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之《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读余华之《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文|西贝玦

余华在《活着》中文版自序里说——

因为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我把余华的这段话原封不动地打在这里,作为引题。想写自己在读完这部作品,以及看完由《活着》改编而来得电影之后的一些感想。以此作为一个终结,再开始下一本书。

1.人应该为写作本身而写作:

余华在我心里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这里的伟大不是说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他因为写出了《活着》这部作品获得了怎样的荣誉,更或者说《活着》这部作品在文法风格上有多高的造诣,都没有。反倒是需要由这样一部写法直接文风朴素的作品回归到文学的意义本身——

关心人和人性本身。让我油然心生敬佩。

文学在我的理解就是关于人的一切,关于人性的一切。回归根本就是诚实,诚实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体会,自己和周遭事物的联系。诚为立文之本。一个没有在诚实地写作的写作者或者说作家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比如说当你面对一件事物或一个人表现出厌恶和嫉妒的时候,不将它粉饰为其他的情绪。不是试着去美化它(尽管粉饰和美化也是写作的一种手法),而是真诚地展示这样一种感情,一种情绪,你是在写自己,也是在写芸芸众生,不是在写人之外的其它东西,不是在为写作之外的其它东西而写作,这样的作品才有甚文学意义可言。

这一点余华是深有体会。他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但是很多时候,人是不能真诚地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尽管描写人不能真实而真诚地表现自己也是属于描写人性本身。但是回归于写作的现实就是,他的写作不能真诚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这里说的“不能真诚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不是说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足使其不能表达,而是指,其刻意回避,隐藏,或者粉饰使之不能真诚地表达。

写作和思考都是很私人化的东西,而一旦它需要归类于文学,让它发挥应有的价值,除真诚地坦露,斟酌言语找到最能准确表现的那个词,那一种描写(这是兴许是一个需要特别耗费心力的过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这样一种诚实不仅仅是要与自我对抗,还要与写作者所生活的现实处境对抗。既需要真诚地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又不能流于倾诉,发泄,甚至于情绪化。换句话说,写作者需要看到现实和现象,却又需要跳出现实的桎梏,去在作品中呈现更为高尚的一切。

这里引用余华的话来说就是——一位真正的作家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从这方面来说,写作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去和现实做抵抗和承受的过程。写作者所需要做的是不断充实内心,开拓眼界,在承受与抵抗中保有自我,同时也要能够吸取多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2.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余华的《活着》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一直在与生命中的苦难与折磨抵抗的一生,在外人看来,福贵的这一生应该是极其不幸的,更没有所谓的任何幸福可言。而在福贵自己看来,自己更多地使感受到了幸运和幸福。

《活着》这部书的意义是伟大的,余华为了避免以一个旁观者带有批判的角度去看待福贵身上所体现出来了一生的遭遇与不幸,为了避免单纯地陷入片面评判之中而选择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由福贵自己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无论是从这部书的语言文字和叙述方式,还是基调来看,我觉得自己更多地是读出了一种即便是在福贵遭遇了种种不幸后,内心一直想要活下去的“往生”的力量。

在福贵被抓去做壮丁——拉大炮,在目睹了战争中千千万万士兵的去世,雪地里半夜哀嚎的伤兵一夜之间全部死去,就连一直和自己同行的老全在死人堆里寻找自己认识的兄弟时,被飞来的子弹击中,临死时都在感叹,愤怒,和遗憾——“老子连死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而回来时,到了村里搞土地改革,龙二做上了地主,因为不识时务最后被五枪连响击毙之后,福贵是摸摸自己的脸,又摸摸自己的胳膊,都好好的,想想自己是该死却没死,从战场上捡了一条命回来,到了家龙二又成为了自己的替死鬼,庆幸是自己家的祖坟埋对了地方,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

生和死是永恒的命题,人们把在战争中,灾难中,有人不惧牺牲,自我奉献看成是一种伟大,而在《活着》它更多地是去揭示,不是说敢于去死是一种伟大,而同样承受和抵抗命运的种种刁难和不幸,一种保有活下去的乐观和无所畏惧更应该是一种伟大。《活着》给人一种绝望的力量,活着不是有任何的目的和意义的,不是为某件具体的东西,某个人而活,是单纯地为活着,这是一种承受,一种英雄般绝望而乐观的承受,它不是一种呐喊,不是一种进攻,更多地是对生命最后的防守。

很大程度上来说,《活着》在探讨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对现在人们的生活很是有教育意义的,每个时代的人有每个时代对于生命意义上的不同承受。在现今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欲望,压力,诱惑,甚至于导致人生的迷茫,价值感和自我存在的缺失,因追求所谓的人生意义,自我目标的实现无可得而选择轻生。和福贵的一生比起来,我们似乎“贪求”的东西太多了。

在福贵所生活的时代,在政治主导的大时代背景下,从民国到抗战,从解放战争到人民公社,大跃进,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福贵相继承受着家产被自己所毁灭,父母亲,儿女,妻子都先于自己离去,最后只剩下自己和一头老牛。作者更多地是从外力压迫的方面来向读者阐释,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仿佛是应了尼采《超越善恶》中的那句“凡是不能毁灭我的,都将使我变得强大。

但是不同的是,《活着》所体现的强大是更加需要让自己活下去,对生命的最后底线的坚守。不是向上或前进,不是为求得更多的东西。这对现代人充满压力和各种欲望的生活极具教育意义的就是,

活着,本身就应该足够幸运,幸福和快乐。除了活着之外的其余东西,应该成为某种馈赠,它们是确与生命紧紧相连,却又不应该成为活着必须有的东西。

我们所真正拥有的,只是活着本身。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