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一、汽車電子產業的定義

汽車電子是將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到汽車上所形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電子是車體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和車載汽車電子控制裝置的總稱。車體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包括髮動機控制系統、底盤控制系統和車身電子控制系統(車身電子ECU)。汽車電子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和娛樂性。用傳感器、微處理器MPU、執行器、數十甚至上百個電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組成的電控系統。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從廣義講,是指以汽車為載體,連接天(如北斗衛星)、地(如道路)、人、環境的電子系統;


從狹義講,是汽車技術與電子信息技術融合的產物。

從應用層面來看,汽車電子可以分為車身電子控制系統和車載電子裝置兩大類。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二、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趨勢


電子信息產業日臻完善,帶動汽車往電子化方向發展。2015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隨著新能源車的普及、車身傳感器的增加、座艙數字化等趨勢,至2020年汽車電子佔整車成本比重將達48%。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電子佔汽車總成本的比例逐年在提高,目前已達到30%~35% 。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電子化被認為是汽車技術發展進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車電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現代汽車水平的重要標誌,是用來開發新車型,改進汽車性能最重要的技術措施。汽車製造商認為增加汽車電子設備的數量、促進汽車電子化是奪取未來汽車市場的重要的有效手段。


據統計,從1989年至2000年,平均每輛車上電子裝置在整個汽車製造成本中所佔的比例由16%增至23%以上。一些豪華轎車上,使用單片微型計算機的數量已經達到48個,電子產品佔到整車成本的50%以上。


現代汽車技術發展趨勢 :節能 、環保、 安全、 舒適、 可靠和 智能 。

汽車電子迎來新一輪高增長期 :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1)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電機驅動控制,整車控制方面爆發式增長(但電池,大功率元器件,核心零部件產能不足) ;

2)安全系統,車身電子方面結構性成長;

3)汽車智能化,網絡化方面快速增長(但安全可靠性受到挑戰,政策,法規沒有及時匹配);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電子產品的主要產品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電子行業發展趨勢之新能源

電池包: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電池管理系統: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車身控制系統(BCM):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電子行業發展趨勢之車身電子

汽車導入電子元件的數量劇增。中高端車廠汽車系統已經電子化,部分中端車款皆已包含超過一百個電子控制單元(ECU)和兩百顆微控制器(MCU),並持續增加當中。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無人駕駛汽車時代已經來臨

沃爾沃XC90新一代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能夠監測車頭前方的汽車、自行車和行人,並能全天候使用。沃爾沃希望在2020年之前能夠實現沃爾沃汽車駕駛零傷亡的目標。並承諾沃爾沃自動駕駛汽車出現交通事故將由沃爾沃全責,沃爾沃已經基本實現120公理時速下的全自動駕駛 。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智能化的六大領域 :

1)駕駛:無人駕駛系統、發動機管理系統、自適應巡航系統、紅外夜視系統、智能前照燈系統、駕駛輔助系統、隊列跟隨系統、導航和電子地圖系統、自動泊車系統;

2)安全:安全是帶動汽車電子強有力的領域。車道偏離預警、胎壓檢測、智能安全座椅、預緊式安全帶、防碰撞預警、移動物體識別;

3)環保:節能環保包括髮動機管理系統、電子點火、燃油噴射、發動機進氣管理、電池管理、能量回收和管理系統、自動變速箱系統;

4)舒適:像電動助力、空氣懸掛系統、記憶功能的座椅、PM2.5技術;

5)娛樂:分屏顯示屏,車載娛樂,車載語音;

6)服務:車載信息服務,車載診斷服務、車輛緊急救援、車載終端與手持終端互聯繫統、汽車電子標識、車輛不停車收費系統。

汽車智能化(ADAS 先進輔助駕駛系統) :

智能多傳感器融合:中心數據處理器把激光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毫米波傳感器,攝像頭,紅外傳感器等多個傳感器的數據進行綜合處理,使數據在一定準則下加以自動分析綜合以完成所需要的決策和評估。

汽車智能化(ADAS的應用) :MobileEye 、保千里 、全志科技等。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智能化(語音識別的應用) :科大訊飛、雲知聲等。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互聯網汽車=風口 :車企搭上互聯網,上汽+阿里、長安+華為,樂視+北汽、目前來看還宣傳已經跟上,但用戶的體驗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三、汽車電子產業的產業情況

(一)產業規模增長強勁:

2014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37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1% ;2015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

(二)深圳汽車電子產業情況

2014年,深圳市汽車電子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人民幣,左右同比增長15%。

深圳汽車電子產業規模已經佔到全國20%,居於領先位置。深圳已有汽車電子生產企業1000 餘家,約佔全國汽車電子企業總數的1/3。

主要的產業優勢集中在車載電子、車聯網、新能源等產品領域 。

1)傳統車載電子佔全國一半產能,車載影音,娛樂導航系統出貨量近千萬臺套。

2)車聯網在線用戶近五百萬,從事車聯網和汽車智能化領域的中小公司超過兩百家。

3)北斗車載導航系統深圳具有極大的領先優勢 

4)新能源汽車電子系統,動力電池及管理系統 

(三)上海汽車電子產業情況

1)上海是中國最大的乘用車工業集團----上汽所在地,上汽在上海地區主要分佈有:嘉定大眾配套產業園(安亭)、浦東通用配套產業園(金橋)及南匯上汽榮威汽車廠。此外,在金山還有屬於浙江吉利集團的華普汽車整車廠

2)安亭大眾及金橋通用是上汽最大的兩個乘用車零部件配套地區,雖然集中了整車所需的各類金屬、動力,裝飾,電子等零部件。但部分配件都是由整車廠的一級供應商統一供給。上海地區比較大的一級供應商主要有:西門子、博世、延峰偉世通、海拉電子、德爾福汽車汽車空調、李爾汽車飾件、小糸車燈、科士達華陽汽車電子、邁梭汽車電子、法雷奧等。這些一級供應商在國內乘用車電子市場中擁有絕對的佔有率。

中國乘用汽車產業目前市場很清晰,一是以奇瑞、吉利、比亞迪為代表的中低端民營企業。以及以上汽、一汽、東風、廣汽、長安等為代表的中高端中外合資企業。這些合資企業沒有自主車型,分別代表了德系、美系、日系、法系等車型。例如廣汽是日系、東風是法系及日系、上汽大眾是德系,通用則是美系。這些合資企業的車系決定了部分供應商的性質。例如在中國汽車車燈行業佔有近40%份額的中日合資企業小糸車燈除了主要供應廣汽本田、豐田、東風日產、一汽豐田、等日系車型企業以外還供應上汽大眾、長安福特、奇瑞等非日系企業。由此可見,這些一級供應商不僅壟斷了各自的領域,並且在整個汽車部件市場都有涉及。例如德國海拉在中國有海拉車燈及海拉電子,海拉車燈在中國是德系車燈的一級供應,而海拉電子的部分產品則為延峰偉世通配套。延峰偉世通是電子產品的一級供應商,但安全系 統則為博士配套。李爾是世界最大的內外飾件供應商,但部分飾件也為延峰偉世通配套,因為延峰偉世通是上汽最大的電子、飾件、座椅等系列的一級供應商。但上汽則只是海拉或是李爾其中的一個客戶。上汽大眾及通用是中國汽車市場的龍頭,可以說上海是中國最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上汽的供應商以一級供應商為主,二級配套及供應商為輔的配套產業鏈加上一級供應商之間的相互合作,形成了上海地區汽車電子供應鏈呈網格狀的分佈。

3)這種網格狀的產業格局雖對於上汽極為有利,但對於電子元件供應商對汽車電子市場的拓展卻有較大的阻力:①、電子元件只是汽車整車所有部件中的一個環節,整車廠不會直接採購。②、一級供應商多是跨國或是中外合資的企業,這些企業在全球範圍內供應商資源共享,就算中國設有總部也不能輕易接受新的供應商。且汽車是高端消費產品。為了產品的品質穩定性,合格供應商一旦確認便不會輕易更改。因此一級供應商很難突破。③、中小型汽車電子企業多為一級供應商之配套企業,不具備自行更換供應商的權利和能力。這種網格狀的產業鏈與傳統制造型企業的供銷模式有很大的區別。據瞭解,一部整車的生產需要1000家不同領域的供應商,所以需要在不同的領域有一個一級供應商。而傳統的電子企業卻可以省掉一級供應商的環節,直接與供應商接觸。

四、當前汽車電子產業熱點

(一)車聯網

車聯網,是指利用裝載在車輛上的電子系統通過各種識別技術,實現在信息網絡平臺上對車輛的屬性信息進行提取和有效利用,並根據需求對車輛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務。是物聯網運用於汽車和交通領域的關鍵和核心,是指人、車、路、環境之間信息的互聯互通,實現車輛與公眾網絡通信的動態移動通信系統。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二)車聯網是個框,什麼都能往裡裝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三)北斗產業化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CNSS),是繼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羅斯的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目前已經成功發射16顆北斗衛星,已覆蓋亞太地區並開始系統運營。

北斗民用產業化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船舶市場,第二步是汽車市場,第三步是手機市場。北斗民用產業是一個萬億級的產業。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北斗車輛監控系統應用領域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北斗車載產品 :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北斗雙模車載導航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北斗車載智能終端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北斗車載監控終端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北斗模塊

北斗產業化情況

1)深圳是國內主要的衛星導航終端生產和研發基地,目前80%以上的民用北斗車載衛星導航系統都出自珠三角,其中深圳地區佔70%以上 。

2)中國第一臺北斗雙模車載導航樣機在深圳設計和生產;

3)中國第一批北斗雙模車載導航儀在深圳生產、測試、銷售;

4)交通部在9省市推行的第一批8萬臺北鬥/GPS雙模車輛運營監控系統試點工程

北斗相關上市公司 : 振芯科技、海格通信、華力創通、北斗星通、合眾思壯、超圖軟件、中海達

北斗相關公司 : 有為信息、華寶科技、博實結、路暢科技、航盛電子

(五)車聯網產業情況

   有專家認為2015年,我國汽車產量規劃達到2500萬輛,車聯網應用和服務滲透率或接近10%的臨界點,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車聯網或將成為一個不亞於互聯網市場產值的超級藍海。——超級藍海? 狹義的車聯網涉及終端製造、運營服務和地圖等等 。

商用車車聯網是生產工具,用戶可以為企業提升生產效益,或降低生產成本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車聯網之三國演義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六、車聯網產業未來的趨勢

(一)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的全面互聯,實現更順暢的交通,交通事故趨於零。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二)車聯網結合手機或可穿戴設備的移動互聯網,提供對人、車的安全、舒適、便捷的服務。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三)汽車大數據:

1)車輛數據採集——汽車健康指數評估、保養提示、道路救援、保險理賠。

2)駕駛行為數據——駕駛安全性評估、個性化保險評估。

3)POI採集——社區活動、消費分析、二次銷售。

汽車電子產業分析與智能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七、車聯網迷局與挑戰

汽車電子面臨的挑戰:

1)不同車型,不同部門 VS 模塊化,平臺化

2)快速開發與部署新應用 VS 整車廠軟件開發資源

3)不斷增加的新功能 VS 降低成本,減少能耗

4)硬件集成,聯網功能 VS 硬件可靠性,數據安全性

5)汽車產業 VS IT產業 ???


車聯網的迷局與挑戰:

1)無清晰的商業模式,收費還是免費?
2) 車聯網的服務內容單一,部分內容可被手機取代,客戶總體的認可度較低。
3)移動互聯巨頭侵入內容服務,拓展其生物鏈,擠壓單一的TSP提供商。
4)車廠控制上游資源,擠壓後裝市場。
5)移動運營商控制數據通路,也正在向服務領域滲透。
6)芯片製造商向終端方案、甚至整機挺進,傳統的方案商和製造商生存艱難。

生態鏈正在形成,傳統的車聯網製造商、服務商、方案商生存更加艱難 。


八、車聯網產業相關的上市公司

元徵科技、金固股份、得潤電子、凱立德、四維圖新、捷順科技,東軟集團,合眾思壯、索凌實業、川大智勝、亞太股份、中安消、啟明信息、盛路通信、永太科技、賽格導航、高德等等

車聯網產業相關的公司 :

航盛電子、德賽西威、路暢科技、眾鴻科技、廣聯賽訊、好幫手、飛歌、博泰、迪納、車音網、遠特、華陽、飛音、美賽達、沃可視等等

從中挑選了兩家公司進行個股點評,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和筆者交流。

榮之聯(002642):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是以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為基礎,通過併購能夠獲得數據的行業應用公司來抓取數據,依託公司大數據處理技術與大量行業數據將公司打造成大數據平臺。搶佔了車聯網時代的制高點。另外榮之聯收購了泰合佳通後,整體的網優方案對數據的挖掘將會對公司未來的業績提供支撐。大數據時代下,榮之聯以網優、車聯網為結合點,正在打造平臺型公司。公司過去五年營收增長和淨利潤增長均保持在20%以上,2013年淨利潤增長為34%、毛利率27.4,2014年淨利潤增長為44%、毛利率35.8,呈現加快增長態勢。

機構預測公司2015-2017年的收入分別為19.8億元、25.5億元和32.73億元,實現淨利潤2.82億元、4.46億元和6.92億元。2015-2017年攤薄EPS為0.59、0.93及1.44元,對應當前股價的PE分別為79、50及32倍。

啟明信息(002232):車聯網純正標的,平臺化發展成熟
啟明公司自主研發的北斗雲終端產品--DRT3110(SD)車載信息系統通過交通部組織技術審查,標誌著啟明公司在北斗雲終端應用領域高、中、低檔產品線的佈局基本完成。截止目前,公司共有6款車機通過交通部認證。

  據公司相關人士介紹,啟明北斗雲終端產品實現了既通過“國標”又通過“部標”認證,也標誌著公司自主研發的北斗應用終端產品已經處於國內同行業的領先水平。

  今後,公司將更加專注北斗終端應用領域的業務發展,大力拓展北斗終端應用的市場,進一步提高市佔有率,使其成為汽車信息化產品和服務業務領域新的利潤增長點。風險提示:車載導航產品銷售未能達到預期的風險,技術競爭加劇的風險。

萬安科技(002590):夯實主業,佈局智能汽車、車聯網及無線充電

萬安科技是國內領先的汽車制動系統供應商,目前產品主要有氣壓制動系統、液壓制動系統、懸架系統等,其主要客戶有一汽解放、江淮汽車、比亞迪和奇瑞汽車等。公司擬增發夯實傳統制動及底盤系統業務,擴大ABS 及底盤系統業務產能,升級制動系統業務,進入EBS 系統領域,並切入ADAS系統領域。此外,公司正在進行車聯網、智能交通、無線充電等新領域佈局。

我們預計萬安科技2015-2017 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26 元、0.35 元和0.54元,考慮到公司主業增長可期,並佈局車聯網、智能汽車、無線充電等眾多新興領域,認為公司合理目標價27.10元


九、總結思考

行筆至此、不禁想起了計算機的發展經過了幾個不同的時代: Dos時代,Windows時代,互聯網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

不同的時代造就了不同的英雄和巨頭:從IBM、Microsoft到Orale、EMC、Cisco。。。。。

Windows時代造就了微軟、Orale、互聯網時代成就了思科、而Google和Facebook、蘋果等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弄潮兒。

通信時代,如果說Nokia是功能機的典範,基本不更換手機只能使用原有的一些功能,也是功能機發揮到極致的楷模,一個時代的巔峰。

那麼蘋果手機的出現開啟了智能機的大門,軟件定義硬件產品時代來臨了。買來的手機可以安裝無數個軟件從而拓展了應用。移動互聯網開啟了。

對於車企來說,Tesla開啟了智能車的大門,軟件定義硬件產品的時代來臨了。

筆者給出下面一個等式:

智能中樞(應用移動互聯) + 強壯體格(硬件支撐) = 真正的智能手機;

智能中樞(互聯網汽車) + 強壯體格(傳統的車企)= 真正的智能電動車(未來的汽車)

強壯的體格是有傳統的汽車廠商打造,歲月流逝已經碾轉100多年,很多技術已經登峰造極。智能車的時代由特斯拉開啟,一扇新的大門打開了。

對於傳統的整車廠來說,扮演角色就是大OEM,管理各供應商的路程要清晰,有相應的風險預案,整車廠傳統的開發模式強調的是計劃、執行。其開發週期比較長,一百多年來的汽車廠商已經習慣且享受這一過程;

而跨界汽車產業的互聯網公司裡開發流程和傳統的整車廠截然不同,快速迭代的開發模式使得互聯網公司推陳出新的能力非傳統的整車廠可以比擬。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公司的需求要求一直強勢的整車廠商更加開放,數據的獲取更加便利。

這個也是兩種不商業模式的融合,整車廠商和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產生的,很多整車廠目前也在轉變思維,供應商研發週期也要求互聯網公司提前進入。而互聯網公司一直扮演的是一個顛覆者的角色。


汽車的"DOS時代"儼然已經過去,曉烽試圖從汽車電子的行業角度來管窺一下車聯網時代的行業脈絡,汽車將會成為下一個重要的移動互聯的終端入口,軟件定義硬件的時代已經來臨,未來汽車的架構必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