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農業經營模式怎麼創新發展——“託管模式”的探討分析

2019年農業經營模式怎麼創新發展——“託管模式”的探討分析

春節前後筆者一直在閉門造車

在老家的縣城前一陣一個詞比較火熱,彷彿一夜之間席捲的縣城的東西南北,自詡具有現代思維的我正在閉門造車版思考如何管理創新的時候,有兩件事給了我“當頭棒喝”。

第一件事,在縣城加油站加油的時候,一輛新的打藥機也在加油,朋友好奇的去打聽打藥機的價格,這時一個發傳單的走過來,一看是北京的一家公司研製的APP移動農場管理,把農場的數據收集輸入進去,自動生成管理數據,就像以前用的工程項目管理軟件一樣,收費3元/畝/年,據說周邊村子的合作社已經都簽了協議,大家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還很高。

2019年農業經營模式怎麼創新發展——“託管模式”的探討分析

還有比這個高的打藥機 沒找到圖片

第二件事,合作社的同事應邀去參觀了縣城的一家小麥和玉米的全程託管公司,據說背後有大財團的支持,由於現在小麥已經種植,他們現推出了小麥的半托管方案:75元/畝,包括肥料和打藥,小麥收割後交費;玉米的全託管方案是358元服務費/畝,包括種子、肥料、打藥、收割等,糧食交給他們收購的,費用扣除,不交給他們收購的收割後全額繳納當季服務費。

2019年農業經營模式怎麼創新發展——“託管模式”的探討分析

還有一家原來搞投資的朋友開的託管公司,經營模式有所不同,他們是菜單式服務收費模式,種子、打藥、施肥、收割等按照工序收費,每道工序完成後收費,價格彙總後和前一種模式略高。

2019年農業經營模式怎麼創新發展——“託管模式”的探討分析

託管模式全程呵護

由此可見,鑑於這幾年農村“包地熱”帶來的收益不明顯或者投入產出不成比例的現象,一些先行者已經探索出了成功的運營模式,就是託管,對此模式我是雙手贊成的,只是具體細節見仁見智有待商榷。對於廣大合作社和農戶來說都是一個好事,尤其是對於“資本”來說可以說是掃清了最後一個障礙,可以預見農村的土地流轉將隨著託管模式的成熟更加瘋狂,堪稱下一個風口也不為過,關鍵是誰是那隻豬?

對於普通農戶來說託管模式是出租土地之外的另一個選擇,既滿足自己經營土地的願望有可解放自己的勞動時間,只是付出了一筆服務費而已,和出租土地不同的是租金是先付且自己不需要再投入,託管模式目前不包括澆水,所以農戶還要自己付出一部分精力,如果收割的時候行情不好,就需要馬上給服務費“買單”,這也是一筆大項的支出。

對於合作社而言,效率的提升就是“及時雨”了,但是有一個弊端:目前兩個合作模式只針對農戶不對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雖然他們不願詳談此事,筆者認為這一模式背後的關鍵盈利是政府的補貼和助農貸款,這是除了服務費利潤之外的最大一塊利潤來源,也是最大的一個監管風險,一旦出現利用農民身份套取國家補貼和貸款就會出現法律風險了,管理層應該防微杜漸,對這一新的經營模式加強監管,正確引導。

2019年農業經營模式怎麼創新發展——“託管模式”的探討分析

合作多贏

其實最佳的模式是和合作社合作,這樣合作社就可以流轉更多的土地,託管公司的服務面積也會成比例的增大,資金+合作社+託管公司,三方共同發展,就可以把農村土地的這一個蛋糕做大,可持續健康發展。

2019年農業經營模式怎麼創新發展——“託管模式”的探討分析

流轉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是分紅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