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開創了永樂盛世,堪稱千古一帝。卻遭後人不齒,深扒其原因

北伐蒙古,令蒙古軍隊見到他的旗幟便望風而逃;南定安南,使安南變為中國的一個郡;六下西洋,引萬國來朝,無不為他的德行所拜服,他就是明成祖朱棣。

朱棣在位期間國泰民安,綜合國力是明朝的最高峰,可以說他有著千古一帝的功績。但他卻因為種種原因遭後人不齒。

朱棣開創了永樂盛世,堪稱千古一帝。卻遭後人不齒,深扒其原因

朱棣劇照

1、以清君側之名,篡得皇位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逝世,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朱允炆上任不足一個月就迫不及待的開始了他的削藩大業。朱棣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打著清君側的名義發動“靖難之役”。持續四年的靖難之役以朱允炆的失蹤而告終,而朱棣終於坐上了他夢寐以求的皇位。他曾經不擇手段的試圖篡改歷史,比如將洪武年號延長四年以消除建文帝的年號;將建文帝頒佈的法令全部廢除,沿用朱元璋頒佈的法令以消除建文帝的影響等。但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歷史不在書本里,而是在人們的心裡。

朱棣開創了永樂盛世,堪稱千古一帝。卻遭後人不齒,深扒其原因

朱允炆畫像

2、心狠手辣,誅人十族

朱棣在攻入京城之前,他的謀主姚廣孝就對他說:“殿下攻入京城之後,方孝孺一定不會投降,但是您一定不能殺他。殺了方孝孺,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朱棣進入京城之後也牢記姚廣孝的話,並在大殿接見了方孝孺,希望他可以幫自己起草詔書。方孝孺名滿天下,若詔書出自方孝孺之手,必能安撫天下人心。在威逼利誘下,方孝孺不為所動並寫下了四個大字“燕賊篡位”。朱棣大怒,說:“你這樣寫,就不怕我誅你九族嗎?”方孝孺傲然道:“誅我十族又如何!”然而令方孝孺沒有想到的是朱棣真的下令將方孝孺凌遲處死,並誅十族。因為歷史上從來只有誅九族,所以朱棣將方孝孺的師生列為第十族。方孝孺也成為中華幾千年的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滅十族的人,因他而死的親朋好友千餘人。方孝孺的死對他而言並不是沒有任何價值的,他成為了讀書人的楷模,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朱棣被天下的讀書人唾棄。

朱棣開創了永樂盛世,堪稱千古一帝。卻遭後人不齒,深扒其原因

朱棣劇照

朱棣對待忠於建文帝的人心狠手辣,將鐵鉉的耳鼻割下煮熟塞入他的口中,並且凌遲處死;黃子澄、齊泰被凌遲處死,誅三族;練子寧、卓敬等人凌遲處死,滅族……

3、恢復錦衣衛、設立東廠

朱棣繼位以後非常注重監察工作,恢復了已經被朱元璋廢除的錦衣衛。後來,朱棣認為錦衣衛並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可靠,於是就讓身邊的宦官在東安門成立了一個新的特務機構:東廠。這兩個部門在建立之初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作為皇帝的耳目四處蒐羅消息,尤其是對調查貪官汙吏。廠衛作為籠罩著神秘的色彩的機構,成為了明朝權利最大的部門之一,但同時因為他們做事不擇手段、對人心狠手辣,逐漸使人們談之色變。在若干年以後,東廠和錦衣衛成為了罪惡、陰謀、貪婪的代名詞。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朱棣。

朱棣開創了永樂盛世,堪稱千古一帝。卻遭後人不齒,深扒其原因

東廠人物畫像

4、為得名分、不認生母

為了讓自己成為直系繼承人,朱棣篡改史書,把自己改為了馬皇后的次子,而他的生母已經在史書中無跡可尋。但仔細研究一下洪武到永樂年間的明史,還是會發現很多蛛絲馬跡。首先,在《黃子澄傳》中有記載說周王是燕王一母同胞的弟弟。在《太祖成穆孫貴妃傳》中記載到,貴妃死後,因為沒有兒子,朱元璋下令周王為貴妃服孝三年。並且說:庶子為生母服三年,眾子為庶母期,自妃始。這句話就代表了周王是庶子,那麼和周王一母同胞的哥哥燕王也是庶子,而非馬皇后所生的嫡子。為了名正言順的登基,朱棣不但認馬皇后為母,並且掩蓋了自己生母的記載。

朱棣開創了永樂盛世,堪稱千古一帝。卻遭後人不齒,深扒其原因

馬皇后劇照

縱然朱棣在位期間開創了永樂盛世,但他心狠手辣、做事不擇手段的作風以及不忠不孝的作為,為後人所不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