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小夥腎內吃出“生薑形”結石,專家提醒疫情緩解切勿暴飲暴食

長沙小夥腎內吃出“生薑形”結石,專家提醒疫情緩解切勿暴飲暴食

30 歲的唐先生家住長沙縣江背鎮,平素飲食不規律、愛吃夜宵,喝水少坐得多。幾天前,唐先生結石病發作,平素的帥小夥被突然而至的劇烈腰腹疼痛、渾身冒汗,折騰得變了形,遂來到長沙南湖醫院結石中心就診。

在南湖醫院,唐先生被檢查發現左腎內長有 " 巨型結石 ",形似生薑,約有四公分大小,必須行微創手術取石。3 月 28 日,唐先生在南湖醫院結石中心進行了 " 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手術,生薑巨石均取出。

據瞭解,唐先生是一名採購員,工作需要長期開車。一天三四個小時,有時甚至十多個小時,工作性質導致他長期飲食不規律,也養成了喜食夜宵的習慣,幾乎每天到了十一點左右,就要吃各種炒飯、炒粉、烤串類,保持這樣的生活習慣已有多年。" 疫情期間,不能出去,每天在家裡就是各種吃喝,估計這和結石發作也有些關聯,以後還是不能這樣吃了。" 唐先生術後表示。

對此,長沙南湖醫院結石中心主治醫生彭贏提醒,夜生活頻繁、長期吃了夜宵睡覺,是結石病的誘發因素之一。因為吃過夜宵後就睡覺,餐後產生的尿液就會全部儲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這樣,尿路中尿液的鈣含量也就不斷增加,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尿結石。另外,唐先生長期開車久坐,因為上廁所不方便,平素喝水也少,這些都可能導致結石病的產生。

彭醫生提醒,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人們的社會活動有所增加,需要注意避免各種報復性飲食,少吃夜宵,不要暴飲暴食,避免結石病發作,以及由不良生活飲食習慣而衍生出其他健康問題!

通訊員龍豐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