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失踪令朱棣坐卧不安,派数万人寻找仅有一人疑似带回消息

朱棣

靖难之役终为皇

精图励治开盛世

六下西洋万国朝

永乐大典流芬芳。

建文帝失踪令朱棣坐卧不安,派数万人寻找仅有一人疑似带回消息

朱棣剧照

朱棣在位22年,开创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永乐盛世。朱允炆的失踪让朱棣在皇位上如坐针毡,为了消除心中的不安,朱棣一生都致力于消除朱允炆的影响和寻找朱允炆。


1、篡改历史,消除影响

为了消除建文帝对社会的影响力,朱棣登基之后做了两件事。

第一:对外宣布建文帝已经死在了皇宫的大火之中。将建文年间的改革、法令一律取消,恢复洪武年间太祖制定的政策。并且朱棣命令史官将洪武年号延长四年,以此掩盖建文年号。

第二:重新修订《太祖实录》,虽然此书建文帝修过一次,但并不符合朱棣的想法。在新版《太祖实录》中,朱棣成为了马皇后的嫡亲儿子,拥有了皇位的合法继承权。

朱棣希望通过篡改历史来证明自己登上皇位是名正言顺的,但是历史证明,朱棣失败了,并没有欺骗到后人,甚至连自己都没有被欺骗到。

建文帝失踪令朱棣坐卧不安,派数万人寻找仅有一人疑似带回消息

锦衣卫剧照

2、恢复锦衣卫、设立东厂

寻找建文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代寻人的方法无非就是通缉令和大字报两种,显然,这两种方法都不适合。于是,朱棣决定恢复锦衣卫。锦衣卫本身就是搜集情报的特务部门,想来对于寻人是有两把刷子的。不料锦衣卫搜集情报的工作井井有条,唯独寻找朱允炆这件事一直没有进展。这个时候,外朝流出建文帝未死的传言,朝中大臣对于朱棣的新政权也不是很支持。朱棣感觉锦衣卫在宫外开展工作略有不便,而宦官作为内臣更加值得信任。永乐十八年,朱棣为了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声音,成立了东厂。当然,寻找朱允炆也是东厂不可说的任务。

建文帝失踪令朱棣坐卧不安,派数万人寻找仅有一人疑似带回消息

郑和下西洋图

3、海外搜寻,六下西洋

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朱棣命郑和率兵两万余人出使西洋,历经两年三个月,郑和回国。郑和最主要的使命没有完成,建文帝依旧无迹可寻。却带来了意外的收获:通过强大的军事实力震慑到世界各国,通过不侵略、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从心底了征服了世界各国,彰显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气度和底蕴。我认为,郑和的第一次出使主要任务是寻找建文帝。但是在出使之后得到了其它国家前来朝拜以及诸多利益之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变成了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合作共赢的外交关系,而寻找建文帝变成了捎带的任务。

建文帝失踪令朱棣坐卧不安,派数万人寻找仅有一人疑似带回消息

胡濙剧照

4、求仙问药,秘密搜查

永乐五年,朱棣派胡濙在国内四处寻找朱允炆。胡濙以寻找仙人张邋遢(张三丰)的名义四处寻访,仙人神龙见首不见尾,找不到也不会有人怀疑,这就给了胡濙寻找朱允炆的理由。此时对于胡濙来说,他的命运只有两种:一是一直寻找朱允炆的下落直到死去;二是找到朱允炆之后平步青云。在寻找朱允炆期间,胡濙的母亲病逝,他也不曾回家,可见胡濙相当“敬业”。史料记载,永乐二十一年“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胡濙应该是知道朱允炆的下落了,但后续无从可知。至此,朱棣心中悬了21年的大石终于落下了。

朱棣在得知朱允炆的下落之后并没有做出什么动作,据此我大胆猜测朱允炆的状况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已死,无后代或后代不知自己身世。

2、未死,但已经卧床不起,没有后代。

3、未死,在田间劳作,后代对自己的身世并不知情。

究竟胡濙是不是真的找到朱允炆了呢?假如找到了,朱允炆又在哪里?在干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