都督商议:“今遣都督袁宇赴云南整肃兵备,镇抚一方,凡事可与计议而行。夫藩屏至重,贤弟宜慎出入,谨言节饮,庶诸夷有所瞻仰,而不负兄之所望。”一改过去亲王节制将帅的局面。

永乐一朝,朱元璋所封诸王不再参与任何军事战斗,军事指挥权也不复存在。

凡有征战,朝廷不再派遣亲王出征,仅命王府派出护卫听朝廷调遣。永乐四年,朝廷遣西平侯沐晟兴师安南,朱棣命蜀王于成都三护卫选步军 5000,听沐晟操练听征。

从举兵“靖难”到继承并发扬,浅谈明成祖朱棣的削藩之策

永乐七年,交阯叛寇,朝廷派英国公张辅征剿,除全国各都指挥使司发兵外,楚、辽、宁三王府也发兵 7000人随同出征。

亲王也不再负责操练本府军士,一切由朝廷负责安排。永乐十三年十一月,朱棣命周王、肃王、晋王、秦王各选步骑兵五千,于明年正月开赴真定,但都由朝廷派人统一操练。

明成祖恩威并施,一方面为诸王复爵,一方面又借故削爵,剥夺藩王的军事实力,使藩王的势力大大减弱。

03

朱棣为削弱藩王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并不彻底。

削爵以外,朱棣还将东汉东平宪王刘苍与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树为藩王榜样。刘苍、刘德二人的共同之处,其一是不过问朝政,其二是沉浸于学问之中;朱棣以此二王作为典范宣扬,他的意图也就不言而喻。

从举兵“靖难”到继承并发扬,浅谈明成祖朱棣的削藩之策

为打击藩王,朱棣还鼓励朝廷上下对藩王检举告发。所以永乐一朝,藩王一不小心就会被举报告发,皇室宗亲间弥漫着一种恐怖的气氛,后来各朝告发藩王都常态化,诬告现象也时有发生。

不过,朱棣的削藩并不彻底。

第一,汉王与赵王仍设三护卫,手握重兵。

永乐二年,朱棣册封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分别为汉王和赵王。永乐三年,朱棣便为汉赵二府设立三护卫,“改大宁前卫、济州卫、天策卫为汉府三护卫,改设赵府三护卫以彭城卫为常山中护卫,永清左卫为常山左护卫,永清右卫为常山右护卫,置经历司,经历一员,设常山郡牧千户所,隶赵府”。

从举兵“靖难”到继承并发扬,浅谈明成祖朱棣的削藩之策

汉、赵二王常年驻守边地,节制诸将、手握重兵,王府护卫人数总是超出规定数量。永乐十一年,朱棣曾削减赵府护卫,但仅仅针对超额人员:“命兵部革赵府群牧千户所,其三护卫官止存正员,额外者皆调别卫,凡以罪充军者,不得隶王府。

第二,汉王、赵王都拥有军事指挥权。

永乐一朝,朱元璋所封的诸王不再参与军事,朱棣之子汉王、赵王却活跃在这个舞台上。永乐元年,汉王朱高煦率兵往开平防虏,武安侯郑亨、安平侯李远、武城侯王聪都听其调遣。永乐二年,赵王朱高燧居守北京,负责北京的一切事务。

永乐四年,鬼力赤阿鲁台也孙台南行,朱棣书谕朱高燧,再由朱高燧驰报武安侯郑享等人,进行防御;永乐八年,朱棣命朱高燧整理北京军马,令广平侯袁容、泰宁侯陈圭辅之,可见赵王在军中地位之高。

第三,其他许多王府也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护卫。

齐、谷二王被夺爵,周、代、辽、宁、岷五王被削夺护卫,但其他诸王所受影响不大,仍保留多寡不等的护卫,直到宣宗即位还是这样。

征调王府护卫作战,宣德时期也还很常见,这表明有战斗力的王府护卫数量仍然不少。宣德元年五月,宣宗贻书晋王,令其调遣护卫官军4000余人赶赴大同备御,说明晋府护卫在此时至少还有4000人。

从举兵“靖难”到继承并发扬,浅谈明成祖朱棣的削藩之策

蜀府护卫人数更多,不少于7000人。蜀府护卫曾在宣德二年先后两次助讨松潘叛寇,宣宗为此特地赐书奖励蜀王朱友堉。同时,庆府和肃府也各发军士 1000人,富平郡王发 300 人,助剿松潘叛蛮。

宣德元年三月,楚王和蜀王各自奉命发护卫步兵1000,赴交阯征讨叛寇。楚府在宣德五年之前,一直保留着三护卫,护卫人数过万。

汉王、赵王手握重兵,在军中影响巨大,以及众多藩王或多或少的护卫官军,仍然对中央皇权造成隐形的威胁。这是明成祖削藩不彻底的地方。

小结

建文帝登基后,试图削藩却引发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登上皇位,一面笼络诸王,一面继续推行削藩政策,通过迁封、削减王府护卫、解除诸王军事指挥权等方式,大大削弱了诸王的军事权力。但朱棣的削藩并不彻底,仍有许多藩国保留一定数量的护卫官军,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更是一直手握重兵,这就为宣宗削藩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1.明代藩王研究,梁曼容;

2.论建文改制,尚立娜;

3.藩王与明朝政局研究,杜永娇。

从举兵“靖难”到继承并发扬,浅谈明成祖朱棣的削藩之策

1.您的点赞、分享、打赏,是作者判断读者是否喜欢的标准。作者会根据读者的反馈,倾向性的写内容。
2.如果看到喜欢的文章不反馈,作者就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以后可能再看不到同类型的文章哦。

3.读到喜欢的文章,一定要让作者知道,这样会有更多您喜欢的内容。
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点赞、分享、打赏支持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