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带领24个部下南略定远,是如何一步步统一天下的?

朱元璋离开濠州城南略定远之时只带了徐达、汤和等24名心腹,几年后却能除暴乱、驱胡虏、拯救汉民族,成就大明近300年基业,凭的是什么?

朱元璋带领24个部下南略定远,是如何一步步统一天下的?

朱元璋画像

一、“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树立忠义形象,使人敬佩忠义。朱元璋入主滁州不久,老领导郭子兴在濠州城受到排挤,也来到滁州城,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虽然郭子兴是红巾军大帅,对朱元璋有伯乐之恩,朱元璋名义上也是他的手下,但是朱元璋能果断的将自己艰难打下的基业一举送人,实乃忠义之举,被义军广为称赞。


2、军纪严明,不滥杀百姓,深得民心。朱元璋在南下滁州的途中,李善长前来投奔,并以刘邦为例劝说:只要效仿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以平定天下。而朱元璋出身贫苦,深知百姓所图,认为言之有理。在入主和县之后,朱元璋严明军纪,入城之后不得扰民滋事、掠夺妇女,并当场将军中有妇之夫全部归还,让城中被拆散、不敢相认的夫妻团员。此事传播出去以后,朱元璋深得民心。


3、借天下之势,成王图霸业。1367年朱元璋北伐之时,檄文中“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感召北方汉人反元;采纳刘伯温的建议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另一方面却建立大明,从而招揽到了天下义军的民心。

朱元璋带领24个部下南略定远,是如何一步步统一天下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

二、招贤纳士,知人善用,人多力量大。

1、在家靠亲邻,出门靠朋友,起义靠老乡,打天下靠家乡兵。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朱元璋带着24名心腹南略定远,而这24人就是朱元璋在家乡招募来的,其中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还是朱元璋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这24人就是后来顶顶有名的“淮西二十四将”。


2、招贤纳士,朱元璋也有三顾茅庐。朱元璋入主应天(今南京)之后,邀请刘基宋濂等文人隐士,然而刘基并没有给面子。而朱元璋刚刚从穷乡僻壤来到大都市也并没有膨胀,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派人去请刘基,最后终于将刘基收入麾下。而刘基也不负众望协助朱元璋败陈友谅、斩张士诚、北伐成功建立大明。


3、因材而用,用其所长”是朱元璋的用人标准。

徐达、常遇春等善战,朱元璋就让他们带兵;李善长善交际、内政,朱元璋就让其掌管财粮、协调将领之间的关系;刘基善谋,朱元璋举棋不定之时总要询问其意见。

朱元璋带领24个部下南略定远,是如何一步步统一天下的?

礼贤下士,知人善任

三、天下良将名士皆在手,主公无能终将被替代。

1、天生王霸之气。

朱元璋给地主刘德放牛的时候与徐达汤和等人交好,而汤和虽然比朱元璋大两岁,但是同玩者皆以朱元璋为首。后来朱元璋受汤和之邀加入红巾军,汤和已经是千夫长,而朱元璋只是九人长,但两个人走在军营中,汤和总是落后半步,朱元璋也并没有任何不适。可见天生王霸之气,有上位者之能。


2、虽有能力,却不自大,善听建言。朱元璋有了一定实力之后却不曾自大,在起义军头领称王风头正劲之时并没有随波逐流,听从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如此一来,吸引不到元军的仇恨,闷声发大财,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3、胸有抱负,有勇有谋。朱元璋在濠州城时,已经是军队总管,掌管全军财务,并且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姑娘。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并没有让他陷入温柔乡,而是看到濠州城五大元帅毫无作为的时候勇敢的选择白手起家。朱元璋率淮西二十四将回到家乡募兵1000多人,之后假借请驴牌寨寨主吃饭之名将其绑架,短时间内将队伍扩充到5000人,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4、眼光毒辣、善识人、深有大局观。朱元璋在面对陈友谅和张士诚时,手下将官都认为张士诚比陈友谅实力弱,柿子应该挑软的捏。而朱元璋认为张士诚这个人无大器、没有远见,而陈友谅有志气而且为人骄傲。如果进攻张士诚,陈友谅肯定两面夹击,双线作战必败,而进攻陈友谅交好张士诚,那么张士诚肯定不会背后捅刀子。而事实证明朱元璋是对的,而后朱元璋先败陈友谅后斩张士诚,一统江南。

朱元璋带领24个部下南略定远,是如何一步步统一天下的?

能力图解

朱元璋取得成功并不是偶然,民心、人才、能力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