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都有我們青春的模樣

《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時光》是桐華的作品。

書中講述羅琦琦的成長故事,她天性桀驁,從不妥協,我非常佩服她身上那股幹勁和勇氣,或許正因為我在這方面欠缺,所以她更加吸引我。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都有我們青春的模樣

在這本書裡,我看到了每個人的童年都有黑白灰,都不是那麼完美快樂的。羅琦琦的童年與我有些地方相似,但是她有勇氣掙脫束縛,而我卻不敢。或許就是因為我的不敢,所以造就了我現在的性格。

作者曾說小說中有她自己的經歷,也有身邊人的經歷,綜合起來它反映了大多數人的青春。

01

羅琦琦五歲前在外公的溺愛中,快樂地成長著,直到讀小學才被接到父母身邊,但是她不再是眾人的焦點,因為家裡的小妹妹才是公主。她時刻被警告要做好姐姐的職責。

而我是讀初中才被接到父母的身邊,因為家中有弟弟,父母對我多數時候都是不聞不問,家裡的家務活是屬於我的,遙控器和零食是屬於弟弟的,父母對我的關注永遠是停在期中期末試卷的紅色分數上。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都有我們青春的模樣

樂觀開朗的羅琦琦慢慢變得沉默寡言,父母對她的忽視、老師對她的勢利眼、同學對她的不友好、新環境難以適應,都是造成孤單的原因。

而我與她相同的是父母的忽視和新環境的難以適應。我開始變得孤僻,不和身邊的人交流,回家也是把自己鎖在房間裡,而父母完全沒有發現我的異樣。

或許是與羅琦琦有相同的經歷,所以在閱讀時淚如雨下,心情猶如被捏碎的檸檬,酸澀的味道堵在喉嚨以上,鼻尖以下。

02

都說“上天為你關了一道門,還會給你留一扇窗。”家庭和學校對羅琦琦似乎都不公平,但是萬幸的是,羅琦琦的身邊還是有善良的人:好朋友曉菲、誤打誤撞進入遊戲機房認識的小波、天才同桌陳勁、叛逆不羈的張駿和給予她鼓勵的高老師。

好朋友曉菲的陪伴給了她溫暖,讓她忘記孤單,變得快樂起來。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都有我們青春的模樣

用功學習但家境清寒的小波教她被人欺負時怎麼保護自己並反擊,送她喜愛的小虎磁帶,手把手教她學滑旱冰。小波是她最信任的大哥哥。

天才同桌陳勁,老師眼中的高材生、好學生,鼓勵她廣泛閱讀,比賽背書,教她如何“一目十行”。

叛逆不羈的張駿,家庭富裕,集寵愛於一身卻總是打架鬥毆,經常被學校批評。他在她要遲到時拉著她跑,怕她淋雨要送她回家。情竇初開,情愫的萌芽在年少歲月裡小心翼翼地成長。

她的成績不好,高老師不但不會瞧不起她,不喜歡她,反而鼓勵她參加數學競賽,包容她,慢慢帶著她找回自信。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都有我們青春的模樣

而上天卻忘記給我開一扇窗,開一扇可以讓我跳出現狀的窗。我沒有羅琦琦像羅琦琦那樣幸運遇到那麼多幫助我的人,我一切都是靠自己,靠自己去開導自己。在雨天沒有傘,我只能奔跑;沒有吃早餐的上午,我只能捱餓;沒人送我喜歡的禮物,也沒人鼓勵我去參加競賽。

記得初一時度過的最後一個兒童節,中午一下課,我拿著自己攢了很久的十塊錢飛奔去買了一個布娃娃作為自己告別兒童節的禮物。買回家裡,我還不敢把它拿出來,便把它藏在了衣服櫃裡。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還笨得有點可愛。

總是以為青春漫長,但是當青春收場時,暮然回首,原來是那麼的短暫,猶如歌曲裡的“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03

“也許不會再看見,離別時微黃色的天;有些人註定不會再見,那些曾青澀的臉;我拿起棕櫚樹的葉子,放在青澀的石板前,祭奠那些流逝的青春和曾懵懂的誓言。”

青春時的愛情總是青澀而潦草結尾的。張駿和羅琦琦最終因為誤會而分手,張駿繼續當他的花花公子,而她把難過當作動力,努力學習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都有我們青春的模樣

十年之後,羅琦琦回到熟悉的城市,等待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可是誰會赴約呢?

而我的青春也隨著時間流逝而褪色,沒有太多精彩的回憶,沒有戀愛的青澀,沒有交心友誼的喜悅,一切都是自己一個人走過。

在少年時光裡,羅琦琦經歷了遇見與別離,成功與失敗,愛情與友情,雖然青澀難過卻也美好難忘,那些成就了後來的她,也成就了後來的我們。她的青春裡都有我們青春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