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迷窟》告訴你,《盜墓筆記》是怎樣被《鬼吹燈》打趴下的?

經過一週的起起伏伏之後,盜墓劇《龍嶺迷窟》的評分穩定在了8.2分。這個成績,是目前所有盜墓劇中的最好成績,比之前大家津津樂道的《精絕古城》高出了0.2分。除了口碑之外,《龍嶺迷窟》此次更是奠定了《鬼吹燈》宇宙的整體基調,開始把其他關於《鬼吹燈》影視劇中的元素,以彩蛋的形式,在劇中展現。

《龍嶺迷窟》告訴你,《盜墓筆記》是怎樣被《鬼吹燈》打趴下的?

至此,《鬼吹燈》系列的影視化質量,終於把《盜墓筆記》遠遠甩在了身後。現在,《盜墓筆記》系列改編的那些影視劇,怕是連《鬼吹燈》的車尾燈都看不到了。那麼,《盜墓筆記》究竟是怎麼被《鬼吹燈》打趴下的呢?

當然,按照江湖慣例,我們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在《鬼吹燈》系列改變的影視劇中,其中口碑較好的,分別是豆瓣評分8.2分的《龍嶺迷窟》,豆瓣評分8.0分的《精絕古城》,豆瓣評分7.5分的《尋龍訣》,以及豆瓣評分7.1分的《怒晴湘西》。

《龍嶺迷窟》告訴你,《盜墓筆記》是怎樣被《鬼吹燈》打趴下的?

再看《盜墓筆記》系列,該系列改編的影視劇中,口碑最好的《沙海》,評分僅6.5分。《盜墓筆記》網劇4.7分,《盜墓筆記》電影也是4.7分,這兩部作品倒是有默契,分數都一樣,距離及格線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龍嶺迷窟》告訴你,《盜墓筆記》是怎樣被《鬼吹燈》打趴下的?

可是,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現象的呢?

第一個原因,《鬼吹燈》到《盜墓筆記》原著不一樣。

《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看起來非常相似,都是盜墓題材,都是鐵三角組合。但其實,這兩部劇的本質是不同的。《鬼吹燈》的標籤是“盜墓、探險、懸疑”,而《盜墓筆記》的標籤應該是“懸疑、盜墓、奇幻”。可能有些“稻米”不想承認,但《盜墓筆記》寫到最後,只能用“奇幻”這兩個字解釋。

《龍嶺迷窟》告訴你,《盜墓筆記》是怎樣被《鬼吹燈》打趴下的?

比如《謎海歸巢》中的“馬蜂窩隕石”,和《雲頂天宮》中的“青銅門”,這些東西已經脫離了“探險尋寶”題材的範疇。所以,影版《盜墓筆記》才被改的即使能背誦《盜筆》全集的粉絲,都認不出來,不是編劇和導演想改,而是不改不行。所以,網劇只能拍《沙海》《重啟》這些邊邊角角,因為“張家古樓”和“雲頂天宮”根本沒法拍。

《龍嶺迷窟》告訴你,《盜墓筆記》是怎樣被《鬼吹燈》打趴下的?

第二個原因,《鬼吹燈》和《盜墓筆記》改編難度不同。

毫無疑問,對於把原著影視化這個問題,《鬼吹燈》的改編難度要比《盜墓筆記》容易的多。因為改編《鬼吹燈》只需要把“盜墓”這個行為合理化就可以,比如改成誤入,或者被壞人脅迫,又或者打著考古的旗號光明正大的“挖土”,這些都可以。至於其他情節,在還原原著方面,不會影響故事的整體流程和具體走向。

《龍嶺迷窟》告訴你,《盜墓筆記》是怎樣被《鬼吹燈》打趴下的?

但是《盜墓筆記》不同,這部作品除了要把“盜墓”合理化,更難的是把劇情合理化,而且要把原著中出現的一些“奇幻怪獸”合理化,比如禁婆等,這些東西不太可能過審。《鬼吹燈》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鬼吹燈》裡的怪獸,都是自然界的動物,至少都是有原型的,這些東西過審要簡單一些。

《龍嶺迷窟》告訴你,《盜墓筆記》是怎樣被《鬼吹燈》打趴下的?

第三個原因,製作方向不同。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分析這兩部劇的製作方向,就是通過這兩個系列影視化後的選角,就能看的出來這兩個系列的追求。《鬼吹燈》系列的主演,影版是黃渤、陳坤和舒淇,劇版是靳東、陳喬恩、潘粵明、辛芷蕾、高偉光。《盜墓筆記》呢?影版是鹿晗、井柏然,劇版是李易峰、楊洋、吳磊以及還未播出的《重啟》中的朱一龍。

《龍嶺迷窟》告訴你,《盜墓筆記》是怎樣被《鬼吹燈》打趴下的?

通過這兩個系列的選角,大家就可以看到,這兩個系列的追求不同。《鬼吹燈》想做的是作品,而《盜墓筆記》只想賺錢。而且,有個有意思的情況是,《盜墓筆記》選角,選的不只是小鮮肉,而且是當時最紅,熱度最高的小鮮肉。而事實證明,《盜墓筆記》雖然輸了口碑,但的確賺到了大把的銀子。

《龍嶺迷窟》告訴你,《盜墓筆記》是怎樣被《鬼吹燈》打趴下的?

但這麼做的後果,就是《盜墓筆記》系列影視劇被《鬼吹燈》打趴下了,而《盜墓筆記》被打趴下的原因,就是以上我們分析的三個原因。而且,通過《龍嶺迷窟》,我們也能更清晰的看清楚這些原因。

當然,除了這三個原因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大家覺得還有什麼原因,可以在留言區留言,一起聊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