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此国下半旗致哀,虽远隔重洋,却是中国的“老乡”

在南美洲的西部,紧邻太平洋,有一个不大的国家,他们的文字语言、饮食文化、生长的相貌等等各方面都与中国很像,也可以说很有渊源。在我国2008年四川的汶川发生大地震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总统府还曾经对在地震中遇难的中国人,下半期致哀,这个国家就是自称中国“老乡”的秘鲁。

汶川地震此国下半旗致哀,虽远隔重洋,却是中国的“老乡”

秘鲁人自称是中国人老乡的根据是什么呢?这还要从中国的殷商年代说起,据说,殷军一支征讨东夷的20多万人的部队,在纣王战败,国家灭亡后,乘船通过黑潮暖流漂流到了美洲大陆上的秘鲁。并且在那里定居下来,这就南美的印第安人诞生基础。因此,到了今天,秘鲁的历史学者也认为秘鲁人的祖先是来自中国的殷人。

这些渊源,也从秘鲁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一些古老文化上,得到了验证,比如秘鲁人的文字与中国的甲骨文相似度颇高;一些墓葬习俗、服饰、信仰等也与中国的十分接近。这也充分说明两国的文化很有可能是出自同一个祖先。

汶川地震此国下半旗致哀,虽远隔重洋,却是中国的“老乡”

有资料记载,到了19世纪的时候,在拉美地区盛行多年的奴隶买卖制度被废除,一时间秘鲁的许多工厂、农场和工矿企业的劳动力锐减,缺少了劳动力的秘鲁如同停转的发动机,整个社会陷入了停滞之中。此时中国的清政府,刚刚把太平天国剿灭,俘虏了许多起义军部队士兵,于是政府就把大约10万人的俘虏,贩卖到了秘鲁。这些华人到了秘鲁后,不但用勤恳和汗水为秘鲁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也用自己的智慧改变和影响了秘鲁的文化习俗。

汶川地震此国下半旗致哀,虽远隔重洋,却是中国的“老乡”

就拿饮食文化来说,在盛产玉米的南美洲,就出现了许多喜欢吃大米的印第安人。如今走在秘鲁的繁华商业街上,到处可见中餐馆,而且餐馆的名字“chifa”也是从广东人的粤语发音“吃饭”演变而来。根据不完全统计,在秘鲁的首都利马,这样的中餐馆,就有500多家,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在秘鲁落地生根,并且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相信随着两国在各方不断的加强合作与发展,两国人民的感情纽带会更加牢固和亲近。

汶川地震此国下半旗致哀,虽远隔重洋,却是中国的“老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